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诗东
(兰陵县博物馆,山东 临沂 277700)
文物作为一种关键的历史遗留艺术,是历史与社会科学和价值并存的存在,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的精华,承载着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同时,也彰显着国家特色。近几年,文物正在逐渐走入大众,吸引着大众的眼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文物的真假却很难辨,故而在应用文物之前,鉴定文物真假是十分重要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物会发生各种变化,无法保持最初的形态。很多文物由于氧化、变形等与最初的外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而无法准确鉴别文物的年代,也无法了解产生的生产形态和历史背景。但是通过对文物的鉴定和鉴赏,可以通过3D仿真技术等对文物进行深入分析,破除各种鉴定的阻碍和困难。在进行文物鉴定和鉴赏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排除内心的杂念,专注文物本身,故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感知能力,同时,也会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进行文物鉴定工作之前需要对混杂的文物进行分类,方便在实际中进行保管和研究。文物的具体分类通常与文物定义相互关联,比如兰陵县博物馆精品馆藏文物明董其昌书兰亭序手卷便有特殊的定义,与此特征相符合的两种文物便可归集为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属性。故而我们定义书法画作品就应该为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神采意味几方面相互融合,点画线条和空间结构是形式的体现,神采意味是内在透露出的气质。再比如东汉永元二年铜洗,器高21.4厘米,上口径43.5厘米,国家二级文物[1]。1980年10月卞庄街道办事处柞城故城东南角窖藏出土。宽口沿外敞,两兽形铺首。胸部饰凸弦纹四道,内底部铸铭文“永元二年堂狼造”,即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这一文物的定义主要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不具备吸水性的制品。所以在开展文物鉴定工作的过程中,碰到类别文物便可将其归属到这一类文物中,比如东汉“缪公”壶,也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不具备吸水性的制品,其外观表现为壶器高39.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4厘米,圈足径25厘米,壶口微侈,方唇,束颈,鼓腹,肩部饰两对称兽形铺首,圈足下半部饰两组纹饰,一组为二龙对戏,一组为一人持矛刺凤。总之,采用定义进行文物划分是认识文物、鉴定文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换句话说,鉴定文物的过程中就是从某一方面对文物进行重新认识。
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比较的方法,又被称为类比。这是因为文物之间虽然有不同,但是还需要从不同中查找相同的地方。利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可以根据两种不同文物在某些方面上的相似点找出这两种文物特征相似的结论。比如很多文物中的纹饰、墨迹以及造型等各方面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地方。一般做法可以根据标准特点,确定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20个世纪60年代,曾经将曹雪芹的画像进行对比鉴定,这场真伪文物的论战轰动一时,也备受各界人士关注。徐邦达曾说过当他看到赝品画像时觉得与乾隆年代的书写特点截然不同,便推断这些文字并非清朝留下,故而对这幅作品产生真伪怀疑。由此表明,通过与同一时期的文物做对比,便可知晓文物是否是真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文物外在表现形式的方法,对文物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在分析和鉴赏东汉元和四年铜壶的时候,可以先观察其外在特征。器高36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5厘米,圈足径21.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1980年10月兰陵县卞庄街道办事处柞城故城东南角窖藏出土。该铜壶圈足外刻有铭文三格各二行,共40字:“元和四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人得之,致二千万;田家得之,千厨万仓。”元和为东汉章帝年号,四年为公元87年,当年7月改元章和[2]。由此,我们可以将其归为铜器一类,在后面的辨识以及鉴赏工作中可以与同类别的文物进行对比,进而提高鉴定结果。
辨识也是鉴定文物真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拥有丰富调查经验和基础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实际考察,考证以及采用科学验证的方法,根据鉴别对象的规律,进行详细考察。在理论的辅助下,文物工作者会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端倪。例如曾经有一件署名为谢灵运的古代墨宝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案件,这件祖品的真伪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争论,且双方各执一词。故而需要对该文物进行彻底的鉴定。一般而言,文物鉴定的宗旨在于辨真伪、断代以及评价。辨别文物的真伪是确保文物流传千古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而只有明晰了文物所处的年代,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辨别,才有可能研究文物,进而揭示其中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历史价值等。在上述提到的那件文物辨别过程中,可以借助一首诗,即“北阙览玄水”,玄在古代借指黑色,而绛则指红色,南为红云而北为黑水,两两之前都是相互对应的。宋真宗曾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玄朗”,所以当时天下无论在何时都需要忌讳这两个字,而在上述提到的诗中,由丹水代替了玄水,分明是应了避讳之意。所以便猜测这幅作品的年限不会超过宋朝年间。启功先生正是借助诗词与当时习俗辨别了这件文物的真伪。再比如在鉴定东汉“豫让刺赵襄子”画像石的过程中,也可参考《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这幅作品正是对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的详细描述,减地平面高浮雕,兰陵县兰陵镇驻地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石纵45厘米,横290厘米;画面纵40厘米,横263厘米。画面中刻两孔桥一座,桥上有勾栏、望柱。桥下左洞内豫让正与好友青开私语,右洞刻三鱼。桥左一亭,亭长躬身捧盾出迎,桥左上一斧车前导,桥上和桥左行进四辆车、三导骑,桥右五从骑并列执旄,右上三骑作飞奔状,右下三马架主车华盖骖乘,桥上前后为赵襄子的车马行列。所以便可推测这幅作品的完成时间不会超过故事发生具体时间[3]。总之,通过对文物的辨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别文物的真伪,去粗取精,将赝品单独分类保管,而将真品流传下去,传递中华文化和精神。
对文物的鉴赏主要表现为人们对精神世界的美德追求,其中包括想象、情感以及理解等心理功能,最终会将鉴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感悟转换为评价。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文物鉴定者在观赏文物时常常会先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鉴赏,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内心的满足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对文物的外在形式鉴定。文物鉴定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使鉴定者感受到心情上的愉悦和满足。这主要是因为鉴赏的主要目的在于求知。通过鉴赏,文物工作者可以深入理解平时参悟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业务的角度来说,一般人们进行文物鉴赏有以下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希望更新自己对文物知识的认知,以全新知识取代传统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文物鉴定的技巧和手段为人们开发出更多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宝贵文物,向世人揭示更多的文物价值,带领世人不断了解文物知识和中华文化历史价值。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需要文物工作者充分利用自己平时所学理论知识,对文物的真伪以及档次价值做出判断。文物工作者大多很享受这一过程,因为文物鉴定过程与智力竞赛相似,能够在此过程中真实检测自身鉴定文物的水平。鉴定文物真伪,确定文物价值和档次从表面上看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实际其包含了复杂的社会性。再加上人们发表的观点中包含众多主观因素,故而需要足够客观的观点进行矫正,这便需要借助社会上众多专业人士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诸多鉴赏家会对某一件文物的鉴定结果达成共识的原因。虽然不同的文物鉴赏者对同一文物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他们提出的所有观点也都是在共识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绝对的共识、相对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在文物鉴定工作中强调“求同存异”。启功先生认为,文物鉴赏存在模糊度,也就意味着每一次鉴定的结果没有绝对准确和正确的,都需要辩证的看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模糊思维具有丰富的内涵,存在多层次的机制,这也为文物工作者提供了机敏的随机反应能力。在进行文物鉴定的过程中,文物工作者既可以通过零碎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还可以利用形象思维,根据文物的外在表现做出初步判断。但是在文物鉴赏中,形象思维只是主要特征,一般鉴赏过程都不可采用定量分析来对其定性,而只是在模糊的界限内寻找最贴切的答案和结论。但是在文物鉴赏中的模糊地带,是指判断文物真伪过程中的模糊地带,例如:我们在对青铜器进行鉴赏的时候,通常会说其纹饰烦琐或者造型雄伟,在说明瓷器特点的时候大多采用玲珑剔透来表示,书画作品大多采用飘逸潇洒,故而在这些表达的词汇中,我们便可感受到文物本身的特点和其包含的历史价值。文物鉴赏可以帮助鉴赏者修养身心,提高精神境界。明代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述鉴赏文物,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文物鉴赏过程论述为养生之道,现在看来,也并非没有道理。
文物中蕴含着中华儿女千百年的智慧,凝聚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同样包含了丰富了政治、经济、科学与社会价值。本文主要通过详细的描述鉴定流程和鉴赏,来表达文物鉴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也是促使正品文物源远流长的关键之举。总之,在文物鉴定和鉴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和观念来欣赏、鉴定和保护文物,以此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继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