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

2021-03-28 17:21杨雪艳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母畜布鲁氏菌牛羊

杨雪艳

(河北省灵寿县畜牧兽医站 0505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家畜在临床上以生殖器官发炎而引起流产和不育为主要特征。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寒颤、盗汗、全身不适、关节炎睾丸炎,孕妇可流产,有些病例可反复发作,感染持续多年丧失劳动能力。我国与人布病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牛、羊及其产品,自2000年以来,人畜布鲁氏菌病疫情开始反弹,并高位维持,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笔者从事布鲁氏菌病防疫工作多年,现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1 流行特点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布鲁氏菌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牛、羊,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前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畜仍主要为羊与牛,布鲁氏菌病仍是引起奶牛和羊流产的主要原因,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主要来自于患病的牛、羊及其产品[2]。2000年以后随着动物饲养量的增加,市场交易的频繁,人畜疫情迅速反弹,并高位持续。

2 临床症状

最显著的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流产后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从阴道流出污岁不洁、恶臭的分泌物。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但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的较多。公畜发生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

3 防控措施

3.1 强化免疫工作

免疫是控制布鲁氏病流行既有效有又经济的方法,应严格按照要求肉牛和羊使用S2疫苗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种畜禁止免疫。奶牛原则上不免疫,但布鲁氏菌病个体阳性率达到2%以上的奶牛场,阳性牛全部进行扑杀处理后,对该场实施免疫。免疫程序为断奶后羔羊、3月龄以上肉犊牛使用猪型S2株疫苗免疫一次,间隔1~3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成年牛羊每年免疫一次。免疫采用口腔喷服接种,不可饮水、拌料。对于奶牛3~8月龄犊牛使用A19株免疫一次,方法为皮下注射。A19疫苗主要特点是保护率高,免疫期长达6年,一次免疫终身有效。

3.2 加强活畜移动监管

活畜移动是目前布鲁氏菌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活畜调运的检疫技术、运前免疫、追溯调查等措施,加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到达目的地后的隔离措施的实施监管。

3.3 加强对无害化处理的监管

一旦确诊是布鲁氏菌病阳性牛羊,在畜牧、公安、财政、交通等部门的监管下,立即进行捕杀,捕杀的病畜、流产的胎儿、胎盘等立即焚烧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向四周扩散和蔓延。对病畜污染的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检查措施对其他牛羊进行监控。饲养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对自身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3.4 坚持消毒规范养殖环境

消毒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控制扑灭疫病最有效的措施,其目的是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传播蔓延。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方式消毒;对牛羊生活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经济、高效的2%火碱进行消毒;粪便、尿等排泄物的消毒采取堆积发酵的方式。

3.5 加大科普宣传使科学防控成为共识

兰州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的发生[3],暴露了布病宣传的薄弱环节。目前不少养殖户对该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不知布鲁氏菌病人也得并且是由患病的牛羊传染,必须把养殖户组织起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普及布鲁氏菌病防疫知识,使养殖户真正认识到该病的危害,让布鲁氏菌病的免疫、监测、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成为养殖户的自觉行为。

3.6 加强基层布鲁氏菌病防疫队伍建设

基层的乡级防疫队伍现状是防疫人员老龄化,大多是小学、初中文化,专业素质文化水平偏低,所以要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相关人员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需稳定专业队伍。

4 小结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在布鲁氏菌病防疫工作中,坚持强化免疫工作、加强活畜的移动监管、加强对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坚持规范消毒、加大科普宣传、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等综合防控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母畜布鲁氏菌牛羊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羊各几头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