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英,张爱丽
(1.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张家川 741500;2.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胡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张家川 7415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已纳入国家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牛羊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的频繁流动,20世纪90年代基本达到净化水平的布鲁氏菌病,不论是在人间还是畜间发病情况均呈现持续上升势头[1],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也严重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为了全面了解人畜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现状,科学判断布病流行趋势,有效控制布病的发生和蔓延,本文对张家川县牛羊布病感染人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人畜防控布病的措施。
调查针对张家川县农村牛羊养殖场(合作社、大户)饲养人员、基层畜牧兽医从业人员、乡村畜牧兽医管理人员、乡村兽医防疫员、家畜改良员、屠宰人员及与接触畜产品的其他重点人群,年龄15~65岁,随机调查人数980人。调查过程中走访了经医学部门确诊的布病现患者12名,进行了疫情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
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张家川县养殖农户和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等对畜间布病防控知识的普及程度,落实自我保护行为干预的意识与能力。走访布病患者,了解对布病流行地域、牲畜种类、感染强度、人间发病情况、消毒灭源、疫情排查、综合防控等情况的认识。问卷内容分为2部分,畜间防控知识包括对牛羊布病病原、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和防控措施等的认知程度;人间行为干预包括对畜间布病传播人的途径、高险人群范围、人患布病症状表现、预防治疗方法等。
结合春秋季动物防疫,进行实地走访,将统一制作的调查问卷表随机发放给每一个调查对象,认真指导如实填写,细致了解调查对象对布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程度,对张家川县人畜布病流行情况进行掌握和认识,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数据归纳分析。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80份。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665人,占67.86%;女性315人,占32.14%。从年龄构成来看,25岁以下83人,占8.47%;25~40岁369人,占37.65%;40~60岁350人,占35.71%;60岁以上178人,占18.16%。从文化程度构成来看,中专文化程度以上53人,占5.41%;高中文化程度557人,占56.84%;初中文化程度324人,占33.06%;小学文化程度46人,占4.69%。从职业分布构成来看,畜牧兽医管理人员46人,占4.69%;基层相关从业者165人,占16.84%;牛羊养殖场(合作社、大户)饲养人员509人,占51.94%;村民群众260人,占26.53%。
对问卷涉及的8项有关畜间布病防控知识的普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群众对布病防控知识宣传的知晓率最高,为92.04%,对牛羊布病的总体知晓率次之,为82.25%,但对牛羊发生布病的具体表现、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牛羊产仔接生时应采取的消毒防护措施的了解不深入,知晓率分别为66.94%、62.04%和65.00%。对周边养殖场(户)开展消毒畜灭源、主动配合进行产地检疫有一定的认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00%和75.00%。82.91%的牛羊养殖场(户)并不清楚本地畜间布病的感染和防控情况。
问卷对涉及人间布病防控行为干预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82.12%的受访人员基本了解畜间布病传播给人的主要途径,86.02%的受访人员知晓在怀疑自己感染布病后应采取治疗措施,但对哪些人是感染布病的高险人群、人患布病会出现什么症状和本区域内是否有人感染布病不甚了解,知晓率分别为50.92%、65.00%和31.02%。养殖场(户)普遍对母畜流产物及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的认识不足,能够进行有效处理的养殖人员知晓率仅为60.90%。
张家川县牛羊养殖场(合作社、大户)饲养人员、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兽医防疫员、家畜改良员、屠宰人员及畜产品经营者对人畜共患布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为82.25%,但理解掌握程度不具体、不深入和不细致,尤其是对“牛羊发生布病有哪些主要表现?”“您所在地畜间布病防控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您若进行牛羊产仔接生时采取消毒防护措施吗?”等方面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理解,知晓率为62.04%~66.94%。今后需加大宣传和培训。一是增强布病宣传的针对性。划定牛羊种畜场、养殖场(合作社、大户)、专业村、牲畜交易市场、牛羊改良点、兽医诊疗所等为重点区域;以畜牧兽医管理人员、基层相关从业者、牛羊养殖场(合作社、大户)饲养人员、牛羊养殖基地村民等为重点培训对象[2],落实具体防控措施,提高其布病防控意识。二是扩大布病宣传的广泛性。通过新闻媒介、乡村组织阵地宣传栏、畜牧兽医人员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布病防控要点,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三是丰富布病培训的知识性,科学制定符合张家川县布病流行特点的培训要点,细化在牛羊养殖中预防布病的实用性操作要求,提升防控质量。四是增强布病防控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加大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监测力度,及时扑杀淘汰检测阳性畜,力争达到稳定控制区和净化区标准。
张家川县受访人员中82.12%的人基本了解畜间布病传播给人的主要途径,86.02%的人知晓布病的确诊和治疗措施。说明近年来人畜布病出现高发状态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畜牧行业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但养殖户中有39.10%的人不知道(占12.18%)或不太清楚(占26.92%)对母畜流产物及对环境的污染如何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有49.08%的人不知道(占38.06%)或不太清楚(11.02%)哪些人是感染布病的高险人群,人患布病会出现什么症状;对区域内人畜布病感染更是知之甚少,知晓率仅为31.02%。因此,加大人间布病防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刻不容缓。一是帮助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充分认识人间布病是特定人群特定行为导致的特定结果,属于生活习惯与行为疾病范畴,改变不良行为、避免危险因素,是预防布病感染人的治本之策。二是找准行为干预的核心与焦点,特定人群与布病感染相关生活习惯与行为包括购进牲畜不检疫,饲养牲畜不监测,发现牲畜感染布病不及时淘汰和扑杀,经常出入牲畜及畜产品贩卖、屠宰、加工等流通领域不注重自我保护,接触羊羔、胎盘、病死家畜(动物)及其皮张等不进行清洁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目前未见布病人传人的证据[2],阻断畜间布病传染人间是控制人间布病的根本措施。三是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适时适度对特定人群进行布病筛查,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做到应检尽检、应治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