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平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小学,山东 泰安 271400)
从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不长,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校外的新鲜事物比比皆是,在没有家长与教师的看护下,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与人群的干扰,从而在思想品质方面很容易受到侵害,从小学生的意志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意志力比较差,意志活动的自觉性不强,很容易产生冲动行为,这种行为特点就为同伴之间的玩耍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时刻牢记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在各种活动中对小学生强调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在班会积极开展关于校外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来接受安全教育的熏陶,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注意自我保护[1]。
学生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有义务营造和谐稳定的班集体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当中感受知识的熏陶,接受良好的教育。小学生主要的活动范围是教室,小学班主任应积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并积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否则,学生的数量多再加上教室活动空间有限,会导致学生互相玩耍之间而造成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还会造成学生之间产生不愉快行为,引发学生的矛盾,不利于营造和谐的班集体。
小学生身边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各种各样的,不是单一的某一个隐患,重视安全教育也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责任,而是要结合家长与公众的力量来一起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安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小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实现社会的人才需求。学生学习的场所大部分是在学校,在学校进行教育的吸收与熏陶,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大部分学校的设施都有良好的安全保障,但是也有些学校的设施得不到安全的保障。例如,窗户有损坏、桌椅有破损、墙体出现老化等,这些设施安全问题时时影响着学生的安全。除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学生之间的相互打闹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腿脚和手臂经常在玩耍过程中,由于同伴的不小心,而导致手和脚出现摩擦。学生之间的打闹也是一种安全隐患[2]。
小学生具有性格活泼、好动的特点,小学生处于低年龄段,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因此,经常出现一些调皮捣蛋行为,在家中有顽劣的迹象。例如,沉迷于游戏和电视无法自拔,对于家长的言语不理不睬,又或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对于书本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家长在进行孩子作业的辅导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耐烦心理,往往在说话时不注意言辞,对学生进行言语攻击,伤害孩子心灵。在学生出现调皮捣蛋、顶嘴时,家长往往坚信“不打不成材”的教育理念,采用比较粗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而不是进行耐心地讲解与劝导。一些重男轻女的家长,对待女孩和男孩的态度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这无形中溺爱的男孩,不利于男孩的生长发育,对女孩的态度和待遇会直接影响女孩良好的心理建设。家庭关系和家庭事务处理不当,也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学校周围一般都会聚拢大量的商铺和街边小吃摊儿,这些商铺和小吃摊儿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的问题,伤害学生的身体安全。在学生进行上下学的时候,来往的车辆也会造成安全问题,一些车辆行驶急速,不懂得礼让行人,很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好奇心重,同时比较活动好动,常常会被新鲜事物给吸引过去,由于小学生的这种特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不法分子的坑蒙拐骗,对小学生的身心安全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和伤害。
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广大群众讨论的话题,作为班主任,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但作为班主任,需要明白为什么小学生会出现安全隐患,造成小学生安全隐患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
首先,教师的安全教育意识不强,教师往往重视学科知识的讲解,力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教授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维,对于安全教育的开展少之又少。教师的不重视态度让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安全防护方法,造成安全防护意识的薄弱现状。同时教师也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教育内容不能满足与现在的安全防护现状,造成措施与现状不匹配的情况。教授的防护措施也比较落后,解决不了相应的问题[3]。其次,学校对于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一般采用开展讲座以及开办培训课等方法,小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小学生对于这样的讲座会感觉到无聊、枯燥,参与讲座和培训课的积极性不高。最后,学校的对于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投入经费不高,学校经费的支出主要在学生活动的设施上、教育教学的设备上、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服装、工具上,对于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经费上比较紧张。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遇到事情比较冲动,家长的做法和态度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首先,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当孩子犯错,与家长顶嘴时,家长往往采取强硬的措施来对孩子进行管教,没有对孩子的冲动和不成熟行为进行耐心的讲解和引导,家长这种不理智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思想建设和行为准则。还有的家长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孩子的教育采取不同的态度,对男孩进行溺爱,不重视女孩的培养。对男孩的溺爱会造成男孩心理上的不良变化,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女孩的不重视,会导致女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是非价值观,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的到来浑然不知,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侵害,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其次,有些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家长往往是无以入手,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的训练,缺乏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不知道该怎么讲解当出现危险时正确的操作方法[4]。
同时,家长也缺乏安全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自己无需操心,因此,疏于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最后,家长的家庭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地进行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生计,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家庭出去工作,很多孩子因此就变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承担家务劳动时,生活技能掌握得有限,在进行劳务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是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将安全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明晰周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情况类型,掌握科学的、适宜的事故处理方式,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安全理论的学习,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一些生活小技能,并且时刻提醒学生,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在班级内,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室内活动时的要求,注意活动时的你推我攘,出现摔倒、磕碰的情况;在进行室外活动时,要提醒学生室外活动的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自我阐述一遍,加深印象;在进行食品安全讲解时,教师要让学生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关注食品上的须知,以防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在进行防灾学习时,要告诉学生正确的逃生步骤,教师要边讲解边演示,让课堂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同时,还要告诫学生一些法律知识和违法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护自己。
安全教育不能仅仅是理论的教育,还要有实际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强化操作行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安全防护真实性。教师可以开展班级的安全防护演练,由几名学生来扮演坏人,老师扮演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的小学生,其余同学来扮演机智的群众,当老师扮演的小学生被骗时,让“群众们纷纷支招”,这种演练活动,既通过一种轻松的氛围来开展安全防护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
小学生的活动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校园里,校园的安全防护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学校除了要保障各种活动设施的安全性能良好,活动工具绿色无污染伤害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活动的安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也适用于校园,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意志比较薄弱,同时对于未知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校园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只有学生的安全得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更好地开展,教师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学校应建立安全稳定小组,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学校的基础设施。
保障学生的安全至关重要,班主任要提高专业防护技能,丰富安全防护知识,并将这些技能与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防护的方法,提高防护的意识。班主任还要积极与家庭配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