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亮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监管局,广东 深圳518100)
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疫病防控的形势日益严峻,突出了生猪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潜在威胁,还能够为疫病防控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猪旋毛虫病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便有助于提高猪旋毛虫的检疫质量,使我国的生猪养殖能健康发展。
猪旋毛虫病是猪的常见寄生虫病,旋毛虫的幼虫常寄生于猪的肌肉中,而在对生猪的旋毛虫疾病进行检疫时,可以将舌肌切开进行压迫实验,观察其中是否出现幼虫,或利用耳内反应实验检验将所提取的旋毛虫幼虫抗原稀释1万倍。取1mL注入猪耳后的皮褶中,观察30~45min,猪的皮肤会表现为玫瑰红色并且水肿的直径若超过15mm,皮肤的皱褶超出正常厚度5mm左右则为正常状态。但如果猪的水肿范围不超过15mm,并且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则可以疑似猪感染了旋毛虫。虫死后,一般情况下可用肉眼来检测,可在两侧的横隔膜切一块肉,观察是否出现疑似旋毛虫的病灶,随后对猪抽样检查,在不同的部位切出24块肌肉,将其放置在压力玻璃片上对旋毛虫的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可直接采用专门的检测镜或者低倍显微镜来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感染的状况,则幼虫会出现在猪的肌肉纤维中,可直接用肉眼检测,而选择检查镜或显微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验的准确度。如果猪出现的是轻度感染,则病变会集中在一侧,所以检疫人员可借此对其判断。旋毛虫囊肿,类似于小针尖儿微胶囊,不会出现钙化,呈现出半透明的滴状。
养殖户一定要做好有效的卫生保护工作,并且做好相关的日常检查,只有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才能够有效避免疫病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和传播,养殖户一定要充分掌握并了解猪旋毛虫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猪旋毛虫疾病的危害性,并且尽可能重视和落实卫生检疫工作的相关内容。我国的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养殖地区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和防疫宣传工作,尽可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检疫水平,要增强检疫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强,并将管理工作和宣传工作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少检或漏检现象。检疫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并落实检验防疫工作,尽可能消灭病原体,切除各种感染途径,避免生猪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在近年来的病原研究中发现,旋毛虫的寿命较长,在人体内潜伏33年以后依旧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而在猪的个体中的存活时间也可以达到11年以上,针对这一特点在屠宰场进行检疫后,能够确认猪已经感染了旋毛虫病后,应当及时按照相关的检疫法规来做出相应的安全处理,可以采用焚烧等方式来消灭病虫,避免出现感染范围扩大的不良状况。
肉眼观察是检疫猪旋毛虫病的一种较为常见并且简单的手段,通常,需要及时对屠宰后用肉眼观察,了解猪的各个器官是否出现了相应的病变,例如仔细观察并分析猪的内脏粘膜是否发生了水肿,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判断生猪粘膜是否有旋毛虫出现,在完成了各项检查工作后,工作人员可以在生猪左右两侧膈肌角的位置提取相应的检验样本,通过有效的实验处理后判断肌肉纤维表面是否有白头状的针点,如果发现了白头状的针点,则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加准确的检查,以保障最终的检测质量。
在对猪旋毛虫病进行诊断分析时,需要采用样本提取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检验检疫,及时将动物肌肉纤维的样本提取出来,并且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中将其制作为需要的压制制片,这样就能够反映出最真实的猪肉状况,如果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幼虫包囊,就能够确认其样本的具体状况,而如果幼虫的包囊相对过大,其外观会出现持续性的改变,可以在样本中滴加甘油,这样能够保证最终的检测质量。
猪旋毛虫病属于生猪的一种易感性疾病,而为了确保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养殖户需要重视猪旋毛虫病的病原菌检查,做好病情的日常防控,并做好有效的管理,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检疫方式,这样能够使生猪的感染几率得到控制,有助于确保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