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挑战

2021-03-29 22:02:33郭兆云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公众环境

郭兆云,夏 璐

(1.中测智评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0;2.宜生环境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105)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环境影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就变得十分重要。

1 提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升我国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就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政府部门是经济发展和战略规划的主体,既要保证经济规划得到贯彻执行,还应根据具体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及时关注环境变化问题。通过提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及时发现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各项规划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通过采取合适的策略确保经济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保证各项战略规划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

1.2 避免建设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经济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资源浪费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资源浪费背后反映出的是我国经济模式不够完善,工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提升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系统的数据报告,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经济建设中因规划内容不够完善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部分地区为缩小差距,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出现生态问题,政府在后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进行整治,从而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在资金和资源消耗过程中,对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依托信息数据分析,对于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对于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提升我国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2 新形势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

2.1 环境评价比较滞后

环境影响评价滞后情况是目前的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前期进行,并根据建设中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制定具体应对措施。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实际收费为基准,因此这种工作的开展对资金表现出严重的依赖性。在开展工作时如果投资方资金到位不及时,不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就会导致相关人员降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拖延工作进度,甚至出现评价滞后等情况[2]。

2.2 环境评价的范围比较窄

目前为止,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制度尚不完善,对相关人员缺乏针对性制度和措施的管理与约束,导致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效率低,而且研究范围较窄,阻碍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体制,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开展环境评价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按照评价政策、政府规划情况及国家和区域法规和计划对相关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影响环境的潜在因素并形成数据报告。第二,对于开发的项目需要综合各种影响因素。相关评价理念及技术来自发达国家,以保证环境评价范围,所以在开展工作时,国内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通常只包括项目规划,而针对法规和政策规划方面的内容相对宽泛,因此在实际评价工作中较为含糊。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或纰漏,会导致问题难度增加,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2.3 缺乏一致的尺度与完备的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按照相关导则实施,而且很多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某些概念性内容在实际评定过程中尚未达成统一标准,很多内容、设备等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完善的技术手段。比如,在利用空气控制技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因为地下水等级评价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在检测方法描述上并不详细、具体。而且由于环境评价技术和时代发展间的落差,使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不够系统。另外,由于基层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管力度较为松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具体指导政策,导致各项工作审批的标准难以统一,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质量[3]。

2.4 在管理上不够重视

事实上,基层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项目编写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多的是应付上级检查,并未对文件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只要审批通过即可。由于政府部门不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导致项目在筛查过程中存在问题,在批准时就会出现纰漏,对于环境评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没有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执行力,导致不少工程项目在没有验收时就开始投产,管理效果受到影响。

3 环保新形势下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建议

3.1 强化监管以保证各项政策得以落实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管理,从项目的设计入手,加强设计前的监管和调查力度,保证设计师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全部资料,预见其中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保证方案的合理性。目前,国内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t的执法力度存在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监管的功能,导致不少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难以贯彻落实,这与执法环境和执法制度有较大关系,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弄虚作假问题。环境保护部门应对监督管理体系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有效监督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落实情况,确保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政策,将环境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3.2 提高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能力

当前经济发展中各个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开展环境评价工作时也会涉及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评级工作专业水平与最终的质量息息相关。目前评价单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基础知识不够牢固,不能及时把握行业特点,导致评价工作缺乏必要的针对性[4]。因此,需要相关的评价人员不断学习基础知识,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不断提升评价工作的深度和质量。环境保护部门也要不断提高环境考核管理工作,通过实时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保证环境评价的质量。

3.3 完善技术并对审批尺度进行统一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环境评价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的技术相对完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方面也相对完善。因此我国在环境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战略决策,按照相关导则予以修正,凸显对于环境的关注,避免重复性工作,同时帮助相关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环保手段。为了进一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评审上的一致性,需要统一和完善相关指导措施,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还应强化监管力度,取缔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不高的机构,并对环境评价工作开展中不合规定的机构进行追责。

3.4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环评制度

环境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评价工作本身与公众的联系相对紧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便于公众参与和评价的环评制度。第一,改进和完善公众参与环评的程序和制度,将公众参与阶段提前,从而提高项目评价的全面性,提高环境评价的价值。对于听证人员的选择应客观、全面,要创新公众参与形式。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以及信件等进行参与[5]。第二,提升对公众参与的全程司法保障,需要在立法基础上,从司法层面严格保护公众参与权,保障群众的权利。在工作程序上,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第三,肯定公众参与评价的有效性,对其地位和评价结果予以肯定,同时大力扩展公众参与评价的有效渠道,积极吸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确保公众权利的正确行使。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家应积极探寻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及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创新技术、更新设备并优化程序,保证项目评价工作的真实有效性。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重点做好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公众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公众号3月热榜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