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清叶(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是指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主要包括品种改良、遗传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种质资源检验检测、疾病预防与治疗、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实施等。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实现畜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应充分尊重参与者的意愿,因地制宜,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
1.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整体发展迅速,但有些地区生产水平较低,规模养殖场中能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畜禽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标准化生产的比例偏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部分地区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未建立完善的畜牧技术推广制度,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没有标准的工作流程,职责划分不明确,未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工作开展缓慢或出现不良后果时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等情况发生,影响畜牧技术推广工作质量的提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和工作激励制度,畜牧技术推广成效不和工资、考核、职称晋级等挂钩,不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畜牧技术推广方案有待完善,难以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到实际中去,给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加大了难度。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现阶段,有些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队伍,人员编制的数量不能满足服务要求,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专业院校毕业人员、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推广专家等较少。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接受专业技术的能力较弱,知识结构陈旧,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技术培训,知识更新慢,对自身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服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不够,在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畜牧技术推广的要求和需要,很难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了畜牧技术推广的成效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
3.推广资金短缺。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服务型工作,现阶段部分地区各级财政用于支持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不足,科技培训开展频次少,延缓了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基层工作条件落后的地方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先进的养殖技术难以传输和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没有专项财务预算,工作经费不足,不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和补贴,影响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资金短缺,对畜牧产业基地建设、示范户建设、项目实施等扶持力度不够,无法保障高新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影响了示范带动效果,难以有效解决畜牧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制度。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根据当地养殖量和工作任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合法规范聘用。量化工作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完善绩效考评和工作激励制度,提高时效性。科学制定推广项目的决策和指导方案,完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程序,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能够及时反馈推广过程中发现的不足、问题、需要、市场导向和成果等。逐步改进推广方式,将抽象的技术转化为简单的讲演、录像、实验,让养殖户听懂、看会、能实践。
2.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一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丰富专业知识,掌握关键技能,进一步明确自身工作的具体内容,对推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要注重人才引进,通过编制、薪酬、福利等方式吸引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推广示范能力的技术骨干,打造一支懂业务、能实践、会沟通的技术人才队伍。
3.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社会应重视畜牧技术推广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扩大畜牧养殖技术的覆盖面,合理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使其工作中积极进取,提高推广效率。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办公条件。为参与技术推广的养殖业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