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1-03-29 22:02:33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环境保护规划

吴 俊

(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相对科学的理论,也是一种可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城市规划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预测和识别,并且有着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规划和调整,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使我国城市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性得以实现[1]。由于我国开展环保工作和生态教育时间比较晚,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企业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也不足,所以在项目的管理和推进时加入环境影响评价能够改变这一状态。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在企业建设项目初期,由于对污染物认识不足,对企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投资不足,从而使生产过程的产生污染,造成了对环境的影响[2]。因此,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判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气体废物,从而对项目进行优化,减少企业运行中的污染物排放。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让企业选择较为环保的原材料进行生产,节省成本支出,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在环保工作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与价值非常大。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在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之前,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地考查和研究,明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时监督已经建成的各类工厂和企业,如果有与环保规定不符合的项目要及时登记并告知工程负责人,再由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调查,形成优化后的整改方案[3];要对整改后的项目建立长期跟踪调查机制,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在项目中得以落实。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3.1 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会先勘察污染的区域,将污染的源头找出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许多企业在建设项目时,规划方案会与实际情况不符,发现有污染情况时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规避污染的计划。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通常会停止建设工程的施工计划,直至找到污染源头后再继续进行工程建设,这种方式对项目的开展进度会造成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创新治理的方式,在工程项目开设的初期就合理地进行规划环境保护的工作,并采用科学的手段处理企业的排污方式,在源头就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变了以往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时效性[4]。

3.2 提高资源利用率

企业生产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煤炭,煤炭燃烧会排放出大量一氧化碳,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在使用煤炭的过程中将煤炭燃烧得更加充分,合理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排放,提高燃烧能源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推动环保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国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促进对土地和海域进行大型开发建设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推动我国环保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4.1 监测调查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期阶段,对工程进行监测和调查能够获取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监测调查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污染防治管理措施、项目环境影响监测、项目建设的实际内容等[5]。

4.2 相符性评估

相符性的评价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可以实施对照法开展相符性评估。相符性评估可以分析项目开发具体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源,对清洁生产等内容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符性进行评价。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不相符的内容就需要对其进一步分析。

4.3 环境影响补充评价

环境影响补充评价指的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否与原有的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内容一致。在开展环境影响补充评价时,要注意环境保护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染防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记录内容是否一致,还要积极地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及时更新。

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之处

5.1 缺乏足够的重视

相关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重视,在项目建设中存在重审批轻监管、注重评价忽视验收的情况。我国在出台环境评价法规以后,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并且相关的管理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具体行为规范和技术指导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制定,就会让这项工作在开展和推广时遇到不小的阻碍[6]。

5.2 没有形成准确的评价方式

我国推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业界内部并没有统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明确的内涵较为缺失。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缺乏较为统一、准确的解释,相关人员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推进评价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阻碍。第二,评价要求不够明确。在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只是对原则性的内容做出了要求,而没有明确地对开展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情况制定。

5.3 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在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一般会把环境影响之后的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理这几点混淆,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地解释和规定,就会导致在对项目验收的过程中出现纰漏,由此可见目前的法律法规内容还不太充实。目前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还存在一些审查制度不完善、审查权限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优化建议

6.1 完善理论体系

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是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现阶段我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较少且不充分,在建设和开展项目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不足。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规划、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并明确适用范围,从而推动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与普及,不断完善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理论体系。

6.2 规范评价地位

规范评价主要是指项目运营中,对确实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制定与实际相符的解决办法,全面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将项目开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相关的管理部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理这几个内容的定位,让下级部门在开展验收工作时有据可依,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6.3 健全法律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我国在1973年充分地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并引入了这一概念,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内容。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的法律内容已经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应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法律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转变重视审批而忽视监管的情况。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环保工作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中将传统的项目管理内容转化为综合管理的内容。这一转变基本完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管理转化为宏观管理,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举措。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让环保部门从被动状态转变为较为主动的状态,并且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发展互相融合,为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迎接“十三五”规划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