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依娜古丽·阿吾达什
(新疆阿勒泰市自然资源局,新疆 阿勒泰 836500)
草原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承担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但是由于草原特殊气候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本底的脆弱性,经过几十年人为及自然因素的作为,草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亟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控。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并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目前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成效显著。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以来,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推行了禁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动态平衡制度,为天然草原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成功经验。草原植被的覆盖面积也进一步增大,牧草种类更加多元化,物种多样性增加。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拓宽了牧民就业增收渠道,在牧民增收、景观提升、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效显著。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轮补奖政策并未实现全面覆盖,未能涵盖部分牧户以及新增小户,使得牧区牧民不能共享发展成果;其次是草原生态奖补的实施面积与实际面积有所差距,超出的面积与跨区放牧面积并未纳入政策实施范围;补奖资金发放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资金名目不清,剩余资金难以盘活;此外还包括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工作开展不平衡,未能进行有效的监控。
3.1 进一步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建立是进行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举措,进一步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有利于草畜平衡、生态恢复的阶段性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需要加快考评体系的建立工作,强化责任,完善措施,以保证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为实现地区畜牧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结合近年来实践结果分析可知,草畜平衡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用。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草畜平衡的开展,草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2 强化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力度强化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力度可以有效的借助融媒体的优势,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的贯彻落实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宣传引导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做细做实,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力量,发挥其带动作用,让牧民逐渐从思想上认知,态度上接受,行动上配合草原禁牧以及草畜平衡工作的开展,主动自觉的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3.3 积极加大新型职业牧民的培育在推行草原禁牧以及草畜平衡工作时,要重点发展技能培育工作,加强对牧区职业牧民的培训,建立适合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教育体制,从而逐渐提高牧区牧民的综合素质,提高草原禁牧以及草畜平衡工作质量。在专业的技能培训以及实践锻炼中,能够提高牧区牧民的科学放牧水平以及计划经营水平,助力牧区牧民向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新型职业牧民的转型,规避牧区劳动力浪费以及草原资源利用不够合理的现象产生。
3.4 严格做好动态监测与考核评估为了能够更加及时的掌握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的情况,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动态检测机制与考核评估机制。其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检测与考核机制的建立是十分有效的,应用遥感卫星技术,再结合地面抽样调查数据,对区域内的草原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检测与评估。对监测内容,应该更为细化,并严格执行督查标准。有关部门需要对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效果、工作进展等内容进行不定期的巡查监督,进行绩效考核,对那些工作较为突出,且成效较为显著的地区,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对那些任务不达标的地区给予相应的批评建议。
开展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下牧户草畜平衡调控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也是现阶段草原生态建设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提高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宣传力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技术培训等方式,多策并举,建设和谐文明、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