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策略

2021-03-27 16:53董燕青
中文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董燕青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高校独特的使命担当。资助育人的目的在于帮助那些家境困难的学生成长成才,也能拥有公平教育的机会。2017年,教育部明确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中,强调建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为高校资助工作赋予了更深邃的育人价值。通过物质帮助“解困”,能力拓展“成才”,道德融入、精神激励做到“育人”和“回馈”,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推动教育在我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资助育人情况

调查对象涵盖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调查方式采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的资助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贫困生大学期间的经济负担,但是资助育人功能有待提升。分析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当前的资助工作存在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不对称,普遍存在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精神没有脱贫,部分得到资助的贫困生旷课、考试作弊、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现有资助模式容易助长贫困生等靠要思想,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功能完成后,资助的育人功能没有发挥或没有持续,让部分学生把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当作理所当然,一旦碰到困难,不是自己去努力改变,而是坐等各种援助,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帮扶,甚至引发抱怨等情绪。三是贫困生面临心理困境问题突出,部分贫困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经常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厌世;部分贫困生自卑心理强而又过度自尊,矛盾心理驱使自我封闭;部分贫困生敏感多疑又处事偏执,造成人际交往紧张,各种心理困境亟须正确引导。四是对贫困生帮扶模式需丰富和创新, 目前主要的帮扶模式是经济资助和提供勤工助学岗,而学生期待的就业帮扶、职业能力指导,以及根据贫困生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帮扶都非常有限。

三、原因分析

在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普遍对当前资助体系的物质资助功能是满意的,而育人功能则相对薄弱,笔者认为具体原因如下。

1.对助困认识比较狭隘,对于助困既要扶智也要扶志缺乏充分的认识,普遍把经济援助,物质帮扶作为助困的主要内容,而忽视资助政策本身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助困和育人脱节情况明显,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受助学生虽然物质脱贫了,但精神却没有脱贫,不知感恩,诚信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

2.资助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当前很多高校资助工作没有设立专门资助专干,而是由辅导员兼任,资助专业化水平不高,一方面,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繁杂,无法去充分发掘资助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很多兼任资助工作的辅导员没有经过资助工作专业化培养,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对国家资助政策把握了解不透彻,资助工作仅停留在物质资助层面,即使意识到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重要性,往往也力不从心,精神资助方式单一,成效甚微。

3.助困教育方式有待创新,高校资助育人中,贫困生多被认定为受教育对象,经常仅仅把他们看作管理对象,而忽视了他们的主体位置[1]。故此,贫困生一旦出现旷课违纪,诚信缺失,心理危机等问题时。往往采取灌输式教育,填鸭式说教。教育引导方式单薄,无法充分调动贫困生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资助只是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4.勤工助学岗位有待拓展。在资助育人中,勤工助学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可帮助培养学生们自立自强的精神,通过双手创造财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但在多种原因影响下。高校和社会联动提供助学岗位难度较大,多数岗位设立在校内,以劳动服务型工作如办公室助理、图书管理、保洁等,很难和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在素质和能力提升上起到的作用有限。而且不同于普通学生,接受资助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本来教育资源就相对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不多,较容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5.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关注不足。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往往让他们承担较大的心理、经济、学业压力。在长期的压力下,学生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在情感上较一般学生更敏感。就目前来看,不少高校多更注重在物资上的帮助,却没有对贫困生进行跟踪、走访,没有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一些高校虽然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往往更注重学术上的研究,却忽略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心理帮助,在心理援助上缺乏针对性。

四、对策

针对助困与育人脱节,资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对策。

1.优化育人环境

一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谈话、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贫困生的“心理韧性”,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意识,鼓励他们发奋图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发掘榜样形成激励效应开展奖助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励志先锋人物评选、资助育人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资助育人浓厚氛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发掘身边榜样形成激励效应。三是注重思想引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关注和尊重,充分掌握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摒弃灌输性教育,循序渐进地开展主题教育,营造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以此潜移默化地从精神层面感染影响学生心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责任,化消极被动接受感恩教育为积极主动践行。通过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入学教育、校规校纪学习为契机,通过诚信案例分析、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地进行教育引导。将诚信教育纳入优秀班团组织建设内容,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确定困难学生名额时,应对写了申请的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与当地社区联系并全面了解情况,组织投票流程,将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化,做到对真正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以弄虚作假获得资助的非贫困生,一旦发现将取消评比资格并进行通报,记录进诚信档案,通过此举警告以谋求蒙混过关的学生。

2.提升育人能力,加强助困育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认清职业使命,通过资助工作专项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资助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让资助工作者认识到践行使命担当,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解决资助发展难题的紧迫性。二是组织研讨,定期举行资助工作经典案例分享会等,创新奖助宣传思路和宣传方式,拓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奖助宣传,结合开展的资助工作,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召开班会、党员教师联系宿舍、团日活动等方式进行奖助政策解读,利用校内网站、微博、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广泛宣传。每个班级培养一名奖助大使,讲好奖助政策,普及奖助知识,随时随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进行资助管理系统建设,连接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平台,做到数据共享,不但能高效采集学生自主信息,还能使这类信息被政府部门调用备查,促进资助育人的精准化。贫困生可在平台上提出资助申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帮扶。同时,引入资助育人反馈机制,对贫困生受资助前后变化进行反馈和评价,建立包括奖学金、入党、比赛获奖、升学就业等信息在内的效果数据库,让高校更好地了解资助育人成效,为下一步资助育人制度建设和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3.创新育人方式

深刻领会助困既要扶智也要扶志,坚持扶智扶志并举。一是加强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开展素质能力培训,定期举办针对贫困生的免费的实用技能培训[2](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模式的构建,莫秋树),提升贫困生职业能力。提供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贫困生语言表达、处事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增强贫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开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立足校园,提升实践基地层次,如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平台,打造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社会联系,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与就业基地,让学生们在接受短期技术培训后,可合法地获得劳动报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二是加强贫困生就业帮扶,通过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贫困生就业能力辅导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通过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岗位推荐等个性化服务,提高贫困生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受助学生就业跟踪制度,在学生就业后定期对其进行访视,了解就业中存在困难,给予中肯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自身职业。也可以将学生推荐到本校教师创办的工作室、学校创业团队等处,让他们在校期间即开始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

笔者认为,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深掘资助的育人功能,要充分意识到经济帮扶和精神帮扶并重,依托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公平、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3],促进贫困生在逆境磨砺中成长成才,最终实现经济与精神双重解困。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珠”育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