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安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福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35735)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羊业也是如此,只有把羔羊养好、养壮、成活率高,以后才能充分发挥羊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羊效益。羔羊痢疾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其是2~4日龄的羔羊更易感染发病,本病致死率非常高,给养羊业造成很大威胁。本文从本病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做好羔羊痢疾的防控,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和健壮率,对增加养羊效益有重大的意义。
羔羊痢疾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来传染的,当羔羊饲养管理不良时容易造成本病的感染发病。病原通过羔羊吃奶等进入消化道,当生活环境出现较大应激时,致使羔羊抵抗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排出毒素引发疾病。所以,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建养羊场,并科学合理安排不同日龄羊的生活小区,以防疾病扩散传播。同时,注意羊舍饲养密度,高密度、通风换气差的羊舍发生羔羊痢疾的几率比较大;另外,在寒冷季节给羊饮用水温过低的水,易导致发生下痢。其次是通过创伤或脐带感染继而引起发病。羊天性喜欢清洁环境,给羔羊提供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可以有效地预防羔羊痢疾的发生。
病羊发病初期精神不振,心跳加速,食欲下降,体温变化不大,个别偏高,持续性下痢可致使病羊体温降低。根据病情特征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非常快,羔羊出现病症一天内就会出现死亡。亚急性型羔羊痢疾病在生产中是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羔羊发病初期排水样稀便或褐黄色稀糊状粪便,味道恶臭,后期稀便中带血,2d内就会出现死亡现象。本病特征性病变是病初粪便中没有血,后期才会带血;这是区别沙门氏菌引发下痢的重要特征。
病羊被毛脏乱,身体消瘦,严重脱水,眼球凹陷,眼结膜苍白。胃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浆膜有点状出血。刚出生的羔羊出现下痢,发病急,传播快,病情严重的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因脱水、中毒等病情出现死亡现象。如需确诊,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中采集死亡羔羊的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血液以及肝脏等病料,进行化验室检测才能确诊[1]。
发现羔羊发生痢疾病后应及时封锁隔离,并对病羊和健康羔羊的圈舍彻底消毒,分别予以治疗和预防用药。每只病羔羊分别口服0.2g链霉素和土霉素,每天两次,连续用药4d。健康羔羊药量减半给予预防。对于食欲减退的羔羊可以投喂胃蛋白酶、食母生等促进病羊消化,增加采食量[2]。
4.1 调整配种季节,避开最冷的时候产羔;同时,科学合理安排配种数量,以免怀孕母羊集中产羔,增加接生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造成产房使用频繁,缩短空闲时间,不能更好地消毒,造成羔羊痢疾病的发生。
4.2 俗话说得好:母壮儿肥。精细化管理怀孕母羊,科学、合理、适时抓膘保膘,促使羔羊在母体内能够健壮地生长发育,避免初生羔羊体弱多病现象发生。怀孕母羊在临产一个半月前注射四联氢氧化铝菌苗,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这样可以通过母乳将母源抗体传递给羔羊,增强羔羊抵抗痢疾病的能力,减轻、减少羔羊痢疾病的发生[3]。
4.3 根据怀孕母羊的预产期,做好产房的清理消杀工作,消毒液、干净卫生的毛巾、乳胶手套等助产接生用具提前备齐、消毒,接生人员助产经验要丰富、责任心强,能够处理临时突发事件,保证怀孕母羊安全、顺利产仔。
新生羔羊要加强保暖工作,防止羔羊受冷和贼风侵害,同时一定要保证初生羔羊吃足初乳,以充分获得母源抗体,增加羔羊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羔羊痢疾病的出现。切记,羔羊出生后4h内,应及时皮下注射魏氏梭菌B型高免血清4~5mL,以增强羔羊抗痢疾病的能力。
另外,北方四季分明,秋、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切记做好产房清扫消杀以及通风保暖工作,还要保证产房的相对湿度在50%~60%,以利母羊产仔以及羔羊健康生长。
4.4 羔羊一旦出现痢疾病,应迅速封锁隔离,将病羊生活场所以及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健康羊进行科学防控,对病羊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消杀工作;对病死的羔羊采取无害化处理,彻底消除传染源,防止羔羊痢疾病的扩散传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