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

2021-03-28 02:31师亚峰
曲艺 2021年2期

师亚峰

俗话说:人怕出名,树大招风,

多少事儿都不在你的预料中。

怎么算伟大,什么又是平庸,

恁听听下面的这位主人公,

有人赞他是守护神,

有人夸他是活雷锋,

有人说他是一杆秤,

有人讲他是一盏灯。

什么黄飞虎,姜太公,

二郎神,孙悟空,

奥特曼,穆桂英,

蜘蛛侠,洪七公,

浪里白条小张顺,

打老虎的二武松。

那些个人物太遥远,

都不如,咱身边的好人王爱东。

这都是,大家对他的赞美和评价,

谁料想,

道德模范,照样也挨吵受批评!

这不那一天,

有人找爱东来“约谈”

据说是,要把群众反映的情况来弄清,举报人是一个女同志……嗯,女同志!

(白)唉呀!我这个人呐,有个优点,就是一般不爱说别人家的闲话。但……

关键是,挡不住观众恁想听啊!

唉!恁想听,我想讲,

接下来就有热闹要发生了!

举报人是一个女同志,

她是满腹委屈往上涌。

未曾说话先流泪,

悲悲切切放哭声,

她言说:“王爱东可是没信用,

欺骗我的真心和感情,

他说心里最爱我,

从没用行动来证明,

我心里有苦没法说,

担惊受怕不敢吭。

我本是一个弱女子,

逼急了我也要抗争,

这回必须我必须要告他,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为我把腰撑,

我就不不信了,这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白)恁听听这受得委屈可不小啊!

观众们听完了这番话,

也能猜出来,他这个问题不普通,

嚯!一时间惊动了“调查组”,

立马就深入了解立案宗。

一行人来到爱东家,

就把他围到了正当中,

一个个表情认真又严肃,

那个说话苛刻都挺凶,

表面是调查来了解,

实际上,掌握了证据搞围攻。

虽然来的人不多,

那个气势胜过百万兵。

好比是三堂来会审,

别提这个氛围多凝重啦。

这事要搁谁也害怕呀,

难免的心慌哆嗦头发懵,

唉,没想到,王爱东非但不緊张,

他还笑嘻嘻的挺轻松。

可把这仨人给气坏了,

要是旧社会,恐怕早就上大刑了!

实际上不是王爱东心理素质好,

嗨!因为这仨人,他是一点儿不陌生!

(白)都是谁呀?

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娘,

还有一个管他叫老公,

(白)就是他媳妇儿啊!

耶!

您说这,一家人唱的这是哪出戏呀,

我一解释就弄清了,

只因为,他们家住江苏宿迁市,

宿迁有个别称叫“水城”,

城临着水,水围着城,

多条河流来纵横。

黄河故道城中过,

那溺水事件常发生。

爱东他,组建了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

挽留无数生命获新生,

这回又下水救群众,

大冬天跳进了冰窟窿,

这种事已经不是头一次,

他的爱人替他总担惊,

好言相劝不管用,

严肃警告也不听。

他媳妇实在没办法,

请来了婆婆老公公。

让二老爹娘来调解,

共同劝阻王爱东。

老爷子第一个先开口,

没说话先把嗓子清了清……咳

(白)“爱东啊,

老话说知子莫如父,

你的性格谁也没我清。

有些话不用我说你也懂,

没有什么想通想不通。

今天你必须得答应,

再不能,让家人替你去担惊。

你要敢口是心非假同意,

我拐棍下面不留情。

别说让你再下水,

(白)我的乖孩子,

我让你路也走不成。

屁股给你打八瓣,

打烂俺也不心疼……”

王爱东赶紧上前把头点,

笑嘻嘻的忙答应。

“爹,您老人家别生气,

您说的话,我一字一句记心中。

我这些优点完全都是随了您呐,

优良的基因我继承。”

“去去去……你别净给我戴高帽,

糖衣炮弹在我面前用不成,

爹我一点不糊涂,

思路清来方向明。”

“爹,那我问您,当初您为啥要入伍?”

“保家卫国献忠诚。”

“那入党又是为的啥?”

“为人民服务最光荣。”

“那咱是党员该咋做?”

“事事争当排头兵。”

“有人落水救不救?”

“不能犹豫往前冲。”

“后果您就不考虑?”

“废话!敢死队,

都是党员打冲锋,

越是困难越要上,

敢拼敢战敢斗争,

共产党,就是为了老百姓,

绝不能考虑自己怕牺牲。”

吆……老太太实在坐不住了,

挤眼摆手只喊停,

老爷子越说越激动,

这老太太,用手就往他的嘴上蒙,

“老头子你可闭嘴吧,

你真是挤着眼跳舞瞎折腾,

没起一点儿好作用,

你是火上浇油糊涂虫,

现在起不许你说话,

还是让我劝爱东吧。”

老太太,转过身就把爱东叫,

“儿啊,”

这个表情神秘露愁容,

语重心长地开了口,

故意地压低了说话声,

“爱东啊,昨夜晚娘我做了个梦,

这个梦吓得真不轻,你猜猜我都梦见了谁。”

“谁?”

“龙王爷。”

“龙王爷?!”哈哈。

“严肃点,龙王爷,他把我叫到了水晶宫。”

“叫你去干啥?”

“干啥?不是当娘的吓唬你,

我的乖孩子,你下水救人,

伤了蟹将和虾兵,

龟丞相那颈椎伤得重,

伸出来脖子就回不成,

(白)就这个样的……

那个海螺童子瞎了眼,

(白)海螺有眼吗?!

贝壳女骨刺带增生,

(白)不增生能有壳吗?!

霸波奔瘸了一条腿,

奔波霸气得中了风,

就数那个泥鳅跑得快,

被你也踹了个乌眼青,

龙王爷气得直瞪眼,

那个血压是呲呀呲呀呲呀呲呀一个劲儿地往上升……”

“行了行了,妈我劝你以后少看西游记。”

“不,我看的是《哪吒闹海》新电影。”

(白)“哎呦,您说这不是捣乱吗!

行了,爸妈老伴儿你们别说了,

我理解你们疼爱我,

也知道你的心里有苦衷。

我清楚我有心脏病,

并且这岁数也不年轻。

可我更明白,

做一名党员有使命,

从没忘我是一个兵,

要问我幸福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帮助别人在危难中,

大家伙你帮我来我帮你,

咱才是幸福的大家庭,

如今咱赶上了新时代,

社会和谐树新风,

正能量需要人带动,

就是燎原也得有那小火星啊,

我想让人们坚信还是好人多!

这要靠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老伴儿啊,你也不用太担心,

只因为,我不是一人在前行,

咱们志愿者,團队越来越壮大,

参与人员几万名,

大家聚是一团火,

散开就是满天星,

你是我的另一半,

这所有的成绩你有功,

我今天向你来道歉,

是有心而发最真诚,

并且给你立保证,

不会让你再担惊,

以后啊,

在家你就是首长,

我就做好你的兵,

让我干啥我干啥,

你下指示我完成。”

王爱东说罢了这番话,

咦,再看她这媳妇脸都红了,

低头不住地抿嘴乐,

擦去了眼泪露笑容。

爱东他抬手敬军礼,

他媳妇,一上前,

双手把爱东抱怀中。

老两口一看这情景,

“吆……老头子,

咱俩这一千瓦的电灯泡,又是费电又不明。”

老头说:

“唉!那要不你也抱抱我?”

“呸,抱你?这么大岁数都不脸红。”

“我说你到底抱不抱?”

“不抱。”

“好!你不抱吧,不抱吧,到明天,

我也去救人跳回冰窟窿。”

这一句话,

只逗得全家哈哈笑,

幸福的笑声贯苍穹。

恁要问后来怎么样,

欢迎您到宿迁去,

亲自去问问王爱东。

点评:就《约谈》而谈快书写作的几则小技巧

纵观传统书目《武松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多现代优秀曲艺作品,颂扬英雄、歌颂模范的山东快书作品比比皆是。可要写好一篇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此类作品并非易事。《曲艺》责编转来的山东快书新作《约谈》读后欣喜,故欣然接受邀请仅从写作技巧上圈点一二。

真有其人,虚构故事。不易在“爱东他,组建了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挽留无数生命获新生”,从哪儿下笔却有学问,因任何生死攸关的救人场景,都难写成喜感见长的山东快书。作者从亲人间的关爱、担忧下笔,以真人的事迹为背景虚构故事,合情合理,虚构不虚。在庄重的开心中,把救人真事儿储存在观众的想象中,避开就事论事,让故事的发展轨迹徘徊在亲情和大爱之间。

以小见大,从天性剖析人性,以朴实的亲情写高尚,是作者的巧妙用心。从妻子为丈夫的担惊受怕,从年迈父母对儿子的心疼牵挂,到王爱东巧妙周旋最终获得爱人和父母的理解原谅,道德模范是接地气的“人”,不是庙里的像、教堂顶的画。《约谈》的故事虽是虚构的,艺术上却是真实的。

编故事颂扬,不直接表扬。尤其是以真人真事儿写作山东快书容易出现,把艺术作品写成了表扬稿,出力不讨好。山东快书作品无论立意多高,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一艺术形式的娱乐性,鸳鸯板必须时不时地敲击在开心的笑点上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娱乐性的山东快书也必然会破坏思想性的表达。《约谈》的可贵之处是放弃了大量的救人场景不写,以敏感话题扣住观众,先“揪住”你的耳朵听再说,把本来该表扬的人物变成审查对象,这种反着想正着写的手法颇见功力。逆向思维的手法是曲艺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技巧,也趋同与影视、小说等艺术门类。作者虽年轻技巧却老道,可赞。

有用的“废话”,创造喜感。说句不客气的话,以往很多失败作品就是因为不会写“废话”变成了废纸。之所以把“废话”加上引号,是为了说明这些台词在曲艺文学中的巨大作用。例如《约谈》主角的开脸儿:“有人赞他是守护神,有人夸他是活雷锋,有人说他是一杆秤,有人讲他是一盏灯。什么黄飞虎,姜太公,二郎神,孙悟空,奥特曼,穆桂英,蜘蛛侠,洪七公,浪里白条小张顺,打老虎的二武松。那些个人物太遥远,都不如,咱身边的好人王爱东。”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罗列一堆毫不相干的且耳熟能详的人物,不就是为了叙述“咱身边的好人王爱东”吗。在这里这些台词罗列有理,叠加有力。理在与有利于演员口若悬河,出其不意地让包袱从音韵的云端里掉下来,砸在观众的笑点上。力量来自这些台词在节奏中叠加,会与观众的心跳引起共振,演得过瘾,听得舒服。任何曲艺作品都是为演员表演而写的,有利表演是山东快书作品必备的曲艺文学基础。业内人都知道演员写的作品比较好表演,《约谈》出自一位悟性高的演员之手,也就不足为怪了。

《约谈》是篇好作品,却不是无懈可击的作品,长处当然可圈可点,可笔者仍认为还有可商榷之处。作品以《约谈》为名,明眼人一眼就会看出作者的悬念意识,作者利用“约谈”这个时代较为敏感的词汇切入,目的是形成扣子,把观众的猎奇心理凝聚起来听书,先是:“举报人是一个女同志……”,作者又故意浓抹几笔,“嚯!一时间惊动了‘调查组,立马就深入了解立案宗……一个个表情认真又严肃,那个说话苛刻都挺凶,表面是调查来了解,实际上,掌握了证据搞围攻。”解开扣子其实就是“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娘,还有一个管他叫老公。”这种扣子其实就是给观众开了一个小玩笑,在写作上前辈艺人把这种故弄玄虚称其为“假扣儿”,不是故事中产生的悬念,只是忽悠观众听下去的手段。还好《约谈》只是把这个扣子作为其中的一个小扣用的,不是貫穿整段作品的“大扣子”,瑕不掩瑜,只不过是给观众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已。不过还要说一下尊重观众少用“假扣”,以免让观众产生被骗感。

另外,在不同性别人物的观察上再细致些,日常生活中当女人生气发火时,男人哄好后给个抱抱,女人即使原谅了也会给上一通小粉拳,嘴里说着“死鬼、坏蛋”,心里甜如蜜。而作品是“妻子把爱东抱怀中”可以再斟酌。

再多说一句,台词的口语化是山东快书的写作要求。《约谈》台词口语,不做作、拽文,优点突出,但好的口语作品应该放在任何演员嘴里都舒服,个人的语言习惯不能当作创作中的口语追求。精选口语,口语如诗是山东快书一项审美要求。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更进一步追求句式的规整,让好作品更有利于传播和教学。

只凭粗读作品不可能有绝对正确之建议,只当笔者讨论作品的一家之言吧。期待作者佳作不断。

(点评人: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委会委员 王连成)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