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裔昕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山水画的发展,在历朝历代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在每一次变革的过程中,总会继承过去某些优秀的部分,并加入时代的元素。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艺术随着其生产方式变革和文化革新自发地进行了现代转型,中国画被迫打破了自身的发展规律,接受着新生的外来文化,形成以碰撞与交融为特征的艺术思潮,使得中国画坛至此进入新纪元,开始了现代转型[1]。
由于自然、人文诸多原因,许多20世纪名家曾来到桂林,以秀美的漓江风光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影响了漓江题材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漓江题材山水画于宋代已初见端倪,据史料记载,米芾是最早以漓江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创作的画家,后明代邹迪光从他的《阳朔山图》仿本中得到启发,创作出了现存于桂林博物馆的《阳朔山图》。清代画家石涛生于靖江王府,在王府中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此后虽不曾再回到桂林,但桂林山水特征仍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20世纪初,齐白石,黄宾虹等画家受到朋友的邀约来到桂林进行游历写生,以漓江为蓝本,以传统为参照,结合画家的思考和变革进行山水画转型实践。到1940年前后,徐悲鸿、张安治、傅抱石、关山月、赵少昂等大批名家来到桂林,他们多用中西融合的方式进行山水画创作,通过画作表现画家心中的爱国使命,以漓江题材山水画创作展现民族气节。1949年后,在国家的倡导下大批画家走进生活和大自然,用画笔记录和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李可染、陆俨少、白雪石、宗其香等画家来到桂林以漓江题材进行山水画创作,在创作中既肯定传统笔墨又主动吸收绘画的养分,歌颂祖国河山和美好生活,进行新时代的山水画创作,为山水画现代转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们的影响下广西产生了叶侣梅、黄独峰、阳太阳、黄格胜、陈玉圃、白晓军等本土艺术家在熟悉的土地上进一步探索,致力于漓江题材山水画的创作实践,赋予漓江题材中国山水画新的生命力。各时期以漓江为题材进行写生创作的画家都给漓江题材山水画注入了不同风格和元素,使得漓江题材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开始了广西传统山水画的现代转型。
20世纪初的著名画家黄宾虹,曾在1928年和1935年两次到访桂林,漓江山水对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漓江的秀丽风光使他逐渐从传统走向自然,从传统走向转型。《阳朔山水》是他离开桂林后,凭借对桂林风光的记忆和眷恋创作的作品。画作开阔恢宏,既描绘远处层峦的山石,也表现近处亭台廊桥和平静江面上的一叶小舟,错落有致且富有意趣。画家以长短不一的皴法和浓淡干湿各异的墨点无序却有致地点缀出画作中的山石树木,深黑与留白的协调让画面更具韵味。画家用描摹阳朔山水的特征和视觉感受代替描绘某一座山峰,以饱满的笔触在“似与不似”之间,展现出流畅的气韵;大胆使用积墨、焦墨等方式进行创作,既以传统中国画的点线为要素又超越传统,在作品中透露着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影子,以传统为根基,取西画之精华,在作品中散发着现代感。黄宾虹的作品从临摹到写生,又从写生回到临摹,在重复和探索中,使他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精神得到升华,用他浓厚的学识创造出专属的现代山水画风光,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2]。
1940年前后,大量文化名人涌入桂林,桂林的文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徐悲鸿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936年徐悲鸿来到桂林创办讲习班,将他所学的人体、素描等艺术知识带到了桂林,竭力推动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漓江风光给他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其作品中多用阔笔的泼墨法来进行画面的创作,使画面更有朦胧的意境。在水的创作中,画家在水中刻画出清晰的倒影,增强了水的质感,使画面更为清澈。《漓江春雨》中画家用润泽松快的笔法将江面上悠闲垂钓的泛舟渔人和远处的山峦笼罩在朦胧烟雨中,在传统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用笔中加入素描式的光影效果,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宣纸、水墨的特征,使画面幽静迷离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品中画家大胆熟练地运用泼墨法描绘山峰和江面上的倒影,在近处用线条描绘出漓江岸边的葱郁树木在迷蒙烟雨中若隐若现,使画面更为吸睛和独特。
岭南画派的许多画家都曾来到桂林写生创作,用他们具有现代性的绘画语言表现漓江的山川河流,为漓江题材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作出贡献。岭南画派以“新国画”理念改造中国画,将光、色、空气的表现技法与中国画传统技法相结合,推动20世纪中国画的进一步现代转型。关山月1940年来到桂林,他继承了岭南画派写生的创作方式,在桂林期间常外出探寻漓江沿岸的迷人景色,创作了水墨长卷《漓江百里图》。这幅长2.9米的长卷中记录了自漓江桥至阳朔沿途山川、吊脚楼、渔船、鸬鹚等景物风光。枯笔勾勒的山石饰以赭色,运用传统的斧劈皴法,笔墨健劲有力,远处画家用淡墨勾抹出两岸连山起伏走势,在画面中穿插枯红的枝叶,营造出秋冬交替之际空灵凄寒之境。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风光的写实再现,更是他对破碎河山的依恋和热忱爱国情怀激情宣泄和审美表现的体现。
1949年后,更多的艺术家在国家倡导和前人启发下,走近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山水改革,用新时代的笔墨语言对进行中国山水画创作,漓江山水也成为时代前沿的创作主题。李可染1956年第一次来到桂林就被漓江风光所吸引,之后多次回到桂林进行游历、探索,将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与漓江山水融合,不仅使漓江题材成为李可染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漓江山水画样式带来新的突破。《桂林雨景》是他1959年创作的作品,画面中描绘出下雨时分桂林铁封山情景:初春山上的草木还未透出青色,在阴雨的笼罩下远望去黑压压的,仿佛一道屏障保护着桂林,颇有气势和质感。在创作中,画家没有选择西方风景画的方式描摹雨落的细节,而是用含蓄的方式表现雨中的行人,既从传统中来,又有时代新意。
除李可染之外还有许多名家都曾先后到访桂林。白雪石自1972年始数十次来到桂林写生,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章法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白派山水,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白派山水甲桂林”的美誉。受徐悲鸿影响极大的宗其香,用传统笔墨和西洋画的透视、光影、色彩将自己的感受再现于纸上,不仅记录下漓江白日的美景,也记录下夜晚的粼粼波光和渔人灯火,记录下漓江风光的灵魂。陆俨少也曾两度到访桂林,1962年初次来到桂林时虽然笔墨技法仍然偏向传统,但空间留白已初见端倪,1979年年过七旬的陆俨少复至桂林,用“模块法”“留白法”等技法符号表现明镜般湖面上倒影的奇峰异景、山野深处人家的幽静炊烟,营造出漓江烟雾迷蒙深远幽邃之感。
各时代画家的到访与漓江的优美景色不仅使漓江题材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也促使大批广西本土画家的产生。叶侣梅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专门以桂林山水、漓江风光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创作的画家,以深厚的学养从理论上探究漓江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构建出自成体系的艺术观点和绘画风格。他笔下的漓江山水自然律动且富有意蕴,对漓江题材山水画起着开拓性、奠基性的贡献。在漓江山水的长期浸润中他创作出《花桥烟雨》《漓江春霭》《桂海朝晖》等作品,其笔下的漓江山水苍润淡雅,神逸俊秀,在奇秀疏朗的画面中流露出画家在经历过断壁颓垣的桂林之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叶侣梅用他的执着追求和开拓精神创作出漓江行舟的焕彩精神和叠嶂山峰的嵯峨韵律,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切实的创作实践影响了大批桂林的山水画家。
黄独峰在广西任教三十余年,足迹踏遍了漓江两岸,以漓江题材进行了大量山水画写生作品,用刚柔并济的笔触,中西融合的技法描绘出至美漓江,以浓淡多变的墨线勾勒出漓江沿岸的山水云烟,展现漓江天工造化之美。《春满桂林遍地春》是他1977年以青绿山水技法创作的全景式写生作品,作品中描绘了漓江边春意盎然的景象,远处重山叠嶂,树木繁茂,近处农田里春耕忙碌,满目绿意,和谐井然。画中的远山、江帆、亭台、云蔼虚实相生,营造出浑朴而华美的境界,使画面充满秩序美感。画面大量使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使作品明丽清雅,力量感的用笔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青润雅致,山峰更雄奇叠嶂,一草一木的刻画无不体现着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自20世纪以来表现漓江流域的山水画开始逐渐发展,随着名家的到访和描绘,使得越来越多的山水画家开始关注漓江题材并以此作为表现对象进行山水画创作,近些年来,当代山水画家龙瑞、范扬、崔晓东等曾到桂林进行写生,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出漓江流域的独特魅力,带领观者更深入地感受桂林的风土人情,也为新生画家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笔墨和绘画,开拓山水画的现代性提供了借鉴意义[3]。
中国山水画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转向在诸家沿袭传统中将桂林地域特征和个人语言的统一中实现拓展,抗战时期山脉绵延的地理屏障使桂林成为大后方之一,让全国名家云集于此,为漓江题材山水画进入现代语境创造了契机。时至今日,以漓江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创作不仅为现代山水画创作扩宽了表现题材,也是展现祖国富强河山的时代需求,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探访漓江,使漓江题材山水画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