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鹏举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再创新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凸现出来,如专业对口率低、工作满意度低、起薪低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三教改革”,其中“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是改革的成果之一,与传统实习相比,它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双方共同开发教材、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最终共享人才资源[1]。这种新教学模式解决了实习内容、地点和时间固定的问题,解决了实习和就业衔接不紧密的问题,是职业院校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实习和就业是分开的,学生实习结束后离开实习单位重新找工作,部分学生因工作没有落实不能安心在实习单位实习;还有部分学生虽已落实工作单位,但因急于到单位报到上班,并不重视实习,甚至中途离岗,管理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实习质量和就业率严重下降[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学生就业方向,才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将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作为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质考核与培训的重要阶段。企业可以聘用实习期表现优异的人才为正式员工,既能节约人才培养资本,又能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培训问题,还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取得高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良好效果,实现企业与学生个人的长久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差、满意度低等问题,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工程系“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为例,探讨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为提高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在高职院校“2.5+0.5”培养模式中,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0.5年,由于实习教学场地不在学校,使这项教学工作复杂化,且效率不高[3]。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基于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主推的教育方式之一,高校与企业互动不频繁、合作流于形式是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形式过于简单。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工程系为例,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学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企业给学生赞助一定的生活费,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机会到企业学习参观,合作形式只停留在短期的顶岗实习。对企业而言,一方面,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学生并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和企业缺人的尴尬局面,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就业一体化成为空谈;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适用于实习生的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实习考核制度等能够强化实习效果的政策性内容,学校指导老师与校企之间缺乏沟通对接,学生实习状态信息没有做到互通共享。
高校实习企业分布各地,相同专业的学生在多家企业顶岗实习,而负责顶岗实习的老师较少或没有,师生比例不合理。然而,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工资待遇、技术交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老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动态,更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学校除了帮助学生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保障学生权益的措施[4]。总之,管理浮于表面的校企合作对学生实习管理不够精细、全面。心理与专业教育层面缺乏应有的关注,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快速培养。
高校在学生实习前需要为实习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教师对校企合作实习管理过程不够重视,认为实习期的教育管理是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忽略其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即便有些院校已经成立了实习就业指导小组,但由于组内教师分工不明确,实习就业指导小组没有发挥好指导作用,对整个实习阶段学生行为的整体把握、学生在企业的生活与工作动态等情况了解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实习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形成监管力度不足,没有将人才培养监管职责落到实处;二是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实习指导、心理问题咨询、思想管理等跟踪性教学服务,不利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形成合格的就业能力。
基于传统校企合作中顶岗实习存在的困境及问题,本研究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畜牧兽医专业特色的“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应积极落实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策略,增强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学生提前适应就业环境;构建并完善实习就业一体化、学生精细化实习管理体系;构建校企协同的“双导师”指导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5],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实习期的安全责任。
首先,准确了解企业需求。院系领导和老师必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要求,领导才能把握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教师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6]。其次,准确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务必了解清楚,例如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必须掌握四大养殖(牛、羊、猪和鸡)的基本专业技能,并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及社交能力等基本素质,发现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怎样的差距,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弥补等。最后,确定最终目标——就业。理论教学和实习围绕就业这一最终目标展开,学生专业素质和思维能力依靠扎实的理论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来提高[6]。在优选的企业实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提高实习安全系数,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是加强建设实习就业基地群。结合往年相关就业数据,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企业一线,对畜牧兽医相关职业岗位具体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从企业信用、资质、规模以及岗位需求等诸多方面对养殖企业、饲料销售企业进行审查筛选[7],加强与入选企业的合作。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市场调研数据,构建新基地[7],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老基地。
二是合理制定实习就业基地相关制度。校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必须明确高职院校和实习基地的具体职责[8]。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学生意愿,实施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岗位。组织实习单位、学生和学校针对实习就业签订安全协议书、顶岗实习协议书,并告知家长。在此基础上,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对实习效果进行实时监管。
三是建立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学校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应强化对毕业生以及各就业企业的跟踪调研,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9]。
2.3.1 落实校企互嵌式人才培养策略 校企双方以追求优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就业现状为目标,彼此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稳固的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3.1.1 校企双方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校企双方只有从根本上具有深入合作的意愿、达成合作协议,才能更好地指引实习就业一体化深度融合事业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背景下,校企合作要实现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利益的统一,校企双方就合作协议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充分认知彼此合作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实现宏观育人目标。
2.3.1.2 做好实习就业前期教育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行“2+0.5+0.5”的培养模式。实习就业前期教育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一般在入校第一年,此时学院邀请合作企业进课堂,给学生创造与企业互动的机会。二是知识与实践结合阶段,一般在入校第二年。此阶段企业指派优秀员工到学校进行专业技能授课,实现教学内容、管理、考核三者互相渗透。不仅如此,企业也会邀请高校教师进企业上课,将课堂理论教学尝试应用在企业生产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自信的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
2.3.1.3 通过“以赛促教”加深校企合作程度。职业技能大赛是激发学生专业潜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公平性场所。高校与企业联合向学生提供场地、物资、师资等帮助,让学生在熟悉试验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生产实践技巧,应对技能大赛难题。学生技能大赛最终促进院校与企业教学效果的优化。
2.3.2 促进校园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顶岗实习企业地点大多在郊区,环境较为艰苦,并且企业对防疫要求严格。学生刚进入实习环境均表现出强烈的不适,为使学生提前适应实习就业环境,有必要促进校园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校园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内涵。
2.3.3 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学生管理体系 本研究结合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工程系实习就业管理实践,制定以下学生管理体系,旨在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与安全。
2.3.3.1 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传统实习的弊端是学生进入企业后不受学校监管、遇到安全事故企业推脱责任。因此,本研究从保障学生权益出发,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实习安全责任书、家长知情同意书等文件材料,通过法律保障学生、学校和合作企业三方的平等权益,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动态监管实习过程。
2.3.3.2 组建信息化实习管理平台。学生实习管理云平台是工学云实习就业服务平台,学校指导老师可以用电脑登录,查看学生签到率、出勤率等数据;学生、企业导师和其他管理者通过登录蘑菇钉App个人账号即可发布和查询相关实习信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之间信息共享。工学云实习就业服务平台具有实时定位、信息传递、任务发布及查询、实习进程管理、学习资源共享、考核成绩记录等实用性功能,满足了校企合作模式中三方深入了解、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
“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教学方式,有助于深化企业院校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对职业人才的指导作用。本文对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校企合作“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阐述“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的要求、研究内容、构建措施,探索了实习就业深度融合路径,力争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经过实践探究得知,“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长久性的能力培养计划,利于人才职业道德及严谨工作作风的形成;对企业而言,能够在节约人力资源培养成本的情况下,定向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解决企业高标准用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