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中蜂安全越冬方法

2021-03-28 15:39赵红云祁文忠
中国蜂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巢门中蜂蜂箱

赵红云 祁文忠 │文

1 甘肃宕昌县动物疾控中心,748500;2 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741020

西北冬季寒冷漫长,但中蜂养殖区,除了部分高寒山区外,大部分地方冬季在-10℃以内,虽不是十分严寒,但越冬阶段持续时间约4~5个月。近些年来,各地蜂农的养蜂热情高涨,西北中蜂饲养量逐年增加,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中蜂饲养者特别是初养者,因缺乏中蜂越冬管理经验,常常导致越冬蜂大量死亡,轻者影响第二年蜂群发展,重者导致全场毁灭。笔者通过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对甘肃省的岷县、徽县、麦积、清水、宕昌、陇西、两当等县中蜂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蜂群越冬死亡率平均在31.5%,初学者、技术没有掌握者高达56%,养蜂技术全面的如示范蜂场,死亡率不超过6%,充分说明蜂群越冬死亡率高低与养殖管理技术成正相关,现将西北中蜂蜂群越冬死亡原因加以分析,对安全越冬进行探析,提出相应越冬管理技术,供广大中蜂饲养者参考。

一、中蜂越冬死亡率高原因探析

1.没有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所谓适龄越冬蜂,就是在越冬前培育,没有参加过采集、哺育和酿蜜工作,并经过飞翔排泄的蜜蜂。大多养蜂者忽视培育适龄越冬蜂,培育的越冬蜂太早,参加采集、哺育、酿蜜等活动,寿命缩短。没有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越冬就不安全,在春繁时泌浆量少,哺育、采集能力差。有的越冬蜂培育的太迟,幼蜂没有充分排泄,肠道积粪便膨胀,造成冬团不安静。

2.越冬饲料不合格或饲料不足

越冬饲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础,越冬饲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越冬成败,所以一定要用优质、成熟、不结晶的好蜂蜜,但许多蜂农不早着手留存越冬饲料,特别是传统旧法饲养的,由于缺乏蜜蜂生物学知识,沿用“杀鸡取卵”的取蜜方式,给蜂群不留或留存很少饲料,取蜜之后,又到晚秋,天气渐冷,蜜源稀少,导致蜜蜂来不及修复蜂巢,也无蜜可采。临近越冬,发现饲料不够,才匆忙饲喂,由于饲喂过晚,蜜蜂来不及将饲料酿造成熟,就已经进入越冬期,蜜蜂取食劣质饲料造成肚子胀,寒冷的冬季又不能出巢排泄,造成越冬蜂团不安定,甚至导致蜜蜂下痢,或患孢子虫病,无法保持最佳的越冬状态,最终导致越冬失败。越冬饲料不足,也是中蜂越冬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北越冬时间长达4~5个月,蜜蜂在越冬期以结团,半蛰伏状态越冬,虽然食量小,但越冬期长,越冬期又不能饲喂,许多养蜂者对蜜蜂越冬饲料消耗量估计不足,给蜂群留下的饲料蜜较少,导致越冬饲料不足,最后因缺饲料饥饿而死。

3.蜂数不足群势弱小

经过一年的生产和发展,由于个体差异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同一蜂场蜂群的群势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蜂农到秋后越冬前,不检查蜂群衡量定群,特别传统旧法饲养者,因舍不得毁群,不论大群小群统统保留下来,任其自然越冬,而其中弱小的蜂群则因调节巢温能力差,在寒冷的冬季,越冬蜂团无法移动,蜜蜂难以取食,受冻受饿而最终导致死亡,这也就是蜂农常说的巢内有蜜而蜜蜂饿死的原因。

4.对蜜蜂特性了解不够,保温不当

在西北,大多数养蜂地区在-10℃以上,蜂群最适宜的温度是-2℃~2℃。温度高了会散团,活动量加大,消耗饲料,晚上重新结团,边脾上部分蜂因归团不及,受冻而死,蜂农称“削皮”现象。许多养蜂者,恐怕蜂群挨冻而为蜂群过度保温,用厚厚的保温材料将蜂群包裹得非常严实,蜂群由于内部温度过高,造成蜜蜂的活动量加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最终导致蜂群因“伤热”而死亡。有的蜂农没有保温意识,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像有的蜂农在寒冷的冬季蜂箱仍架在空中,四面受寒风袭击,有的蜂箱四周缝隙大,冷风直入蜂巢,有的蜂箱上不加任何保温物,任寒冷肆虐,蜂群为了保持巢内的温度,就要通过增加采食,增加活动量,来产生热能抵御严寒。如果保温不足,不但会消耗大量饲料,而且,当蜂群产热无法抵御寒冷时,蜂群就会因保温不足而被冻死。冬季经常会有气候不稳定,出现暖冬现象,养蜂者按以往的包装方法对蜂群进行包装,出现暖冬后,气温较高,造成蜂群剧烈活动,特别是强群更加严重,蜂群散团,外出飞行,最后致使蜂群过早衰老死亡。而暖冬中偶尔又会出现极寒现象,骤冷骤热,蜂群因无法适应而导致死亡。

5.忽视巢门的调控

越冬期间巢门的调控非常重要,有的养蜂者将巢门开得过大,当遇到寒潮等极端天气时,蜂箱内过于透风,会导致蜜蜂冻死。而当外界阳光充足时,蜜蜂便会纷纷出巢飞翔,当外界温度较低,飞出的蜜蜂又会被冻僵而无力飞回。还有的养蜂者为了防寒,将巢门关得过小或关闭后忘记打开,使蜂巢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巢内空气流通不畅,潮湿,蜜蜂最后因环境不适而死亡。

6.蜂群失王造成恐慌

众所周知,中蜂易失王,许多养蜂者管理蜂群不到位,越冬前不检查,糊里糊涂进入越冬,外界气温在0℃以下时,失王后蜂群出现恐慌,会出现秩序乱、散团、蜜蜂进出巢门抖翅,造成越冬不安定,甚至整群死亡。

7.放蜂场所选择不当

许多养蜂者在放蜂场地选择、蜂群摆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蜂群摆放的公路边上,有的摆放在人、畜、禽容易出没的嘈杂地带,有的蜂场放在空旷无遮挡的河谷地带,还有蜂箱置于支架上,使弱小的蜜蜂处于寒风中,哪能禁得住寒风袭击,一个寒冬蜜蜂损失较大。许多蜂农不知蜜蜂对光线敏感,不了解蜜蜂具有趋光性,只考虑到自己方便,忽视了蜜蜂的存在。有的蜂农让蜂箱受阳光直接照射,巢门前无遮盖物,有的蜂农将蜂群置于强光源附近,越冬期间受光线刺激容易兴奋,骚动不安,有的甚至造成蜜蜂的飞出死亡,蜂群难以安静越冬,大大影响越冬效果。

二、做好越冬前准备工作是关键

对养蜂来说,“一年之季在于秋”,秋季是养蜂年的开始,如果秋季蜂群管理不到位,到了冬季,任何措施都难以改变已形成的局面,秋季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更是关系来年蜂群发展,甚至造成春衰,一年不会有好的收入,造成这种现象是无法弥补。秋季蜂群繁殖的数量和质量既是越冬的基础,更是下一年春季繁殖的基石,秋季管理是越冬成败的关键。那么秋季应抓住那些关键环节才能确保蜂群安全越冬呢,笔者认为从4个方面关键入手。

1.培育好适龄越冬蜂

蜂群秋季繁殖的适龄越冬蜂,是翌年繁殖开始的第一批哺育蜂,因此也是来年繁殖的开端,是下一年养蜂生产夺取高产的基础。适龄越冬蜂的培育,应抓住4个环节:一是优良蜂种和新蜂王。选用优良蜂种,充分利用新王精力充沛、产子涌的优势,保证巢内4~5张子脾,子脾全部出房越冬蜂数量足够;二是要有充足的蜜粉,保证营养供给。为了提高蜂王产卵积极性和蜂群的哺育力,可每晚进行奖励饲喂,确保培育越冬蜂营养充足,培育的越冬蜂体质健壮;三是足够的蜂数。4~5框足蜂,保持蜂多于脾,保温、哺育能力强。若秋季培育越冬蜂时,早晚温差大时可适当保温。四是把握好培育越冬蜂的时间,西北大部分地区9月上旬到10月中旬做好越冬蜂的培育工作。

2.留足优质越冬饲料

越冬饲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础,越冬饲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越冬成败,所以一定要优质、成熟、不结晶的好蜂蜜作为越冬饲料,越冬饲料的贮备应早动手,在秋季最后一个蜜源时要留足蜜脾,如有贮备蜜脾,最好将贮备蜜脾作为越冬饲料,可有效减轻蜂群的劳动强度,防止盗蜂的发生;如果饲料不够时,可在培育越冬蜂时补充饲喂,“霜降”节气前如越冬饲料不足,可快速补足,选用优质无污染的蜂蜜按5∶1 兑入洁净水,并加热到70℃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再饲喂蜜蜂;如果饲喂白糖,将白糖和水按2∶1的比例充分溶化,在培育越冬蜂时每晚饲喂。饲喂越冬饲料建议要用蜜脾,如果使用白糖也要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糖。随着越冬蜂的出房,利用群内老蜂酿造补足越冬饲料,越冬蜂培育完成10天之后不能再喂,确保适龄越冬蜂不能参与酿造工作。越冬饲料一定要优质充足,一般有3~5个满封盖蜜脾和多半蜜脾就足够越冬。

3.严防起盗,捕杀胡蜂

秋季管理时要格外仔细,修补好蜂箱缝隙,合并弱小群,保持蜂数密集,饲喂越冬饲料时,注意不要将蜜汁滴在箱外,饲喂应在傍晚或夜晚进行,要在天亮前吃完。适当缩小巢门,仅1~2只蜜蜂出入,保持蜂多于脾,检查蜂群针对性、目的性要强,快速敏捷,最好在早晚进行,避开蜜蜂活动时间。另外,对胡蜂加强防治,胡蜂是蜜蜂的重要敌害,特别是山区蜂场,常因胡蜂危害而遭受巨大损失。可以采取人工捕杀、巢穴毒杀、蜂笼诱捕等方法对秋季危害蜂群的胡蜂捕杀。

4.促王停产,休整蜂群

越冬蜂全部出房后,促进飞翔排泄,如果9月底10月初,迫使蜂王停产,保持蜂群安静,减少蜂王损失。蜂群排泄结束,调整蜂群基本均匀,抽出多余巢脾,10月20日后,确定越冬蜂群,弱群、无王群合并,西北地区越冬蜂群一定要在3足框以上,不足3足框的蜂群合并。要遮盖蜂箱,避免太阳光直射蜂箱,保持蜂群凉爽,放大蜂路,减少蜂群活动,保持安静,休整蜂群。

三、越冬蜂群的管理

西北地区的冬季来的早,去的晚,时间较长。除了高寒地区外,冬季一般不是十分严寒,中蜂养殖者一直采用室外越冬。

1.选择合适的越冬场所

越冬场所要求背风、干燥、卫生、安静、背光。最好是背阴放置,防止昼夜温差大,导致巢内温度频繁变化。要远离公路、停车场、有噪音的工厂、畜禽圈舍,防止振动、喧嚣干扰越冬蜂群,要远离河滩沟口,如果蜂群摆放在空旷地带,也应有围墙或篱笆将蜂群围起来,不让寒风直袭蜂箱。避免强光直射巢门,向阳放置的蜂群应采取遮阳措施,避免阳光直射箱壁和巢门,放蜂的地方要避免长期彻夜有路灯的地方,在自家庭院放置的晚上尽量不开灯或少开灯,平时可以用纸板、草帘遮掩巢门,减少强光刺激蜂群,减少蜂群骚动。

2.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晚秋太阳靠近南回归线,阳光辐射不如春季相同气温条件下强烈,蜜蜂外出容易冻僵,包装不宜过早,一般在11月中旬温度降到0℃以下开始加保温物。北方越冬蜂群,箱内只在副盖上盖5~6层吸水性良好的纸或覆布,并将纸或覆布折起一角,防止蜜蜂受闷。箱外包装可以20~30群为一组,也可以8~10群为一组或2群为一组。20~30群成排的大组包装有利于保温。10月下旬,蜂群已进入断子期,为了减少工蜂因大量活动而造成体力和饲料消耗,可用草帘遮盖蜂箱,减少巢内昼夜温差,等到“小雪”(11月下旬)前后开始进行箱外保温。可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也可以用土坯、秸秆、玉米秸等夹成圈,外面抹一层泥,蜂箱周围和两个蜂箱之间塞上草,但注意不要填得太多太实,上面再盖草帘(多数养蜂者只在箱底、箱后垫上草)。包装要用干草,它的保温性能好,如山草、稻草、麦秸、豆叶、树叶等。箱底垫草15~20cm(压紧),特别小的蜂群蜂箱周围塞草10~15cm。一般情况下蜂箱前壁(留出巢门)也用草帘包上。巢门前用土垫一个斜坡,把垫箱底的乱草压住,以防止刮风时乱草、树叶堵塞巢门。由于近2年来冬季时常出现暖冬,蜂群的保温不能保持一成不变,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增减,以保持蜂群内部适宜的越冬温度,防止蜂群散团和蜜蜂外出飞行活动。保温材料除上述之外,目前建筑用的保温板也是非常好的保温材料,蜂农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总之冬季保温应遵循“宁迟勿早,宁冷勿热”的原则。

3.箱外观察与管理

用木板或草片斜靠在巢门前,遮光控飞,若仍有蜜蜂飞出,可能是采水蜂或巢内过热,要扩大巢门,必要时撤去蜂箱上面部分保温物,加强巢内通风散热。

调节巢门是越冬蜂群管理的重要环节。巢门6~7mm高即可,以免老鼠钻进去危害。巢门宽度,弱群(双群同箱),留60~70mm,中等群(单箱)留80~90mm。蜂箱里面空间大,巢门可留小一点;空间小,巢门则留大一点。蜂群越冬期间,由于巢门小而发生问题的较多,因巢门偏大而发生问题的反而少,所以还是以“宁冷勿热”为佳。

在越冬期间,无特殊情况不能随便开箱检查蜂群,保持蜂群安静就可以,在箱外观察蜂群情况,判断巢内蜂群状态,耳朵贴近巢门口,或用听诊器放入巢门,轻轻敲打一下,可听到“唰”声音,很快消失,是正常现象。时常收听天气预报,注意大雪、寒流等特殊情况,根据气温调节巢门大小,调整遮挡物、保温物。越冬后期每隔20天左右在巢门口掏除死蜂,保证蜂群通风,如果发现蜜蜂口渴,用巢门喂水器适当喂水,防止外出寻水而冻死冻伤,注意防火、防鼠。几种箱内情况,可箱外观察来判断处理:

(1)失王:越冬期间,有时会发生失王现象。蜂群失王以后,晴暖天气的中午会有部分蜜蜂在巢门内外徘徊和抖翅。开箱检查,如果确是失王,与弱群合并。

(2)口渴:蜜蜂在越冬期间吃了不成熟或结晶的饲料,能引起“口渴”。蜜蜂口渴的表现是散团,巢门内外有一部分蜜蜂表现不安。用洁净的棉花或纸蘸水(水内不能加糖或蜜)放在巢门口试一下,如果蜜蜂吸水,则说明不安是由于口渴引起的。对于这样的蜂群,要及时用成熟的蜜脾,没有蜜脾可将蜂蜜(不加水或只加2%~3%的水)用文火煮开,灌脾,将箱内的蜜脾换出来。

蜜蜂口渴与失王表现的区别是:失王是个别群,口渴是多数群;失王群的蜜蜂抖翅不采水,口渴群的蜜蜂采水不抖翅。

(3)缺蜜:越冬后期,在一般蜂群很少活动的情况下,如果有的蜂群的蜜蜂不分好坏天气,不断地往外飞,则可能是箱内缺蜜。对于这样的蜂群要及时搬到室内检查,如果确是缺蜜,则加进蜜脾,抽出空脾,等蜜蜂全部上脾并结团之后再搬出去,依旧做好包装。

猜你喜欢
巢门中蜂蜂箱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悬崖上的蜂箱
黑布罩巢门防盗蜂效果好
中华蜜蜂
止盗妙招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管理
继箱开巢门好
无刺蜂蜂箱
早春一种有效防盗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