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辽宁 大连 116000)
子路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在《论语》中,子路共出现了41次,可见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子路最初是一个十分鲁莽、粗犷的“小霸王”,在孔子的教导下,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知礼明义的君子。世人称赞其“临危缨结,虽醢其芳。”[1]本文将简单谈谈在《论语》中,有关子路的性格特点以及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关系。
在《论语》中,有很多孔子称赞子路“勇”的句子。比如在《雍也篇第六》中,孔子称赞子由“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2];在《为政篇第二》中,孔子虽然是“讽刺”了子路过于勇猛,不能裁度事理而适于礼义,但是也从反面肯定了子路的“勇”。也正是因为子路在“勇”这一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因此孔子认为子路有处理政事的能力。孔子认为,只要一个人在一个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那么他就有做官从政的能力。作为一个“勇士”的子路,显然也是有做好一个将领的能力的,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在《论语》中,子路还是一个十分仁义的形象。《雍也篇第六》中,也体现了子路的豪侠轻财,仁义好施在刚拜孔子为师时,子路确实是一个不知礼义为何物的愣头青,但是渐渐地子路也有了许多改变。同时,子路也十分的重义守诺。虽然曾经是一个粗莽的人,但是子路心中仍有仁义的存在。子路或许就是像鲁智深那样的人,心有猛虎却仍能细嗅蔷薇。或许当年18岁的子路和27岁的孔子相见时,孔子见到的子路也正是他心中另一个自己。孔子是精神上的勇士,子路则是肉体上的勇者。
《论语》中,有很多孔子对子路德行的描写,也有对子路过于勇莽而不知中和的批驳。由于子路实在是太勇猛,《论语》中还有不少句子是在批驳子路的这种莽撞、不知进退。在《泰伯篇第八》中,孔子就指出:只有能够意识到危险的人,才能够结交。在《公冶长篇第五》中,子路因为孔子的一句“跟随我的人,不是子路还会有谁呢”高兴了半天,没想到后面还有一句“但太勇敢了,没什么可取的”;后来子路也确实是因为坚守冠礼而被人杀死。
子路的直率使他有时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做好了表面便觉沾沾自喜,这也是孔子屡屡痛斥他的原因之一。子路让子羔做费邑的宰官,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便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费邑的治理与子羔的能力并不相配,因此又遭到了孔子的训斥。在这一节里,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最为冷酷无情,孔子生气不仅是因为子路的狡辩,更是因为子路弄错了道之根本。“道之本在于修身,而后及于治人,读而知之,然后能行,何可以不读书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为学,失先后本末之序矣。”[3]在这里,孔子既忧心子羔的错误,又担心子路会从此“为政以学”,因此才会如此严厉地苛责。
和每个老师一样,孔子对子路也有很多的期许。针对子路的缺点与不足,孔子也给出了很多建议。最耳熟能详的大约就是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了。这是给子路的建议,也说明了子路有时可能会由于自己的骄傲自满,而强说知之。因此,孔子希望他能够做到坦诚不欺瞒,最重要的是不能自己糊弄自己。同时,在《宪问篇十四》中,孔子也要求子路做到不期瞒,不阴奉阳违,面对君主,自己的这种直率更要用在正当的地方。像这种还有《子路篇》的“无倦”,希望子路在处理政事使能够起到领头做表率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因为子路骨子有直率鲁莽的一面,因此在面对事情时可能往往会“新官上任三把火”,热情过了也就不再坚持下去了,因此孔子希望子路能够坚持。
在对子路的教育中,“仁”的教育也是最为重要的。在《宪问篇第十四》中,针对“管仲不死”的问题,孔子指出这种为百姓利益而活才是真正的仁德;长久地处在贫困境遇之中,而不往平生所学的修身之教,这样的行为也只有仁者能够做到。在《阳货篇第十七》中,孔子在与子路谈论“佛肸召”的问题上,也说明了“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的仁德。这也体现了子路在孔子不断地教导下思想的进步。
同时,由于子路直率的性格,孔子也十分担心子路与其他人的关系问题。在《子路篇第十三》中,孔子借“士”的问题指出了朋友之间应当彼此批评,兄弟之间应当和睦相处的观点同时,孔子也要求子路不断“修己”,不断约束反思自我,这样才能够成为君子。
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子路与孔子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大,同时,孔子与子路在性格的“勇”这一方面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由于子路直率的性格,因此二者之间的谈话有时就是超越了彼此之间的师生地位的,这也让我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孔子。
孔子在要去间南子的时候,子路不高兴,孔子跳着脚起誓,怕直率的子路不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时候,子路也没有回答,表示对孔子的一种尊敬。同时,也正是由于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关系甚笃,才能说出“不得其死然”这样的话来。
子路被称为“孔门十哲”之一,不仅是因为他的学问、德行的高深,更是自身人格魅力的结果。孔子曾对子路言“六言六弊”,希望子路能够改正自身,子路最后也真正做到了,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作为孔子极为钟爱的弟子之一,子路也陪伴了孔子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这也是《论语》中关于子路与孔子之间较多的原因。子路的直率坦荡、孝亲敬长,现如今或许也没有几个人能够企及,但是子路身上的豁达、英勇、慷慨、重诺、仁义,永远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