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张 涛
(四川省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 西昌 615042)
牛疥癣病又叫牛螨病、疥疮病,是由疥螨或痒螨寄生于牛体表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其中疥螨先从牛毛较短且皮肤较软的部位开始发生,如颈部、面部等,之后会逐渐扩散至四周;而痒螨先是从牛毛稠密且温度适合的部分开始发生。该病可以通过与病畜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畜污染过的圈舍、食槽等用具而间接感染。饲养人员的双手和衣物也能传播病原[1]。
牛疥癣病开始发生于面部、背部、颈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严重时遍及全身。牛疥癣发病部位呈不规则小凸斑块,表面灰白色,剧痒,患畜不断在围墙、栏栓、食槽等处摩擦,后期有结痂,被毛脱落,皮肤变厚、粗糙,出现皱褶或龟裂,并覆盖有糠皮样鳞屑[2]。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中草药和西药,当前对该疾病的治疗侧重于中西药结合治疗[3],方法有皮下注射、局部涂抹或喷洒及口服。
2020年10月,一头怀孕6个月的母牛,在其颈部皮肤处有大小不一的结节、丘疹,有少部分被毛脱
落,皮肤出现瘙痒,时不时摩擦颈部。但该牛精神、食欲正常,未出现发烧等其它临床症状。
在患病牛感染虫体部位用消毒过的外科刀刮取皮屑组织,直到皮肤略有出血。刮下的皮屑组织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皮屑充分溶解,取适量沉淀物进行涂片,放在100倍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可见虫体呈圆状,腹面扁平,背面隆起,大小为0.2~0.5 mm,虫体生有铁蹄形的咀嚼式口器,共有四对粗短的足,且从背面观察发现后两对足没有突出于体缘圆形、前后各有两对脚的虫体,根据形态确定是疥螨,由此确诊为疥癣病。也可将刮取物放在拨片上,滴加适量煤油[4],但最好用石蜡油滴加,放置显微镜下检查可确诊。据报道也可用铝制盒饭垫白纸加热法肉眼检查活虫体[5],但这种方法容易看到痒螨,疥螨不容易用肉眼观察到。
根据临床症状,询问畜主驱虫用药情况,观察母牛圈舍环境卫生,初步诊断为疥癣。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确诊该母牛患有疥癣病。该病易与湿疹和虱病混淆。湿疹痒觉不明显,皮屑内无螨虫,无传染性;虱病引起的脱毛皮肤不增厚,无皱褶,在患部可发现虱。
首先将母牛隔离,对其体表进行清洁,并将圈舍、围栏用20%石灰乳进行喷洒消毒。用恒通犇羴动保生产的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含量0.210 g,芬苯达唑0.2 g+伊维菌素10 mg)10片口服。因母牛发病发现早,临床症状不严重,服药1次后,患病母牛痊愈,继续观察母牛20 d未见复发。用药未引起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早产,这种治疗方法较为安全,但该药在妊娠期前45 d慎用。如果患病牛症状较严重,可采用内服外敷的治疗方式,选用狼毒500 g、硫磺100 g和白胡椒50 g放在一起碾成细末,取30 g细末与700 g植物油混匀,再每天涂擦患病部位[6],口服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据报道擦疥散对疥癣病的治疗也有效[7],除此之外,也可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8],还可以用中草药来治疗牛疥癣病[9]。
牛疥癣病各地均有发生,不论年龄大小均有感染,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最易发生。该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体表寄生虫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尽管牛患病后不会马上死亡,但其机体消耗大量营养,影响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也会因为极度消瘦、抵抗力下降,衰竭而死亡。
本临床病例治疗结果说明用芬苯达唑伊维菌素片治疗牛疥癣病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经济安全,也未见复发,便于养殖户使用,可推广借鉴。在治疗过程中,要将患病牛隔离,以防传染给其它牛只,对没有痊愈的牛继续治疗直至痊愈。同时,保持圈舍干燥、通风。
本文中提到的母牛位于四川凉山州,该地区饲养的牛品种主要是凉山黄牛、德昌水牛、牦牛,少部分为杂交牛和奶牛[10]。患病母牛位于凉山二半山区,该区牛饲养以放牧、半放牧为主,圈舍以封闭式为主,养殖户对疾病预防、治疗不清楚,没有隔离消毒意识,特别在雨季、寒冷季节,圈舍湿度大、通风差,牛群易滋生体内、外寄生虫,所以建议养殖场(户)始终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春秋两季选用广谱驱寄生虫药定期驱虫,畜群不要过于密集,做好圈舍环境卫生,定期对栏杆、饲槽等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勤处理粪便,同时要经常对牛群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发痒、掉毛情况,早发现早治疗。还可在疾病流行高发期进行驱虫,提高该病的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