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3-27 16:53文公平
中文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康养竹林

文公平 肖 雄

(中共宜宾市叙州区委党校,四川 宜宾 644600)

作为竹资源极为丰富的宜宾市叙州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共宜宾县委、宜宾县人民政府关于竹和油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9月宜宾县撤县设区改叙州区),明确了叙州区竹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课题组采取深入实际调研、走访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对叙州区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解,结合叙州区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叙州区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

1.竹资源现状

叙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下游,地处川、滇两省结合部。全区幅员面积2945平方千米,辖17个乡镇、街道。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温度、光照、土壤、气候等气候适宜多种竹类生长,是宜宾市发展竹产业的重点区域。全区现有原生竹种40余种,主要有慈竹、硬头黄、凤尾竹、毛(楠)竹、水竹、巨龙竹、巨黄竹等品种,后先后引进麻竹、甜龙竹、粉单竹等多种品种,是全市乃至全省竹种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截至2018年底,全区已建成竹林基地43.5万亩,是宜宾市除长宁县、江安县外第三大竹资源区县。竹林基地主要分布在岷江、越溪河、文星河、箭板河、关河等河流及其支流[1]。以商州镇、龙池乡、樟海镇、观音镇、泥溪镇、横江镇、蕨溪镇、南广镇、柳嘉镇、合什镇等乡镇为主。区内原隆兴乡(现属樟海镇)2019年被中国林学会评为“中国竹业特色之乡-----中国硬头黄竹之乡”。

2.竹产业现状

2.1 第一产业。近年以来,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实施,全区竹林面积大幅增加,竹林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到2018年底,全区竹林面积达43.5万亩,居全市第三位。全区竹资源最多为商州镇,竹林面积达10余万亩。比2005年的30万亩增长45%;建成集中连片、优质高产的现代竹产业基地15万亩。按竹品种分全区有慈竹16.3万亩、硬头黄9.6万亩、凤尾竹4.8万亩、毛竹3万亩、水竹2.8万亩、巨龙竹2.5万亩、苦竹1.3万亩、佯黄竹0.6万亩,其他竹林2.6万亩。竹片产能约80万吨,年产以慈竹、硬头黄竹、杂竹为主的竹片约30万吨,产值约1.5亿元;鲜竹笋5万余吨,总产值约2000余万元。

2.2 第二产业。已形成竹建材、竹家具、竹食品、竹工艺等系列竹加工体系,以瀚森农林、横江庄治芬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龙头带动竹林产业化经营,实施“ 竹板(竹型材)一体化”模式,重点发展原浆造纸、竹炭、竹纤维、竹型材、竹食品产业,延伸竹林产品加工链,提高竹产业附加值。竹产业小微企业“宜宾奇艺雕塑有限公司”“宜宾叁鑫食品有限公司”得以培养壮大,竹产品品牌“樟之艺”“三鑫”深度打造。

2.3 第三产业。我区近年来竹产区发挥竹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竹+茶”“竹+菌”“竹+禽”等林下种养模式和竹旅融合模式,促进竹产业链向竹文化、竹旅游、竹康养及林下经济等领域延伸,一批新产业和新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成功培育“新渡口农家乐”等5家竹林人家,竹林人家农家乐总数达25家。

3.科技支撑现状

2018年,全区积极加强科技支撑力度,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四川省林科院、市林勘院、市林科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建立了实质性重要合作;引进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莫开林等4名高级人才来叙州区支持竹产业发展;引进了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获得者文宏等组建大师工作室;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竹产业研发平台。

二、存在问题

1.竹林经营粗放单产低

我区的气候和土壤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十分适合竹类的生长,全区竹林覆盖面积已高达43.5万亩。但是竹林的资源大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带,以家族分散经营的竹林为主,受到当地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竹区公路工程建设的滞后、竹林生产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的不足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竹林的经营和管理都是粗放,种而不管、该砍不砍,致使其单产率相对较低。从全省的情况来看,竹材平均年亩产仅1.5吨,我区的情况也正如此,竹最高年产能不可能超过80万吨,而实际采伐的竹量仅30万吨左右。

2.竹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低和产业化程度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全市成规模的竹加工企业以宜宾纸业为代表。但叙州区内存在小型竹加工企业在观念、体制、管理和市场应变能力上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要求,经营机制过死,管理水平低下。2017年仅商州镇、龙池乡的400余家小型造纸作坊、加工企业因管理水平差及环保不过关全部关闭。

三、对策建议

1.规模培育高效优质竹林资源

1.1 培育高质竹林资源。首先,按叙州区竹产业现实情况和规划布局及市下达植竹造林任务,重点在横江镇、商州镇等6个乡镇完成2.2万亩新造高质量竹林基地建设任务,打造完成关河流域万亩纸浆竹林示范基地项目。其次,区内其余各乡镇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实施竹林更新改造和丰产培育。对病害、老化、地产竹林等实施更新改造,坚持新造与低质低效林改造相结合、采伐迹地更新及四旁零星种竹相结合,科学培育以慈竹、硬头黄竹、凤尾竹、佯黄竹为代表的材用竹林,适度培育以毛竹、斑竹为主的笋材兼用竹林,不断满足竹食品、竹浆、竹纤维、竹人造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生产对竹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1.2 推进林下生态种养。充分利用优良的竹林生态环境,采取轮种、轮养等方式发展林下种养业,提高竹林基地综合效益。科学确定竹下种养品种、种养方式、种养密度和轮换周期,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区域实际,重点发展林下重楼、黄精和白芨等中药材半野化栽培,发展竹荪、木耳、大球盖菇、羊肚菌等人工与仿野生栽培,推广竹下家禽生态放养。

2.促进竹资源加工转化

2.1 开展就地初加工。立足竹资源丰富的重点乡(镇),依托竹业企业、专合组织、经营大户,按“1—2万亩竹林基地布设1个初加工点”的思路,合理布局竹材、竹笋就地初加工点,有效降低原料运输成本。竹材削片、拉丝、编席等集中加工点按竹资源分布基本合理建成,竹笋去壳、清洗、冷链仓储、烘干等集中加工点适度具备。

2.2 提升传统竹加工业。通过优化布局、改造设备工艺等措施,着力推动竹笋加工、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加工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优质产能、增加综合效益。利用人们习惯和喜欢使用竹家具(含竹日用品)、竹工艺品(含竹编)的优势,依托区内现有企业的发展竹家具竹工艺品生产,运用现代技术研发生产环保、美观、精巧、实用的新型办公、居家、装饰、包装和学习、游玩等竹家具、竹工艺品,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2.3 培育新兴竹加工业。依托区域内瀚森农林、横江庄治芬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宜宾奇艺雕塑有限公司”“宜宾叁鑫食品有限公司”,加快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企业,引导现有竹加工企业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支持竹纤维材料(工程材料、纺织)等新兴产业和麦竹精、竹叶黄酮、竹汁浓缩液、竹醋、竹酒等系列饮品和保健品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

3.打造竹文旅康养产业

3.1 完善竹景区景点与森林康养基地基础设施。按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要求及时落实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幸福美丽创造型新村建设等目标要求,结合叙州区的实际与规划,加快推进横江镇“省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样板基地建设”工程。结合宜宾市“宜长兴美丽乡村百里翠竹风景线”打造工程,加快线点内竹林公园、竹林湿地、竹林康养基地或乡村竹林景点的竹林景观培育以及游步道、停车场、供水供电、接待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完善多元化住宿、特色化餐饮、便捷式购物、个性化康养等服务设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竹林人家农家乐实现总数增加、服务提升。

3.2 丰富竹生态旅游与康养特色产品。利用区内已经形成的“百里翠湖”越溪河、“宜长兴美丽乡村百里翠竹风景线”、龙溪谷森林康养基地、幸福公社森林康养基地、石城山省级森林公园、隆兴乡长滩河等景区,积极开发完善以竹林观光、竹业体验、竹林生态教育及竹文化品鉴为主的生态旅游产品。利用城郊竹林公园和乡村竹林景点,推出“一日游”“周末游”或“家庭游”等短线旅游产品。深化竹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融合,培育一批主题鲜明、品位较高、综合效益较好的竹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竹产品品牌“樟之艺”“三鑫”深度打造。依托竹林康养基地的竹林生态、医疗服务、保健养生、休闲运动等资源,加快推出一批以特色疗养、度假养老、休闲避暑为主题的竹林康养产品。

4.完善竹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4.1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专业市场。结合叙州区各乡镇竹资源实际,在竹业重点乡镇,结合农贸市场建设竹材、竹笋、竹制品交易区或交易网点,促进竹产品自由流动。二是构建“互联网+”营销体系。鼓励支持竹业大户、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竹业经营主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立连锁经营加盟商和产品销售配送中心。三是建立竹业经济运行信息系统。依托信息平台,建立完善面向全市、全省、全国的竹业基础信息系统,为竹农、企业、专合组织及时提供竹产品市场需求、价格动态、物资供给、发展规划、扶持政策、技术咨询或市场预测预警、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信息与服务。

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区政府要统筹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针对竹林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研发、规模企业发展,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增加竹产业发展的再生活力。

猜你喜欢
康养竹林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寻访竹林隐士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竹林奇遇
美丽的竹林
对不同坐标的抉择:竹林之游时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