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绿色有机和野生天然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我国消费者的青睐。基于此,调研分析了青海刚察县虫草产业发展现状,并对今后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冬草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虫草产业;现状;问题;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140–02
冬虫夏草是青海省的特色产品,历史悠久,属天然野生植物,产品利用价值高,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其产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性温味甘,具有补肺益肾、清热化瘀、强心降压等功效,有滋补、保健、食疗作用,也是青海刚察县域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发挥刚察县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如何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虫草资源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这一特色产业,以带动该县该特色产业发展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1 刚察县虫草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刚察县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藏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湖之首——青海湖北岸。有6 906.4 km2绿色有机天然草,大气、水源、土壤、草原、生物等构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污染及破坏程度轻,是一片“净土”。气候高寒,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0.6℃,平均海拔3 300 m,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境内河流众多,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衍生了大量的植物资源,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发展虫草产业奠定了天然的物质基础。虫草因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刚察县5个乡(镇)均有虫草的产出,伊克乌兰乡瓦颜地区产出最多,产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沙流河镇、吉尔孟乡、哈尔盖镇。刚察县虫草的产出每年5月初,哈尔盖镇热水青大玛出虫草最早,草是刚察地区最小的,虫草出现时间大概半个月,是刚察地区虫草产出最早的地方,5月中旬刚察小寺等地区开始出虫草,属于中小虫草,时间大概20 d,5月底—6月,刚察瓦颜山、木里等地区开始出虫草,属于大中虫草,虫草比前两者大,时间大概20 d。青海省境内6州2市的33个县,均有虫草资源分布,总采挖量达100 t左右,主产区农牧民60%以上收入来自虫草,三江源地区的蟲草产量最高,是虫草主产区,其中玉树、果洛两地区的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80%,居全省之首[1]。
近年来,随着虫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刚察县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也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虫草保守估算在2 t左右。其中,内销占20%左右,外销占80%左右,交易额达2亿元,已成为虫草产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冬虫夏草采挖季节,刚察县在县城十字、哈尔盖镇热水有两处成为刚察县最活跃的虫草交易集散地市场,其余交易在虫草采挖现场进行现场收购交易,该县域内从事虫草经营特色农产品店铺有8家(户),虫草流动交易人员150多人。
2 刚察县虫草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虫草生产市场一直以来存在诸多问题,用2个字概括,即“混乱”。虫草交易过程中既有经营者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等问题,也与行政管理乏力、行业协会职能缺失、执法不严有关。
2.1 采集“混乱”
《青海省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被暂时停止执行后,虫草实行属地管理,好处是增强了产区政府的责任感,刚察县2008年首次发布了县域内禁止采集虫草的通告,并每年采挖期前发布禁采限采令,限制外来人员采挖,有效保护了虫草的生长环境,但是刚察县冬虫夏采挖季节正是高原草甸的成长恢复期,若不采取有效的随挖随填措施,每采集一根虫夏草至少会破坏15 cm2的草皮,再加上每年近200个采挖人员要在脆弱的草甸搭帐篷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草原生态。此外,采挖期结束后的二次逾期采挖、偷采子囊孢子、偷采蝙蝠蛾幼虫的问题越来越多,“滥采乱挖”使生物多样性、虫草种质资源的安全性、虫草寄主昆虫的食料链、高原草场遭受破坏,采挖人员对环境的污染导致虫口密度缩小、侵染率下降、资源枯竭,最终严重影响了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的收入。
2.2 市场“混乱”
在缺乏市场监管的状态下,市场基本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大多数交易由商家直接从采挖者手中购买,然后经过多层转手交易流向全国各地,给不法商贩“掺杂造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不良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不法商贩掺杂造假,做的是“袖筒生意”,0.5 kg虫草的价格在中游市场转手几次才能确定,为以次充好的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假虫草进入市场流通渠道牟取暴利。监管部门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而疏于管理,虫草交易无标准可依,规格混乱,交易市场乱象丛生。每逢虫草交易时期,以水洗草、人工培植虫草冒充野生虫草,助长了恶性竞争,给守法经营的企业或个人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极大地损坏了刚察区域虫草的品牌声誉。
2.3 等级“混乱”
2007年颁布的《青海省冬虫夏草地方标准》,把冬虫夏草分为特一、特二、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7个等级。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刚察区域经营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缺乏法律支撑,没有落实到虫草交易的流通过程,加上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甄别能力和对虫草等级的认识,为“以次充好”等不良商业行为提供了机会,破坏了经营者形象。此外,县域虫草专业不注重冬虫夏草的品牌建设,刚察县冬虫夏草的竞争仅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包装不精致,宣传力度不大,冬虫夏草交易仍以原材料交易为主,处于“原虫草”的一买一卖的状况,原材料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损害了产品品牌信誉。
2.4 管理“混乱”
由于市场管理缺位,受利益驱动,很多投机者在冬虫夏草的“形、色、味”上作假。目前,针对市场上假冒冬虫夏的现象,对虫草市场管理力度不足,缺乏监督和举报的机制,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在虫体内部插铁丝、铜丝、铅丝等,都会污染冬虫夏草,用重金属、重物增加重量;用不明化学药水浸泡、冲洗,改变原本的颜色和重量,对人身体还会产生毒副作用;把断虫草、草头接成“整虫草”后,或掺于虫草中,或供给需要这种虫草的商家,由于冬虫夏草在品质问题上非常容易鱼目混珠,从而损害冬虫夏草品牌。
3 刚察县虫草产业发展的措施
刚察县虫草产业在资源、采集、交易、管理等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该县虫草产业的发展。因此,全面落实政府文件,是刚察县虫草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1 开展虫草资源普查工作
目前,政府基本了解刚察县虫草资源的分布情况,但是不够了解蕴藏量和采集量的变化及其特点、开发现状、不同地区可承载采挖人口量等。政府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虫草生产经营方式,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每年进行一次虫草资源的调查工作。组织专家对虫草在虫草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加收入、稳定产区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工作。
3.2 加强对虫草采挖的管理
政府要更加严格禁止乱采滥挖,恢复和维护高原生态平衡,保证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食料链,保证虫口密度、保证虫草孢子散播,以增加虫草产量,提高其质量。要加强对采集人员的后勤服务,避免采挖人员在草甸搭帐篷住宿,砍伐灌木生火做饭,而对高原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同时,还要坚决阻止高价收购土壤、寄主幼虫、子囊孢子,当地农牧民逾期(二次)采集等破坏虫草种质资源的行为。
3.3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经营者要依法照章办事,坚守“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行业规矩,坚决抵制“以次充好”“掺杂造假”“以残充全”“以假乱真”“加工增重”等欺诈行为。坚决打击“制假贩假”行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市上架。同时,要跟进依法监管,建议由农牧部门牵头,市场、公安等部门组建虫草长期综合治理机制,实现对虫草的依法综合治理。
3.4 加强对产区环境的保护与监管
根据虫草资源条件和草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分出禁采区、控制区和采挖区,落实分类管理措施,确保虫草资源得到有序、可持续的利用,选择虫草资源分布典型的生態区域建立原生态保护区,加强对产区环境的保护与监管,保护和改善虫草生长环境,增强资源再生能力。
3.5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对内宣传方面,保护青海虫草品牌是每个刚察人尤其是虫草经营者的责任,通过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性,提高其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质量立业等的职业道德。对外宣传方面,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报刊、对外推介会等各种形式,宣传刚察虫草,打造刚察虫草品牌。
3.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建立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调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协会发挥行业管理和桥梁纽带的作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有关地方或国家标准并进行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参与整治市场,维护产业品牌的声誉;行业协会搭建产品展示平台,寻找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行业协会可以开展资质资格认定、检测检验、标准执行、原产地保护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郭伊红.浅析青海冬虫夏草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J].青海科技,2011,18(3):39-42.
责任编辑:黄艳飞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Cordyceps Sinensis Ind-ustry in Gangcha County
WEN Ping (Green Brand Creation Office of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Water Conservanc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Gangcha County, Gangcha, Qinghai 81239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ood safe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especially green organic and wild natur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favored by Chinese consumers. Based on th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rdyceps sinensis industry in Gangcha county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inter gras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rdyceps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Problem; Development; Measures
作者简介 文平(1973—),男,青海海东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农牧业品牌创建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