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 促脱贫 西安共青团打造帮扶工作新模式

2021-03-28 14:56团西安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1期
关键词:团市委葵花工作队

山岭之上,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剔透的蓝宝石,和煦的阳光让人们倍感温暖。在蓝田县厚镇东咀村,村民王增密正在自家二楼的阳台上对剥完皮的核桃进行晾晒、取仁……他在二楼阳台上忙碌着,憨厚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笑容。走进他所住的移民搬迁房,屋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电视柜边几束山间的野花让这个幸福之家更显得生机盎然。

看见我们走上来,老王顺手从簸箕里抓起一把核桃仁,递过来说:“来,先尝下今年的核桃咋样……”同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宋小利对我们说:“王增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在沟下老房里居住,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现在住上了移民搬迁房,享受了政策扶贫,自己还种了核桃林和白皮松,现在日子过得舒坦得很!”

蓝田县厚镇东咀村是团西安市委帮扶村,自2016年以来,团市委机关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来到东咀村,一批又一批驻村扶贫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与东咀村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想方设法拔穷根,多措并举共谋致富路,在脱贫攻坚的奋斗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绽放青春风采。

4年的时间里,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经过反复摸索实践,逐步形成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驻村帮扶工作法,即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条主线,打造“机关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青春合力工作队”帮扶工作模式,聚焦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三大扶贫方向,做好提升村自我发展能力、务实推进村环境改善、拓展村校外教育阵地、办好为民实事等几项重点工作,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坚决高质量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两不愁三保障”是头号任务

蓝田县厚镇东咀村地处岭区,海拔960米,冬季最冷时气温零下12度,且地下水路管网老化,水管道上凍后村民无法用水,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决定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当成“头号任务”,而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村277户村民的用水问题。

驻村工作队队长刘飞首先将此问题报告团市委班子,并做了专门汇报,团市委与市水务局进行沟通。为推动工程早日开始,协调专项经费,刘飞数次带着镇、村干部跑市、县水务局,反复说明情况推动工作开展,争取专项资金70余万元,对村地下水路管网进行改造,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路管道进行深埋,冬季最冷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上冻停水的情况,现在村中的277户村民全部用上了智能水表,村民使用智能水卡到村委会可以很便捷地充值,全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抓党建促脱贫,做好联户帮扶工作

驻村伊始,帮扶工作队首先经过认真调研,迅速把加强东咀村党支部建设当成重点任务。积极帮助东咀村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完善支部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听党课、交纳党费,开展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活动,逐步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自驻村以来,工作队先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0余次、支委会30余次,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贫困户王更虎家原来在村沟底居住,各方面环境很差,现在住上了村移民搬迁房,屋里宽敞整洁,屋后重新修缮了厨房。王更虎现在享受上了政策扶贫,自己买了辆三轮摩托车,生活过得红红火火。谈到自己这些年生活的变化,王更虎感慨地说:“团市委派的帮扶干部史琴,现在就像我女儿一样,经常对我们老两口嘘寒问暖,关心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不愁吃不愁穿,每月还有收入,都是党的政策好呀!”

贫困户许缠岐,50多岁,一个人独居,曾经在外务工,目前在村中从事村卫生保洁公益岗工作,因多年前在户口本统一换领当中信息填写不准确,其户籍登记年龄比实际年龄小5岁,不能正常享受低保,一段时间情绪很低落。驻村第一书记习涛听后,数次开车带许缠岐去辖区派出所、县公安局说明情况,经过近一个半月的努力,许缠岐的户籍年龄得到了更正,他拿到了新办理的户口本和身份证。

做好村产业发展,精准施策成效显著

东咀村有一个面向村民采用“积分制”的“爱心超市”,以日常积分兑换超市内的日用品。对贫困户的积分项目分为5大类,分别为积极发展产业、主动配合帮扶、做好重点工作、倡导乡风文明和建设美丽乡村等,每一大类下面,又有很多量化到分的细则,都是贫困户们力所能及之事。

团市委还动员爱心企业、文创团队等各界社会青年共同组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合力工作队”,一共建起30支,分别和30个村子结对。“青春合力工作队”队员、西北小商品商城总经理王则鹏,为村“爱心超市”先后捐赠9万余元商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卫生、环境劳动,用自己付出的等额劳动量来兑换超市内的商品。目前,在村中形成人人参与村容村貌提升的良好风气和正面反馈机制。

核桃是东咀村的主要经济种植作物,长期以来,村民的核桃种植存在剥皮加工困难、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2018年,东咀村“青春合力工作队”决定通过建核桃加工厂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会共同商讨建设方案,共募集资金30余万元建起了东咀村核桃加工场,场内有核桃剥皮加工机和烘干机,核桃加工场的建设在促进村核桃产业发展、服务全村群众加工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6月,团市委又动员爱心企业为核桃加工场配置地磅、上料机,进行生产效能提升,这一系列举措让东咀村的核桃种植加工产业从一直以来的手工作业,迈入到了机械化加工的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品质。

以教育扶贫引领“志智双扶”

郭建是市青少年宫选派来的驻村干部,任工作队联络员。他鉴于村子实际情况,结合团市委品牌活动“小葵花关爱行动”,积极争取少年宫的校外教育资源,广泛召集社会爱心企业对东咀村进行教育帮扶,做好村“小葵花少年宫”的建设工作。郭建从村少年宫的选址、空间布置、功能定位等与市青少年宫充分沟通,并和村两委会进行商讨。2020年9月,东咀村“小葵花少年宫”正式建设落成。目前聘请市青少年宫艺术课教师、高校社团志愿者和优秀校外活动专家担任梦想导师,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统筹管理,打造了脱贫攻坚领域独有的共青团教育帮扶品牌。

在东咀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各种办法来改变村民的认识,从思想上拔除“穷根”,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充分发挥在提升村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召开暑期大学生支教见习活动3次、举行“小葵花看西安,城乡儿童手拉手”活动共8期约400人,先后参观了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省市博物馆、美术馆,集体观影3次,让村里的孩子们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根据东咀村实际创办的“小葵花少年宫”,则利用周末时间为村中孩子进行绘画、书法、声乐等校外特长教育,让村里的孩子们不断“圆梦”。

凝聚社会力量,多措并举促脱贫攻坚

2018年冬,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了“小葵花爱心暖冬包”众筹计划,为全市在册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募集“小葵花爱心暖冬包”。活动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广大青年企业家朋友的积极响应,短期内便筹集到了相关物资,为蓝田厚镇困难家庭少年儿童发放400份“暖冬包”。

2019年中秋节,团市委开展了“青春助力脱贫攻坚”消费扶贫公益活动,这是结合村情实际采取的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切实解决贫困村镇增产不增收、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促进农特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好產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増强自我发展能力。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认购。

在新起点上再建新功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还要巩固脱贫成果。蓝田县厚镇东咀村是西安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西安共青团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在多地区、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发力,且成效显著。

“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西安共青团一定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动员全市广大青年争当乡村走向更富裕的带头人、争当乡村产业振兴时代新人、争当美丽乡村建设新人,真正把我们所帮扶、所生活、所奋斗的地方,建设成为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精神丰饶的美好村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创新业、建新功。

猜你喜欢
团市委葵花工作队
弥勒市关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腊月暖冬行动
葵花田
葵花加油站
扶贫工作队
葵花点穴手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创文巩卫”,我们在行动
夜晚的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