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转换能力的建筑构成探究

2021-03-29 14:42曾洪豪
关键词:色彩教学方式空间

曾洪豪,谢 晶

(湖南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湘潭411104)

建筑需要兼顾功能与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将抽象的精神概念植入具体的功能形态中。因此抽象与具象的概念显得格外重要,而灵活地运用具象或抽象的概念需要培养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能力。传统建筑构成教学仅关注三大构成及空间构成的要素及基本方法,这不足以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何采用一种合理的训练方式,融入传统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值得探究。

一 国内外关于建筑构成的理论及实践

(一)国内理论

国内关于建筑构成的书籍及教材已有不少,例如:王中军编著的《建筑构成》一书,主要内容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三大构成;[1]有顾馥保编著的《建筑形态构成》,探讨了建筑形态操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将设计手法分成了三大类别。[2]但书中三大类别本身具有一定的交叉,而且各类别中很多手法的差别比较模糊。

(二)国内实例

近年来各大建筑高校也在探索建筑构成新的教学方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凯副教授在《从现场开始:一次建筑学入门教学的实验》一文中就详细地叙述了同济大学对于建筑学入门基础教学的实验方法。整个教学实验成体系呈现,建筑构成作为其中的某一环节,能够使学生完成从具象材料建造到抽象空间设计的过渡。[3]又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建龙在《基于日常生活感知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一文中提出日常生活感知的体验方式,运用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建构建筑空间与形态的生成教学方法。[4]具体为通过设置系列设计课题,以现实存在的空间为原型进行提取(具象),然后抽象为有指向性的空间样式(抽象),进而指导具体的建筑空间设计(具体)。以上两篇文章都充分表达了对于传统三大构成教学方法的更新,也为本文研究培养具象与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提供了借鉴基础。

(三)国外理论

国外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有小林克弘编著的《建筑构成手法》,该书讲述了建筑构成的基本手法,包括比例、几何体、对称、分解、深层与表层、层构成六部分内容。[5]虽然作者通过已有的构成知识系统阐述构成手法,但并未提供如何训练运用以上六部分的方式。

坂本一成编著的《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表达了现代建筑缺少内外统一体系的观点,即缺少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性,要么缺少抽象概念,要么不符合视觉具象审美。[6]此书通过案例的方式对类型进行归纳,将抽象的分类与具象的实践案例相对应,对本文研究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书中的实例全部为日本建筑,与我国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四)国外实例

英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旨在训练思维方式的发散,构成作品的命题及表达方式都显得新颖独特。谢菲尔德大学的构成作品不局限于建筑,产品、装置的拼接与组装也成为展现的能力。英国曼彻斯特建筑学院的建筑构成专注于材料的表达,并且与设计作品相对应。

建筑联盟学院的建筑构成作品更是多元化,有造型、空间与平面的转换,有生物学与建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作品都体现出一种具象与抽象思维能力的自由转换与组合。

伦敦大学学院不仅展现建筑构成模型,也将构成主题扩展为中心思想,即将展示建筑构成模型的空间也变成一个构成设计作品,这就对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以上高校对于构成教学的共同点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二“建筑构成”新教学方式的探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有目的地将“具象与抽象”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训练模式从平面入手,最后获得建筑构成设计的综合能力。这种从二维到三维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

(一)二维角度:“姓名设计”

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引入构成是从二维视角开始,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与面。在平面范围内探讨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这三者展开。

传统教学中常常设置对应理论内容的任务。例如通过介绍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的特性与作用进而布置平面构成的任务,此任务中会涉及一些基本构成规则:重复、渐变、近似,对比等。

2.新教学方式

(1)教学更新。虽然传统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构成规律的理解,但是最后绘制的平面构成趋向于形式化,同时绘制的成果只是图面表达,并未涉及解决矛盾与问题,即缺少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今国家倡导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运用点、线、面知识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任务设置。该任务训练抽象转换为具象的能力,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有符合个人特性的名字。运用点、线、面构图元素设计出符合美学原理又具有整体感的名字,不强调色彩元素。

(3)任务解析。此任务可以看成是“字体练习”与“平面构成”综合调整后的训练。一方面,一个人的名字由笔画构成,本身是抽象的存在,而笔画可以看成基本的点、线等构成元素。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外貌、兴趣、特点各不相同,且都能以图示的方式描绘。不强调色彩是为了减少此阶段学生对于颜色的关注度,因此专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构成运用。通过将抽象的姓名笔画转换为具有个人象征意义的具象图示,可以有效训练“抽象与具象”的思维转换能力。

3.新旧教学方式的对比(见表一)

表一 点线面构成与姓名设计的对比

图1 点线面构成示例(a)与姓名设计示例:胡佳鑫(b)

(二)二维角度:“标志设计”

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二维训练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基本形的训练。基本形为正方形、圆形与三角形,其他形可看作基本形的组合与变形。

传统教学中常常基于教学内容的运用设置任务。例如通过介绍基本形的概念、形与形的关系(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形与底的关系、基本形与骨骼的关系进而布置平面构成。

2.新教学方式

(1)教学更新。虽然传统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基本形与形的关系的理解,但最后绘制的平面构成图示与点线面的平面构成类似,缺少基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转换能力的训练。

色彩是主要组成形态的可见要素。在二维图示层面,色彩带有信号,不仅吸引人的视线,而且也支配着人的感情。总之,色彩可以引起人的视觉及心理变化。色彩的教学主要围绕基本概念、色彩的来源、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基本原理、图与底的关系等内容展开。任务训练的主要形式有表现技法、色彩构成等。表现技法一般会在建筑美术课程中出现,例如常见的马克笔快速表达、水彩渲染与表达。单纯的色彩构成训练常为将具象的色彩作品转换为抽象的色彩关系要素,表达其构成关系。

就单纯的色彩构成训练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思维转换的能力,不足之处是训练目标仅局限于色彩,学生不能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完成理论知识的运用。

基本形的训练中有一个目标是解决“形与底”的关系,色彩构成训练中有一个目标是解决“图与底”的关系。两者的训练相似之处是解决“要素关系”,因而可以将此作为任务训练的联结点,设置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任务应该加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任务设置引入纯粹化、抽象化的基本形与视觉化、具象化的色彩,通过思维转换培养学生解决“要素关系”的综合能力。

(2)任务设置。该任务训练抽象转换为具象的能力,将抽象的“禁止通行标志”转换为具象的图示。在保留原有标志基本形的基础上,运用平面构成原理与色彩构成原理设计出符合美学原理又具有趣味性的图示。

(3)任务解析。“禁止通行标志”为基本的圆形与矩形的结合,是抽象图示。以抽象形为基础,加入具象的图案可以训练“抽象与具象”的转换能力。另一方面,“禁止通行标志”的基本配色为红色与白色。色彩的排列、组合与整体效果的训练也可提高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

3.新旧教学方式的对比(见表二)

表二 基本形构成与标志设计的对比

图2 基本形的构成示例(a)与标志设计示例(b)

(三)二维到三维角度的过渡:“班徽设计”

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构成的第二阶段训练为立体构成。这是掌握二维构成基础后转向三维构成视角的过渡。基本形体有正方体、圆球与棱锥体,其他形体为基本形体的组合与变形。

对于建筑学专业教学而言,平面到立体的协同考虑十分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意识。传统教学中常常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任务作业。例如通过介绍体的概念,体的关系要素(与形的关系要素类似,但转为三维视角),进而布置立体构成。由于转换到了三维角度,三维模型的制作起到了辅助表达的作用。不论是制作手工模型还是计算机辅助模型,都能让学生明白模型推敲对于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三维立体构成也关注质感、肌理与光线对于形态的影响。

2.新教学方式

(1)教学更新。上述训练方式虽能帮助学生实践一些综合的立体构成手法、锻炼其建模能力,然而缺少明确的设计目标,停留在立体构成的任务训练无法有效地训练思维能力。学生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内涵。因此,有明确的设计内涵,或者“主题”,并能通过一定的文案能力(即传统的设计说明)表达设计,甚至升华主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建筑学低年级学生常常忽略平面与形体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此阶段有必要加强平面形态与三维形态对应关系的训练。这种对应关系旨在培养建筑学专业中平面设计与立面设计统一考虑的思维意识。而设计主题,往往是一个设计的灵魂。不论设计表达的内容是具象或抽象,拥有设计主题的设计作品才能让解读者明白其设计意图,进而引起共鸣。

针对该阶段的设计任务应关注二维到三维形态的过渡,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建模训练辅助建立三维视角。而且给予设计一定的主题内容,通过训练文字说明,增加方案设计的内涵。以上综合目标的任务设置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

(2)任务设置。该任务训练具象转换为抽象的能力。将具象的班级形象抽象为具有识别性的图示,并完成二维图案到三维立体模型的转换。此任务需运用构成原理设计出简洁又具有一定识别性的班徽,并要求辅以设计说明表达设计主题。

(3)任务解析。将班级中具体的同学提取出整体的关键信息,转换为抽象的关键词,以此创造具有识别性的班徽图示,可以将有效训练具象转换为抽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将二维形态与三维形态整体考虑,即形态的平面图与立面图、透视图的对应思考,能帮助同学们建立整体性思维能力。此外,设计说明强调主题性,使设计不再流于形式。

3.新旧教学方式的对比(见表三)

表三 立体构成与班徽设计的对比

图3 立体构成示例(a)与班徽设计示例(b)

(四)三维角度:“建筑构成”

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建筑层面的训练主要是以空间构成的形式。空间一直是建筑学专业中探讨的话题,围绕空间“有”的部分与“无”的部分阐述展开。空间构成主要探讨的内容有:空间的形成,包括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垂直方向的限定、水平方向的限定;空间的关系,包括流通关系、共有关系、层次关系;空间的组织,包括并列、序列、主从等。

传统教学中常常根据空间理论知识设置任务作业。例如通过介绍空间的限定方式(设立、围合、基面、抬起、下沉、覆盖、架起……),空间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组织方式等布置空间构成作业,而且这类空间构成作业往往会给予“展览”功能。

2.新教学方式

(1)教学更新。传统教学训练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空间概念与空间构成手法的理解。最后完成的空间构成作业会要求借助模型表达。但仅完成“空间构成”无法将所学到的概念与手法有效地运用到“建筑构成”,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构成”与“空间构成”存在差异性。

“空间”:在字面意思上是由长度、宽度、高度、大小表现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强调的是“空”的部分。

“建筑”:在字面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技术手段、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强调的是“环境”概念。

以上两者的差异就在于“建筑”比“空间”更复杂,不仅涉及的因素更多,例如:技术、功能、美学,强调的也不仅是“空”的部分或围合“空”的部分,而是“环境”。要组成“环境”就包括“空”与围合空的“实体”以及“空与实体”所在的场地。

研究与分析“建筑构成”时,应该基于“建筑”与“空间”的差异,设置相应的任务子目标。

(2)任务子目标。基于“建筑”的概念,“建筑构成”的训练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五个子目标,分别是建筑构成主题与表达、建筑构成空间分析、建筑构成形态分析、建筑构成色彩分析、建筑构成图示语言。

①建筑构成主题与表达。“建筑构成”设计作品需要强调主题。这种意识不仅需在建筑设计(1-6)课程中体现,也应该在所有“设计”中体现。建筑构成有明确的主题,才能确定设计目标,进而通过对应的设计手段与策略,实现主题与目标,完成设计成果。缺乏主题的“建筑构成”无法解释作品的生成逻辑,换言之,解读作品者无法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设计之初,持有寻找主题的思维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此外,有了明确的构成主题,也需要文案表述主题,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②建筑构成空间分析。“建筑构成”的空间与上文中提到的“空间构成”内容基本类似,都是在空间层面进行构成分析。相似部分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建筑作为一个比空间更复杂的概念,其空间问题往往是解决空间的关系问题。

③建筑构成形态分析。建筑构成的形态可以从控制线、文脉和解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

控制线:控制线主要可以从轴线与网格线两个角度分析。轴线是人类创造秩序的一种手段。轴线本身不存在,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控制线。不论在强调布局的中国传统建筑,如故宫,还是强调个体的西方传统建筑,如哥特式教堂,其形态都可以在水平向或垂直向找到虚拟的轴线关系。轴线的形态主要有中轴对称与轴线呼应等。其中,中轴对称强调人工化的痕迹,轴线呼应强调基于场地关系的秩序线。中轴对称在古代建筑群中是为加强群体气势,象征权力。近现代建筑中,轴线用来探讨形态的和谐共处。例如控制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形态的轴线是基于周边的道路、已有建筑等。网格线主要分为结构网与模数网。结构网依托已有的柱网关系,是一种具体的梁柱结构;模数网是基于数字规律,在平面或立面角度生成形态,是一种抽象的数字关系。不论是轴线还是网格线,核心是能灵活地运用以上抽象或具象的控制线。而这些控制线的选择与使用,需要依据实际建筑的矛盾与问题,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应用。

文脉:建筑与文脉存在紧密关系,此观点的作品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得以体现。建筑“文脉”的表达方式可分为象征、隐喻和符号。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例如中国传统建筑构成元素中使用的“五”和“九”等具体数字象征“九五之尊”这一抽象的王权概念。隐喻可以分为具象隐喻与抽象隐喻。具象隐喻往往结合所处的场地文脉,例如:建筑构成形态为“螺”,适合成为位于海边的建筑形态。抽象隐喻运用较广,给人想象空间,例如:朗香教堂的建筑构成形态可以联想到“双手”“帽子”“巨舰”等。符号是用某种建筑的特征符号再现建筑的地域特色,即用抽象的建筑符号再现具象的地域类型,例如“洋葱头”的符号元素容易联想到清真建筑。总的来说,文脉对于建筑形态的影响较大,抽象或具象概念需要根据具体文脉条件灵活转换,所以思维转换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解构:“解构”关注传统的反抗,改变稳定的秩序。解构手法主要有穿插、错位、动感、断裂、扭曲、悬浮、虚幻、表皮等。解构强调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推翻传统秩序、破坏固有形态的基础上重构,以一种抽象的形态表达设计。

④建筑构成色彩分析。色彩可以引起视觉及心理变化。换言之,具象的颜色刺激视觉引发抽象的心理感受。色彩在建筑构成中的作用为表现气氛、装饰美化、区分识别等。以表现氛围为例,主色调为暖色的建筑构成形态往往给人明朗、轻快之感,而主色调为冷色的建筑构成形态往往给人稳重、坚实之感。选择色彩、分析色彩同样需要较强的思维转换能力。

⑤建筑构成图示语言。以上所阐述的空间分析、形态分析、色彩分析都需要以清晰明确的图示语言表达。表达方式多样,但是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用非常简洁的图示语言说明问题。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运用具象的图面语言表达抽象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

要达到以上子目标,需基于“姓名设计”“标志设计”“班徽设计”,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具象与抽象的转换能力基础后,才能综合灵活地对建筑构成问题进行分析。

(3)任务设置。该任务旨在训练学生构成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设置建筑构成主题与表达、建筑构成空间分析、建筑构成形态分析、建筑构成色彩分析、建筑构成图示语言五个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灵活转换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能力。

具体设计条件为:

①拟建“建筑学之家”,选址于湖南工程学院北校区第一食堂旁的闲置地,使其成为建筑学师生交流展示作品之处。

②从基本形出发,选择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中的一种作为本次设计的基本形,可将其合理的变形。

③要求保留基地已有水塔,需考虑主体建筑与水塔的组合形式。

④层数不超过2 层,总建筑面积200~250m2(不包括水塔面积)。

(4)任务解析。任务规定基本形为起始,但最终的形态不强调“具象”或“抽象”,可根据主题自由发挥。建筑构成在掌握“具象与抽象”的转换能力后,需要结合实际的场地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换言之,建筑构成需回应场地,和场地发生关系。

建筑形态的最终效果并不是“想当然”的只注重形体构成。一个合理的建筑形态必须要和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包括考虑其周边交通,场地内外已有建筑物等因素。只有回应场地,才能达成以上建筑构成的五个子目标。

通过设置真实场地的构成设计,并且功能定位符合建筑学专业特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热情,也能有效地训练其“具象与抽象”思维转换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见图4)。

图4 场地信息(a)及学生完成的场地设计示例(b)

3.新旧教学方式的对比(见表四)

表四 空间构成与建筑构成的对比

图5 空间构成示例(a)与建筑构成示例(b)

三 总结与反思

传统的“建筑构成”课程往往是讲授三大构成、空间构成等基本内容并配合相应的练习。这些内容与练习虽然能帮助学生了解构成的概念与手法,但缺乏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即具象与抽象思维转换能力的训练。缺乏此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国内外建筑构成教育经验的研究及反思,探究一种训练体系,将思维转换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采用二维到三维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布置系列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获得思维转换能力。以姓名设计、标志设计、班徽设计为第一阶段,理解“具象与抽象”的概念,训练学生获得一定的具象与抽象的转换能力基础。以建筑构成为第二阶段,通过明确“建筑构成”与“空间构成”的区别,将建筑构成主题与表达、建筑构成空间分析、建筑构成形态分析、建筑构成色彩分析、建筑构成图示语言作为子目标,进一步培养“具象与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教学过程中亦发现可以改进之处,例如课时量不足的问题。现建筑构成分配的课时(课时量为4 课时×6 周)缺乏,例如建筑设计(1-6)课程中与学生改图交流的实践环节。若增加此环节,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训练思维转换能力。

以上对“建筑构成”课程的思考和对“建筑构成”新教学方式的探究中所提到的内容和方法,希望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以及未来发展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色彩教学方式空间
空间是什么?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享空间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