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辉,黄兴,张国生
(1.兴国县畜牧兽医局,江西赣州342400;2.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全国各地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出具体要求[1]。201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 号),启动了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推进畜牧业的绿色循环发展[2]。兴国县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也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县。为进一步掌握基本情况,实施好相关项目,笔者对兴国县畜禽养殖情况进行摸底,就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2020 年,兴国县生猪出栏68.1 万头,肉牛出栏1.7 万头,肉羊出栏0.58 万只,肉用家禽出栏8.5 万羽。
按出栏畜禽平均排污计算,每头猪年排泄粪尿1 050kg,其中粪占40%、尿占60%[3];每头肉牛排污按 5 头猪折算[4];每只羊排污按 0.4 头猪折算[5];每羽家禽排泄粪尿按8kg 计。测算2020 年兴国县畜禽排泄的粪尿量为:猪粪尿71.5 万t,牛粪尿8.9 万t,羊粪尿 0.2 万 t,家禽粪尿 0.1 万 t,以上合计 80.7 万t。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按粪尿量的3 倍计,测算污水产生量约242 万t。
1.2.1 异位发酵床模式。通过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一场一策内容的实施,当前兴国县有60 余家大型规模场已建设或正在建设异位发酵床,该模式占全县95 家规模养殖场的63%。
1.2.2 种养结合模式。主要推广“猪—沼—果”、“猪—沼—粮”、“猪—沼—林”、“猪—沼—菜”等生态循环模式。鼓励流转成片土地,养殖场与种植大户、林业主、家庭农场有机衔接,实现畜禽粪污就近转化利用。产生的沼渣、沼液作追肥和叶面肥使用,发展粮、林、果、菜生产。同时,种植业的副产品作为畜禽青饲料,形成农牧立体生态系统。此外是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有机肥料目前主要用于农田、蔬菜地、饲料牧草地、园地、林地等种植业;商品有机肥主要用于蔬菜,果树等产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1.2.3 能源化沼气工程模式。主要是通过沼气工程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养殖厂区生产或发电使用。全县范围内所有养殖户已基本实现沼气工程全覆盖,各养殖户养殖粪污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沼气全部自用。其中兴国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的重点工程赣州市博诚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兴国泽溪牧业有限公司的沼气发电工程,年可产沼气30.64万m3,通过沼气发电机组发电后(按每立方米沼气可发电1.8kW·h)年可发电量万55.15kW·h,除自用以外,其余上网销售。
养殖业本身是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受疫情和市场影响,盈利波动较大。粪污的处理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扶持,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面对畜禽养殖点多、面广、数量庞大的局面,政府的补助资金毕竟有限,使得部分粪污处理项目进展缓慢。一些养殖场由于缺乏资金,只建设了简单的堆粪设施,配套设施没有跟进,没有真正做到粪污处理与利用。
畜禽粪肥还田难,农业生产重化肥、轻有机肥问题突出。种养主体分离,养殖与种植分离成两个主体,养猪的不种地,种地的不养猪,客观上隔绝了粪便还田的通道。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末端利用基础设施如沼液输送管网等配套不完善,有机肥使用推广难度大,能源化、肥料化利用关键渠道不畅通[6]。此外,标准体系不完善,粪肥、沼肥等生产技术不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技术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
兴国县各养殖户虽均建有沼气池,但由于沼气池日常运营维护技术较高,各养殖户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做到沼气池的规范化管理,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导致沼气池无法正常运转。兴国是典型的南方湿热气候,栏舍保温需求较少,夏季沼气产生高峰期大量沼气资源被直接浪费。与此同时,受运输成本的影响,大量沼液直接排至养殖场旁边氧化塘或鱼塘,并未做到沼液还田,造成了沼液资源的浪费。
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激励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储粪场、污水储存池等粪便储存设施,建设异位发酵床、厌氧发酵池、氧化塘、污水深度处理、堆肥发酵等设施。产生的畜禽粪便经固液分离后,部分液体进入沉淀池等进行生物处理,部分液体和固体输送至异位发酵床中进行减量处理,然后运输至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好氧堆肥。
大力实施栏舍节水设施改造,重点改进节水设备,建设雨污分流、暗沟布设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漏缝地板、自动刮粪板等清粪设施,配备固液分离机等设备。推广碗式饮水器,支持养殖场改造饮污分离系统,饮用余水收集后进入雨水沟。
即“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大型畜禽养殖场、果菜种植业基地,培育“畜禽—粪肥—林(粮、果菜)”种养对接良性循环经济模式。种植养殖通过流转土地一体运作、建立合作社联动运作、签订粪污产用合同、订单运作等方式,直接用于农作物生产,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养殖密集区建设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周边养殖场产生的粪污进行收、贮、运。在原有的有机肥加工场基础上,改进生产工艺等,新增有机肥生产线,扩大粪污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的规模,建成能够消纳全县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厂及全县区域内畜禽散户产生的粪污,减轻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带来的压力。落实国家鼓励使用有机肥政策,支持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园区等建设田间储存池、铺设施用管网等设施,解决有机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