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δ冠状病毒病及其防控

2021-03-28 17:21焦丽艳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胃肠炎传染性特异性

焦丽艳

(河南新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73500)

1 病原学

猪δ冠状病毒属于尼多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δ冠状病毒,该病毒的病毒粒子呈球状,是目前被报导的最小的冠状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该病毒表面是花冠状的纤突。猪δ冠状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长约为25.4kb,基因组共有6个冠状病毒基因。该病毒入侵猪体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受体介导进入宿主细胞,另外一种是细胞通过内吞的方式将病毒粒子裹进去。

2 流行病学

猪δ冠状病毒是猪的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猪群的发病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各个年龄段的猪对此都易感,但该病的发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在季节变换,温差加大的时间点猪群容易发病。我国最早报导此病是在2012年,我国研究人员在对2007~2012年间猪腹泻类样品进行监测的时候发现了此病毒,且次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10.1%。此后,另外一个学者对我国南方的15个养猪场390份粪便样品监测,结果发现猪δ冠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1.28%。不同的区域,其阳性检出率有很大的差异。Dong等人对江西采集的样品用巢式PCR方法进行监测,结果阳性率在30%以上,且猪δ冠状病毒与流行性腹泻病混合感染者居多。自此之后,我国各地均有猪δ冠状病毒的报导。当前,我国猪δ冠状病毒感染呈流行趋势,该病的发生不但严重降低猪的免疫力,而且容易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给猪场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感染δ冠状病毒后,其临床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其中特征症状是感染猪易发生呕吐,腹泻,严重脱水,不同的是猪δ冠状病毒的致病性要高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此病毒都易感,但是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成年猪,生长母猪感染后表现的临床症状比较轻,仅仅出现演示,轻度呕吐和体温升高,如果没有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话,死亡率很低。哺乳仔猪感染后其表现的临床症状很明显,仔猪严重呕吐,剧烈腹泻,脱水,严重者死亡。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以看到,发病猪的胃,肠道发生严重病变,小肠变得透明,肠绒毛严重脱落,肠道内有大量的黄色粘液,严重者引起腹腔积水[]。

4 诊断方法

4.1 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目前实验室鉴定病毒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在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猪的睾丸细胞中成功分离到一株猪δ冠状病毒,此株为全球首例病毒株。而我国学者陈建飞等人在2016年成功分离到了国内首株猪δ冠状病毒病毒株,并用RT-PCR和基因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鉴定并命名为NH株。

4.2 RT-PCR法

目前对于猪δ冠状病毒的确认多数采用的是RT-PCR法,这种方法以该病毒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体外大量的扩增和紫外光照射下的确认,操作简便,灵敏性和特异性非常高,适用于批量检测和筛选猪场是否感染有猪δ冠状病毒。张帆帆等人以猪δ冠状病毒的N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δ冠状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刘玲玲等人分别对猪δ冠状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N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可以有效鉴别诊断猪δ冠状病毒和株传染性胃肠炎。此后关于该病毒的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四种病毒(包括猪δ冠状病毒)的荧光PCR检测方法相继被研发出来,且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

4.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2000年日本一个学者提出来的,该方法无需设备,只需要在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对引物,60℃~65℃的环境下恒温扩增即可肉眼看到检测样品的阴性或者阳性结果。2017年我国学者针对该病毒的N基因设计了引物,成功建立了猪δ冠状病毒的环介导恒温扩增方法,且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

5 防控

猪δ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尤其是对于哺乳仔猪来讲,一旦腹泻不止,死亡率大大升高。猪δ冠状病毒是猪的一种新发病毒,对于该病的研究尚且匮乏,市场上尚且没有该病的疫苗出售,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控尤为重要。首先是要加强饲养管理,由于该病对仔猪的危害非常大,母源抗体和及时的初乳是保障仔猪获得一定免疫力和增强体制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给母猪的营养要均衡。此外,要注意圈舍的通风换气,粪污的及时清洁。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不能盲目引种,严把检疫关。最后是对症治疗。对于脱水的猪要及时补充体液,维生素C和葡萄糖。

猜你喜欢
胃肠炎传染性特异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