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波教授论治斑秃经验举隅

2021-03-28 20:56:32杨志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梅花针松针毛发

朱 珠 杨志波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斑秃表现为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型脱发区,局部皮肤无炎症,是一种良性、局限性、非瘢痕性的脱发,是常见的难治性复发性皮肤病[1]。西医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内分泌、情绪、应激等因素有关,是T细胞介导为主,针对毛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上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但伴随着不良反应和高复发率[2]。我国六省斑秃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斑秃总患病率为0.27%[1]。同时,斑秃严重影响患者形象,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负担,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杨志波教授系湖南省名中医,从医近40年,在中医治疗皮肤性病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斑秃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斑秃在中医属“油风”、“鬼剃头”、“鬼舐头”等范畴,《外科正宗》云:“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斑秃虽然为外部疾病,但仍需挖掘内在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斑秃有所论述:《内经》之言“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相化生,精血旺盛,毛发则粗壮而润泽。《外科正宗》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血热乘虚攻注而然。”又《外科大成》记载:“油风则毛发成片脱落,……由风热乘虚攻注,血不能荣养所致。”《医林改错》曰:“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毛发的生长与脱落、荣润与凋枯,责之气血,可涉及肝肾等多个脏腑。

杨志波教授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斑秃的病因病机也有所偏重。现代生活紧张,工作、学习压力较大,情志不遂,日久则肝郁化火,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皆可耗阴伤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头顶相互博结,致毛发失于阴血濡养,发为斑秃。另外,久病及产后,精亏血少,失润化燥,血虚生风,发失所养则发脱落。再者,情志内伤,肝气郁滞,血瘀阻络,导致毛发失荣,发而为病。同时,肝肾不足,禀赋不耐,腠理不固,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而入,且精不化血,血不养发,毛根空虚而发落成片。《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杨志波教授认为,斑秃病变部位在上部,风为阳邪,清扬开泄,易袭阳位,上为阳位,故斑秃患者在血热、血虚、血瘀、肝郁、肝肾不足的基础上,多兼夹有风邪入侵。综上所述,斑秃的发病不仅与肝肾、气血有关,风邪侵袭也是重要因素,同时,情志、饮食也不可忽视。

2 病证结合,分型论治

《医宗金鉴》中称斑秃为“毛孔风袭致伤血”,将风邪外袭作为斑秃的发病诱因,因此,从风论治是治疗斑秃的重要途径。杨志波教授认为,患者或有血虚、血瘀、肝郁、肝肾不足等证,实则外风引病,虚则内风丛生,内外风邪相搏结,最终导致气血不和,致使斑秃发病。故治疗应以祛风通瘀,养血生发为治疗大法。临床中常分为血热风盛、血虚风燥、肝郁血瘀、肝肾不足四个证型,根据每个证型的特点,对证用药,疗效确切。

2.1 血热风盛证 症见突然脱发成片,偶有头皮瘙痒,或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舌红,苔薄,脉弦。杨志波教授治以凉血祛风、养血生发,方选凉血消风散加减。若情志不畅,郁而化热,则加用薄荷、合欢皮、柴胡、龙胆草疏肝解郁除热,加用小剂量玫瑰花和血解郁。若因饮食劳伤脾胃者,加用白术、苦参以燥湿健脾,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甘淡渗湿,以此固化后天之本,脾胃固则百病不近。若瘙痒明显,则加白鲜皮、黄芩祛风燥湿止痒。若头面油腻者,杨志波教授认为多由风湿热相搏结,上蒸头面所致,加桑白皮、枇杷叶、栀子、茵陈、蛇舌草、金银花等轻清上达之药,祛风湿热。诸药合用便血热得清,风得散,毛发乃生。

2.2 血虚风燥证 病后或产后脱发,偶可有头皮瘙痒,同时伴皮肤粗糙,脱发呈渐进性加重,范围一般由小到大,较严重时会出现眉毛等的脱落,发为普秃甚至全秃,这类患者还常伴有面黄少华、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舌质淡,苔薄湿白,脉细弱。杨志波教授治以养血熄风、固发生发,方用神应养真汤加减。原方中天麻价贵,以荆芥、防风、白蒺藜代替祛风之功。杨志波教授认为,斑秃治疗病程较长,原方中何首乌长期服用会产生累积效应,导致肝毒性,以黄芪、党参等药以取代生发常用药物何首乌,以免肝损害。同时,加味薏苡仁、白术、山药等品补益脾胃,气血得以化生。血虚致皮肤干燥明显者,加黄精、白芍。

2.3 肝郁血瘀证 症见平素急躁易怒、情志不舒,病程较长,发脱前有胸胁疼痛或头痛等症状,舌暗红,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涩。杨志波教授治以疏肝解郁、活血生发,方选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兼有热象者加丹皮、丹参;兼有月经后期不止、痛经者加香附、益母草;兼有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兼有脾虚者,加薏苡仁、白术、茯苓。

2.4 肝肾不足证 症见平素发质无光泽或有白发,脱发面积较大且病程较长,伴见腰酸腿困,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梦遗滑精等症状,舌淡且暗,苔薄白,脉沉细弱。杨志波教授治以补益肝肾、养血生发,方选七宝美髯丹加减。本方仅用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素来亏虚之人。杨志波教授基于“发为血之余”的思想,临床化裁适当加当归、阿胶、熟地等补血之品,血气足而发长,肾气足而发亮。偏阴虚者加知母、玉竹、石斛;偏阳虚者加桂枝、杜仲;兼有脾虚者加芡实、山药、白术。同时,此证型斑秃患者病程较长,原方中赤、白何首乌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4]。

3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除内服汤药外,杨志波教授在斑秃临证中,还重视配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内治其本,外治其标,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红灵酊(院内制剂) 该药由红花、当归、樟脑、细辛、大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配制成酊剂,渗透力强,可加强药物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疗效明显[5]。

3.2 梅花针 《素问·皮部论》中“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梅花针叩刺体表皮肤,通过适当的疼痛刺激神经末梢,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效,从而运行局部气血,改善微循环,刺激毛囊生长。

3.3 姜黄、松针煎水,患处湿敷 姜黄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黄素,杨志波教授团队研究表明,姜黄素外用能够抑制小鼠毛囊进入退行期,恢复毛囊正常周期[6]。另外,古医籍中记载松针具有“生毛发、乌须发”的功效。如《神农本草经》称松为“仙人之食”;《本草纲目》记载松针“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另外,松针的形状似毛发,从杨教授提出的“药象思维”[7]来说,松针应有生发作用。而现代研究亦表明,松针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8],能促进毛发生长;且松针提取液[9]具有增加局部供血量,改善微循环,强化毛囊营养,有效促进毛发生长,加强毛囊细胞生长,减少脱发的功能。两药合用,共同改善毛囊生长。

4 病案举例

戴某,女,41岁,初诊日期:2019年1月7日。患者3月前因操心劳累后头发、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3天内全部脱落。曾于各大医院就诊,诊断为“普秃”,予泼尼松、米诺地尔、中药补益剂,无明显改善,新生毳毛仍有脱落。刻症见:头发、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全部脱落,其间散在少许毳毛,残存毛发极易脱落,头皮发痒、光亮,皮色发红,伴见头面易油腻,心烦,情绪不畅,噩梦多等症,舌暗红,苔黄,脉弦滑。西医诊断:普秃。中医诊断:油风(肝郁化火,血热风盛证)。治以疏肝解郁,祛风活血。方选凉血消风散加减:荆芥10 g,防风10 g,黄芩10 g,龙胆草5 g,柴胡10 g,玫瑰花3 g,赤芍10 g,川芎10 g,栀仁10 g,金银花10 g,薏苡仁20 g,白花蛇舌草10 g,茯苓皮10 g,合欢皮 10 g,白鲜皮10 g,冬瓜皮10 g,灯心草3 g,甘草5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配合梅花针叩刺5次:患者采取坐位,脱发处消毒后,再用无菌的梅花针敲击至点状出血,然后消毒并搽净血迹,每3天1次。外用红灵酊:红灵酊局部按摩每次5~10 min,每天2次。

二诊(2019年1月23日):脱发已控制,脱发处已有细发再生,其心烦、头皮发痒、头面油腻等症好转,夜寐欠佳,噩梦仍多,舌暗红,苔薄黄,脉滑。继用上方加酸枣仁10 g,远志6 g,予25剂煎服,并配合姜黄、松针煎水,患处湿敷,具体用法:100 g姜黄、100 g松针,患者自行煎汁500 mL,放凉后取适量用纱布浸于其中,轻挤压以不滴水为度后,敷于患处10 min,每天2次,剩余冷藏保存,可继续使用。同时,续予红灵酊和梅花针治疗。

三诊(2019年2月20日):脱发处多有黄白色毛发长出,心烦较前好转,噩梦较前减少,舌暗红,苔薄黄,脉滑。继用二诊方,加红花3 g,莲子心3 g,予21剂煎服。仍予大剂量姜黄、松针煎水湿敷,红灵酊外涂。

四诊(2019年3月15日):部分毛发由黄变黑,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均有新生,仍偶有心烦,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继用三诊方,加黑芝麻10 g,淡豆豉3 g,予30剂煎服。余治同三诊。

五诊(2019年4月15日):大部分头发、眉毛、睫毛、腋毛、阴毛和全身毳毛由黄变黑,又粗变细,夜寐欠佳,易惊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继用四诊方,加磁石20 g,珍珠母20 g,予30剂煎服。余治同三诊。

1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毛发不易脱落,均匀生长,逐渐变黑,接近于正常发质颜色,夜寐明显改善,嘱患者继服四诊方1月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语:该患者由斑秃发为普秃,伴见头皮发痒、心烦、情绪不畅等症,因肝郁化火,耗阴伤血,毛发失于阴血濡养,加之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头顶,风胜则痒,故见头皮发痒,全身毛发忽落。治以疏肝解郁,祛风活血。本案中荆芥、防风疏风清热,达邪外出;川芎、赤芍合用凉血活血,利毛发生长,川芎也可上行头目,助祛风之功,赤芍入肝经,亦可清泄肝火;龙胆草、柴胡、玫瑰花疏肝解郁除烦,条达肝气;肝郁多乘脾,予薏苡仁燥湿健脾,以固化后天之本;风湿热上蒸致头面油腻,头皮发痒,故予黄芩清热燥湿止痒,金银花、栀仁、白花蛇舌草轻清上达,祛风湿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杨志波教授认为,普秃等其他损容性疾病,患者久病不愈,易产生恐惧、不安、自卑等心理,且其病因与情志内伤有关,故予灯心草清心除烦。同时,杨志波教授基于药象思维,以皮治皮,加用清风湿热之白鲜皮,解郁安神之合欢皮,健脾利湿之冬瓜皮、茯苓皮,诸药合用使血热得清,风得散,毛发乃生,疗效甚佳。二诊处方加酸枣仁、远志以强养心安神之功。三诊处方中加小剂量红花,量小则和,和血生发;加莲子心入心经,导火下行。四诊患者新生黄白色毛发明显增多,加黑芝麻,以色治色,使新生毛发黑亮、浓密;淡豆豉加强解郁除烦之功。五诊患者夜寐仍差,加用珍珠母、磁石平肝潜阳,诸药合用,避免复发。期间配合红灵酊局部外用化瘀通络、活血生发,梅花针扣刺改善局部微循环,姜黄、松针煎水湿敷改善毛囊生长周期等中医特色治疗,共奏疏肝解郁、祛风活血生发之功。

5 小结

杨志波教授治疗斑秃的过程中,注重顾护脾胃及精神调护,嘱患者放宽心态,适当锻炼,清淡饮食,坚持治疗,医患合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好的疗效。另外,杨志波教授以“风”为切入点,对该病辨证论治,并配合红灵酊、梅花针、姜黄松针水湿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内外并治斑秃的优势,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梅花针松针毛发
松针
都市(2023年6期)2023-12-28 07:56:52
梅花针叩刺结合摩法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松针扫把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松针入药验方选
中老年健康(2015年5期)2015-05-30 06:21:18
松针茶风味特征的研究
梅花针叩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