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错误观念的国家经验与根源》审读报告

2021-03-29 11:08
出版参考 2021年12期

这是一篇获得二等奖的审读报告,审读报告的重点在于政治把关、内容把关,即便是字词、语句和逻辑问题,亦有很强的政治导向的把关责任。由于是译作,体例方面也多了一层技术方面的要求。作为编辑对于政治把关的底线,能够形成清晰理念,同时又有权威学者指导、审查;编辑尊重作者常常从对美国人的整体分析入手,但对政客蒙蔽大众、大众被政客利用的客观事实十分清醒;尊重作者关于美国因为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不会发动战争,但对作者美国利益至上的意识十分了解。所有这些体现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的智慧与心血的付出上。

就字词而言,“国家大脑”改为“国家智慧”,“主权国”与“宗主国”的混用校正,“螺旋式发展”改为“连锁反应”,政治上的“限制”改为政治上的“约束”,“被得罪”改为“错怪”。就逻辑而言“涉及对历史的无知”改为“源于对历史的无知”,把“解决问题等同于消灭一个恶毒的敌人”改为“把消灭一个恶毒的敌人等同于解决问题”等都表现出初审编辑的政治素养与文字能力。交付给二审的表述也是“一鸣惊人”“一字千金”,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外交事件或国际争端。二审的能力是到位的,改正是明确的;三审指出了美国的思维习惯与它一贯批判的纳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出版单位 中國方正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 名 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 错误观念的国家经验与根源

责编姓名 陈培凤

责编证号 200110072401

一审姓名:陈培凤

职务/职称:编辑

日期:2019年7月22日

一审意见

《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错误观念的国家经验与根源》(Why America misunderstands the world:National experience and roots of misperception)一书从美国独特的环境、资源、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入手探析美国误读世界的原因。作者认为“误读”是个恶性循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曲解,导致其错误的外交政策,而错误的政策又促使别国对美国也采用“非常”或“极端”的措施,这样一来,美国对外的误解又更深一层。作者通过自我检视的方式深入分析美国误读世界的内在根源,为美国人转变观念、抛却有色眼镜提供了不一样的国际视野,也为我们了解美国错误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不一样的素材和视角。

一、作者情况

作者保罗·皮拉尔(Paul R. Pillar)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1世纪安全与情报中心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乔治敦大学安全研究中心的非常驻高级研究员、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的准研究员。越战期间他曾在越南服役,1977年进入美国中央情报局,自此在美国情报机构任职近30年,他曾担任美国中情局局长执行助理,中情局反恐中心首席分析官员、副主任,国家情报委员会情报官员等职。2005年,他从美国情报界28年的职业生涯中退休。离开情报机构后,他一直从事国际关系、反恐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学术研究。

长期以来,保罗·皮拉尔不断对美国决策者提出批评,提出诸多与美国主流观点不同的意见。他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反对将反恐与战争画等号,他认为萨达姆·侯赛因与“9·11”恐怖袭击事件并无关系,等等。美国媒体指责他是“中情局的叛徒”,但中东局势和国际形势的演变却有力地印证了皮拉尔的判断。本书是继《恐怖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Terror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情报与美国外交政策:伊拉克、“9·11”和错误的改革》(Intelligence and U.S. Foreign Policy:Iraq,9/11,and Misguided Reform)等著作之后,保罗·皮拉尔反思美国对外政策的又一力作。

二、出版价值

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让人难以捉摸,尤其近几年其应对外交及国际关系的态度和政策更是波诡云谲、变幻无常。他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行事作风方面也总是横冲直撞、不可理喻:要么大张旗鼓地四处插手他国事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要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救世主;要么不断寻找对手或敌人,并习惯性地妖魔化或污名化对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给美国以及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出版社出版过的关于美国的作品(含外版书)遍地开花,针对美国外交政策及理论研究的图书也不在少数。细究这些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跨文化的外部观察,此类作品侧重整体把握,宏观分析,以俯瞰的视角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类是内省性的自我审视,此类图书侧重聚焦内核,追本溯源,近距离地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但在诸多著作中,真正能抽丝剥茧、针砭时弊,给人启发的却屈指可数。《美国为什么误读了世界:错误观念的国家经验与根源》这本书属于第二类,也是一部难得的“内部”反思之作。保罗·皮拉尔结合自身独特的人生阅历,以历史、文化和哲学的方法剖析了左右美国对外政策的动因与根源,对于帮助我们理解新时期美国政治与外交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视角和第一手材料。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源头上理解美国对外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可以了解美国人共同的国家经验是如何塑造和影响其对外政策的,可以看清美国上层是如何思考美国政策的,也可以弄清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或者它将要怎样而不会怎样。这背后潜在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于我们今后观察、应对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合作与摩擦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审读情况

本书稿整体翻译质量上乘,可读性较强;译文内容、体例忠于原文,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和语法规范,没有欧式长句直译的情形,只有些许字词语句还需要再斟酌修改。初审通读全书,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处理。

(一)关于政治方面的把关

本书属于政论类图书,是涉及国际关系内容的版权引进类图书,初审过程中,责编在出版导向和价值引领等方面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把第一道政治关口,提防书稿中出现政治性问题。

本次审读,一方面,确保书稿中不存在对中国共产党、中国领导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的民族宗教、领土主权、港澳台等方面的不正确观点或表述;确保作者没有对西方的国家体制、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等进行美化宣传,书中偶有提及相关内容也是为探究“误读”这一主题而就事论事、理性地分析其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一些把握不准、有疑义之处(如对别国领导人、其他国家事件的表述等)进行了梳理,提请复审、终审重点处理(详情见后)。与此同时,我们专门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甲级A岗特聘教授金灿荣,以及暨南大学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等权威专家、学者对本书的政治性、学术性进行了重点审读把关。几位专家学者在审读全稿后,一致认为本书质量较高,具有出版价值,并撰写了推荐语。

(二)关于体例方面的规范

本译稿在出版格式和体例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具体情况如下:

(1)边码。边码即在译文旁标示原版图书的页码。按照惯例,译著文末附有索引,这些索引标注的页码是原版图书的页码,边码的标示便于索引检索,更利于读者查对原文。译者在提交译稿时未将边码的位置标示出。初审已参照原版图书将边码补录,请译者予以核查。

(2)专有名词。译著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机构除有统一、通行译名的,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将译名后括注原文名称,而且全书翻译要统一。在审读过程中,责编已酌情将原文补录,还需译者再核查。另外,本书中有个别人名、地名翻译不一致的情形,要予以统改。如P18“威尔森”与P203“威尔逊”不一致,统改为“威尔逊”;P57“路易斯安娜”“路易斯安那”不一致,统改为“路易斯安那”;Anatol Lieven统改为“阿纳托尔·利文”,Stephen Walt统改为“斯蒂芬·沃尔特”,Vietnam syndrome统改为“越战综合征”,等等。

(3)斜体。外文著作中常有斜体,表示不同的含义。本书中大部分斜体表示书名或文章名,或是引文区别于正体文字,但也有一些斜体是用于表示强调的,中文翻译应该加着重号或标黑体,责编已酌情将这些词汇下方加注着重号,如P3“观念(perception)”、P9“认识(believe)”、P16“应该(should)”、P46“积极(positive)”、P78“定居(settle-ments)”,但有几个单词没有找到对应的中文字眼,如“P8 does”“P113 not”“P114 from”需要译者核查。

(4)序号。本译稿引用文献的注码序号有遗漏现象,已予以补全,并将译者注序号统一体例。

(5)注释。按照慣例,引文类注释中的文献可保留原版样式,不必译出;但说明类、解释性注释,原版说明性文字如“See,for example”“An example of such alarmism is Deroy Murdock”“A critique of the general American tendency to overestimate the threat from terrorism is given in John Mueller”等应该译出,本译稿未区分引文类注释和说明、解释类注释,因此说明性文字需译者补译。

(6)索引。译著索引条目要翻译成中文,并与正文中的翻译保持一致。本译稿索引部分未翻译,需要译者补译,体例格式参照:“Alaska阿拉斯加, 22, 49”。

(7)其他部件。按照版权协议的要求,在译著扉页后补排英文版权页,具体参见协议Copyright Notice条款内容予以补录,且“copyright©(year)”应改为“copyright©2019”;原版“To Lucas”(献给卢卡斯)页漏译,应在英文版权页后另页起排。

(三)关于文字方面的加工

(1)字词问题。本译稿遵从原文本意,大部分翻译得体,但个别字词的翻译虽与英文单词相对应,但放在中文的语境中却欠妥当。如:

P10“国家大脑”(national brain)一词,与主语“政治文化”难以对应,建议改为“国家智慧”。

P20“克服模糊和错误信念”(a struggle to overcome clouded and mistaken beliefs),其中,“模糊”一词有“朦胧”意,“信念”有“信仰”意,而对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讲,这未必是“有意为之”或“信奉的理念”,而是因无知产生的无意识的认知。故将“模糊”改为含“无知”意又含“模糊”意的“混沌”,将略含褒义的“信念”改为中性词“意识”。

(2)语句问题。本书中个别语句不通顺,初审在保留原意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调整语序,使语句文通字顺。如:

P27“The long period of invulnerability ingrained in Americans certain habits of thinking about threats and about America’s place in the world that persist today.”“美国人对安全威胁和它当今世界地位的认识,深受由来已久习惯思维的影响,且根深蒂固,至今一成不变,深信美国不会受到攻击”语句不通,调整语序为:“美国人对安全威胁和它当今世界地位的认识,深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坚信美国不会受到攻击,这一认知根深蒂固,至今一成不变。”

P31“Although noticed, however, this happy circumstance became so seamless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American consciousness that it came to be regarded as part of the natural order of things.”“尽管注意到这些,但这一友好环境天衣无缝地融入到美国意识中,以至于被视作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这个句子偷换主语,修改为:“备受关注的地理条件的独特作用,被天衣无缝地融入美国意识中,以至被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3)逻辑问题。本书个别语句从单句来看没有语病,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其句意与前后逻辑不通。如:

P62“Thus ensued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McKinley’s self-comforting decision to take in the Filipinos, and the start of America’s building of an empire.”“由此引发了美西战争、麦金利在菲律宾所作的自我安慰的决定,以及美国建立一个帝国的开始。”根据上下文所说,“天命注定”的信念促使美国不断走向海外播撒所谓的“文明”,此处“自我安慰”不合逻辑,应改为:“由此引发了美西战争、麦金利在菲律宾所作的自以为是的决定,以及美国建立一个帝国的开始。”

(四)关于内容方面的存疑

虽说本书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材料丰富,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但我认为,书中有些论断值得商榷,且还有几个关系亟待理清。

(1)作者的立场与读者的立场。就整体而言,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触深入剖析美国为什么误读世界以及美国为什么常做出错误决策;书中观点鞭辟入里,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难发现,作者深以自己的国家为傲,并在规则范围内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美国立场。他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美国人能够汲取历史的教训,“通过理解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给美国的集体美德增添一些谦逊的内容”。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美国在国际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似乎并非“误读”那般单纯。尤其是针对某些颇有争议的事件,单凭透过历史、人文、资源、心理等角度来分析,能否让拥有不同立场的中国读者心悦诚服,还有待于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2)政客、情报机构与民众。从本书第六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情报机构在美国政治事务中承担的是受害者的角色,它一直隐藏在政客背后,为一部分错误决策代人受过。通览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书中并未对政客与民众进行严格的区分。尽管有章节专门讲民众对于政客制定决策时有意无意的影响,以及领导者对于民众意向的有针对性的引领,但是本书大部分篇章是从美国人的整体特性入手,而这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国际事件背后的本质问题,哪些事件的发生在于政客为利益驱使而蒙蔽了民众,哪些是由于民众为了支持正义而被政客利用。

(3)国家利益与情感道德。一般来讲,国家利益的基本要素包括国防利益、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利益与世界秩序利益。而自古以来的国际纷争也或多或少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的利益冲突相关。在本书中,虽然作者一再强调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多么优越、资源多么丰富,不会像日本等国家一样为资源而发动战争(P80),但我们也不会天真地认为美国与中东的友敌游戏与石油无关,与利益无关,与“权力制衡”无关。情感的、道德的因素,在美国应对国际关系中,往往是“锦上添花”,比如对待以色列等“盟友”时,若盟友“叛逆”或者利益不能最大化,就算与这个国家的成长经历再相似,相信美国也会毫不犹豫地化玉帛为干戈。

鉴于以上内容,建议译者补写译者序或请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代译序,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以正确的方式来品读此书。

另外,还有几个关于敏感类语句、人物或话题的处理问题需要复审、终审重点把關:

P118本书引用福山关于历史终结的言论,是否保留?

P150“普京的野心和计谋”说法是否妥当,是否删减?

P128“经济动机一直是外国动乱的主要动因,美国没有类似的经验”,但美国独立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政治革命,它是从经济斗争、争取经济贸易权利开始的。本书说美国缺乏经济动机的说法是否准确?

以上是初审意见,提请复审、终审编辑审定。

二审意见

美国人为什么会这样看世界?其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美国中情局原高级官员、乔治敦大学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保罗·皮拉尔以高度自省的精神,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形成当今“美国棱镜”的种种因素及其对美国政策的重大影响。全书观点中允,不偏激、不片面,没有不适于国内发表的敏感内容;叙事通俗易懂,适合各阶层人士阅读,对我们正确认识美国社会和美国人、读懂美国对外政策,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复审全面审读了稿件,有以下几点意见。

(1)本稿整体上不存在有悖于我国出版政策的内容和观点,但有几处涉及一些敏感的国际热点地区和双边关系,且这些国家还有着较为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如P46、P150、P178的俄乌关系、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等等,需要终审及外审予以重视,加强把关。

(2)译文整体上较通畅,但也存在少量晦涩难懂的地方,复审已酌情将这些句子或段落修改,如:

P1“但当美国立国之时,英国还保留着远不足是有名无实的世袭君主制。”改为“但当美国立国之时,英国还保留着世袭君主制。”

P8“因为人们都误以为政府是按照决策者从情报机构获悉外部情况如教科书一般的模式运作的。”改为“因为人们都以为政府是按照决策者从情报机构获悉外部情况的教科书式模式‘那般’运作的。”

P137“像越南战争一类后来的冲突,其挫折和模棱两可。”改为“像越南战争一类后来的冲突,其进程充满曲折,冲突的开端和结局也模糊不清”,等等。

(3)专有名词有误译现象,如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被译为“伍德·罗·威尔逊”;第29任总统哈定被译为“哈丁”;著名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该学院是法国高级公务员的摇篮)被译为“科尔国家行政学院”。复审已改正。

(4)原著中一些内容可能有误,如“二战”全球死亡人数,学界通常估计在5500万—7000万人,但本文为5000万人,明显偏少,可加译注予以澄清:“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仅中国死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

(5)附录“注释”部分,宜补译其中的作品名称,同时保留外文作品名称,方便没有英文阅读能力的读者进行查阅。

同意发稿。

三审意见

终审审读了全文。初审、复审审读认真,提出的意见比较详实,既有政治把关方面的,又有文本文字和编辑技术层面的内容,原则上同意初审、复审意见,并对其中绝大多数意见作了吸收和回应。针对初审、复审提出的一些意见及书稿内容,具体终审意见如下。

一、关于本书的出版价值

(1)作者的立场。作者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虽然他由于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出诸多批评而被称为“中情局的叛徒”,但我们不能指望他是真正的叛徒,因此不能在“立场”“观点”上过多苛求。正因为作者所提的批评意见是“建设性的”,因而立场更加公允客观,也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作者之所以在美国政界和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2)作者的观点。从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国输出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对外干涉、美国人的盲目自大是持批评态度的,其出发点也是提醒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要换位思考,站在别国立场上审视美国的政策,从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角度反省美国的政策。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3)读者能获取什么信息。作者从美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社会沿革、文化习俗、宗教影响等方面入手,结合冷战、越战、反恐等政策,条分缕析,探寻美国对外政策中错误观念的深刻根源。这对于帮助读者了解美国行为作派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很有助益。特别是在当下美国对我发动贸易战、中美关系出现波动的时期,对于把握中美长期竞争中的斗争与合作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

(1)从历史文化和哲学视角分析美国政策失误的根源。作者从养育美国的草木林田、从殖民者踏上北美土地那刻讲起,指出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在“大洋护城河”庇护之下安享北美富饶资源的美国迷失了自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天命注定”,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自以为是人类历史进程的领导者,要执行上帝的“文明使命”,因此热衷于海外干涉,不断寻找对手并妖魔化敌人,而从不关心其他大陆上人民的真实想法和需要。深受摩尼教“两分法”观念影响的美国,其实与它竭力反对的伊斯兰极端主义鼓吹世界分为“伊斯兰之境”和“战争之境”的思想方法是一样的,因为在美国看来,世界上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凡是追随、赞同美国价值观的都是“好的”,凡是反对甚或只是质疑或表达出不满的,皆是“坏的”,甚至美国的思维习惯与它一贯批判的纳粹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都是自认为高人一等,比其他民族更加优越。

(2)批评错误观念主导下的美国式傲慢与偏见。作者认为,有利的自然条件、优渥的资源禀赋、平稳的历史进程、顺利的社会发展、强大的经济实力、独特的政治和文化传承等成就了美国独特的国家经验,在认知上,形成了一个棱镜,透过它,世界的面貌被扭曲,造成美国在看待外部世界时的诸多错误观念,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政策走向。而恰恰是美国最引以为傲的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成为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大障碍,它左右着美国主流舆论,顺之昌、逆之亡。这些因素导致美国认为,“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政治组织最高、最道德和最终形式的单向历史发展”,“没有什么比通过传播美国式制度来追求全球和平更符合美国国情的了”,别的国家和人民对这种制度的选择“是唯一道德正确的决定”,而完全低估了美式制度以外的其他社会和政治组织体制的吸引力。而这种傲慢与偏见反过来又会导致美国政策的失败和失效,并在世界上引发对美国的敌视。

基于以上分析,同意初审意见,增加一篇简短的译序,对书中主要内容进行提炼,发挥导读作用。

三、关于具体修改意见

(1)对初审、复审提出的需要再译的内容进行了处理,力求便于理解;对个别不影响理解、但符合原文意思的,予以保留。具体修改意见均已在终审稿上修改并标示出来。

(2)对初审、复审提出的部分“敏感”问题,考虑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且从作者的态度、上下文的语境中理解,终审认为政治上没有问题,不会有负面作用。因此,对个别地方保留西方典型看法,未做改动,这样原貌呈现更能客观反映作者的观点、便于读者把握。

(3)对初审、复审所提个别修改意见的具体处理意见:P128,初审提出“经济动机一直是外国动乱的主要动因,美国没有类似的经验”说法不准确,终审认为可增补一条译注加以注解:“作者此處观点有误。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就是反抗英国殖民地的剥削,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摆脱殖民统治而进行的。”

其他见终审稿,改动较多,清稿后注意查核、校对,确保出版质量。

二审姓名:陈学军

职务/职称:编辑部主任/编辑

日期:2019年8月9日

三审姓名:王青

职务/职称:副社长

日期: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