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建议

2021-03-28 19:26旦巴阿旺措吉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里地区畜间布病

旦巴,阿旺措吉

(1. 西藏阿里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 阿里 859000;2.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二类动物疫病,为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侵害动物的生殖系统,以引发感染动物生殖障碍为主要特征,对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能够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布鲁氏菌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仍偶发存在,但我国对于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愈发重视,国家部委亦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防治措施。在此背景下,西藏阿里地区近年来布病防治工作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阿里地区近年来布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当前的防治手段以及未来的防控建议予以总结,以期为当地布病防控提供政策建议。

1 阿里地区布病流行现状

1.1 阿里地区家畜存栏状况

阿里地区共下辖7个县,东部三县(措勤县、改则县、革吉县)属于牧区、西部四县(普兰县、扎达县、噶尔县、日土县)属于半农半牧区。据统计,2020年全地区家畜总存栏量为186.8057万,其中共有羊173.176万只,牛12.842万头,马和驴0.79万匹,统计数据表明阿里地区畜牧资源丰富,畜牧业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稳定的重要产业。

1.2 既往流行状况与流行现状

布病在阿里地区流行范围较广,地区内七县域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根据1999年《西藏阿里地区牲畜疫病普查资料汇编》中显示,对阿里七县及地区良种场进行畜间布病实验室抽样监测,共检测样品7712份,其中阳性样品数为1 242份,总阳性率为16.1%,其中噶尔县门士乡绵山羊阳性检出率达22%,为阳性率最高的乡镇。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阿里地区每年都以噶尔县、革吉县为重点区域,对七县及地区良种场开展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同时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布病采样和实验室监测工作。据统计,2019年5月~2021年5月,共采集血清样品12 037份,检测结果表明布病阳性样品533份,平均布病阳性率为4.43%,较1999年同比下降11.67%。此三年间,牛、羊分别采集血样4 477份和7 560份,检出布病阳性数分别为94份和439份,阳性率分别达2.1%和5.9%。在采样区域内,噶尔县三年内共检出阳性样品数474份,占全地区阳性总数的88.9%。2019年~2021年5月,噶尔县和革吉县布病阳性率分别为0.37%、4.07%、1.4%。

2 当前畜间布病防控主要政策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西藏自治区年初制定的《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阿里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高度重视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畜间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衔接上级主管部门,保障畜间布病防控经费的投入。

今年以来,阿里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对布病防控工作极为重视,多次讨论对畜间布病防治工作,按照科学精心谋划防控策略,科学安排部署;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将布病列入目标管理范畴,落实专项资金,确保组织领导到位,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2.2 强化工作措施

本地区以噶尔县、革吉县为重点区域,七县及地区良种场每年均开展两次布病集中采样监测。各地、县、乡实行包乡包片制度,严格按照科学的采样和样品运输保存方法,并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制定的目标任务,每年春秋两季均采集血清样品,开展布病实验室监测工作。

2.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地、县、乡、村四级兽防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水平,每年邀请区内外专家及援藏干部,开展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能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利用综治法制“宣传月”、科技五下乡、各县文化旅游节(赛马节)、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督导等为契机,深入到农牧民群众中,积极宣传布病防控工作,切实让广大农牧民了解布病的危害,了解布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提高农牧民自我防御能力,并发放布病防控宣传手册,在主要路段、乡村周边树立宣传牌,切实让布病防治工作在全区内引起重视和关注。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建立长效防控机制

人畜共患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各级政府及执行人员应将布病防控工作视为一项长期持久连续性工作,政策的制定和跟进需要考虑到该工作的复杂性和周期性,不宜仓促处置。

3.2 严控流通屠宰环节

由于牛羊频繁调运、牧区牧场更换及动物性食品的流通,加之传统农牧区人员分布稀疏及地理条件制约和民族文化等因素,为检疫和监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但流通和屠宰环节的管理工作须迎难而上,流通和屠宰环节的管理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传染源的控制和消灭是取得布病防控工作胜利的关键举措。

3.3 加强学习持续宣传

由于地域特色及传统意识等因素影响,组织农牧民群体性学习培训工作亦相对困难,主动配合性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于组织;另外,农牧民自我防御能力认识不到位,尤其牲畜接产时农牧民随意接触羊水、胎盘、所排除的内容物等现象普遍存在,进而提高传播风险。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仍在于加强农牧民的学习意识和持续性的技术宣传,让农牧民深刻认识到布病的危害以及掌握自我防护和羊群布病净化的重要性。

3.4 加大资金投入

布病防控工作涉及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该工作应视为一项民生保障工作。而该工作的推进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防控成本的增加,更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予以支持,应设置专项经费用于设备物资采购、检测、扑杀补偿和人员补贴。

3.5 制定并贯彻执行净化方案

布病净化是布病防控的必由之路和根本目的,而净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面的调研方可结合当地流行现状和畜种类别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化政府政策,布病的净化需要有条不紊按计划实施,不应随意盲目选择强制免疫净化。

猜你喜欢
阿里地区畜间布病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阿里地区传统舞蹈的再生产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阿里地区历史移民研究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