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梅 王照林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7)
项目教学(project teaching)起源于16世纪后期开始的欧洲建筑与工程教育运动。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这场文化运动也蔓延到建筑领域。16世纪,在意大利建筑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他代表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建筑师需要接受艺术和科学方面的训练,但是作为施工人员和石匠接受的职业培训已不能满足需要,这就导致他们设计不出真正美观实用的建筑。他们希望提高建筑工作的职业层次和专业水平,不再拘泥于技工的层面,而是成为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很多从事相关工作的画家和雕塑家也希望把艺术作品运用到建筑上。因此,在画家、建筑师、雕塑家协会的倡导下,在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的支持下,他们在罗马成立了圣卢卡艺术学院,即罗马美术学院的前身[1]。在艺术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会给优秀的学生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如涉及宫殿、教堂等,使他们能面对建筑职业的需要,运用所学建筑知识和技能,完成某一项建筑任务。项目教学也逐步地由欧洲移植到美国,由建筑学移植到工程学。直到1896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加约翰•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院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法。
19l8年他的学生克伯屈对设计教学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他界定的设计教学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必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必须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一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生长。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的思维开端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关于的是学生间相互合作,分担责任,共同完成起始任务。由此,设计教学法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欢迎并派生出多种形式。当今许多项目教学的研究都把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作为项目教学法的来源。设计教学法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当时克伯屈也多次被邀到我国演讲。1921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的“推行小学校设计教学法案”,设计教学法在国内一时风头无两。但是到了1924年后,由于教育经费紧张等众多问题,设计教学法试验进入了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设计教学法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设计教学法进行了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教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包是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以完成一个工作产品(产品、服务、策划或设计方案)为逻辑主线,解构了以单一学科知识为逻辑主线,弥补了以单一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不足,建构了从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出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通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做事,且做成事,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要求[2]。
从项目教学包的实施过程来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同时,项目教学包模式下的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收的学习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包的项目来源于产品生产的工作任务且符合生产规律要求。典型的项目设置最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由产品转化为岗位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由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生产项目的选择,各专业要按产品的生产任务环节或流程选取与本专业最核心、最重要、相对独立的主要工作环节,确定为教学项目,组建项目课程,建成项目教学包,开展项目课程教学。
项目的设置要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相衔接且符合教学规律。各专业要按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确定项目教学包教学。设计的项目包必须包含理论和实践同时存在的工作任务,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项目包的安排要符合生产规律,保证生产任务的实现;又要符合教育教学、学生认知与能力提高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项目教学包要求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专业教育资源优势,包括教师资源、先进设备与技术、实验环境、研究开发条件等,与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共同设计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注重开发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使得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
项目教学包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项目教学包贯彻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一年级课程以公共课和基础课为主,一般在第3、4、5、6学期各安排1个项目教学包,共4个,特殊情况依专业实际可适当增设或减少。4个项目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相互支撑,发挥整体作用。
动画专业在第3、4、5、6四个学期各设置1个项目教学包,项目教学包分别是《分镜头故事板对比短片》《二维动画片段制作》《3D DEMO REEL》《动画原创短片制作》,4个项目教学包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呈递进的关系,前面教学包的内容和技术为后面的项目教学包完成提供素材和原料。
项目教学包的设置,根据行业现有的岗位群提炼出现阶段学生培养所需的四个方面的职能能力。再反推这些职业能力的获得需要提供哪些课程,这些课程群即是项目教学包课程。如动画前期岗位群有分镜脚本设计岗位,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完成分镜头的绘画,完成体现导演创作设计的影像化过程。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和动作设计与表演等知识的支撑,这些知识又对应了“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与表演”这几门课程。这四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形成了“分镜头故事板对比短片”这个项目教学包[3]。
双师型教师建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包模式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包模式要求教师不光要熟悉课程理论,而且要熟悉职业实践。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景的能力。艺术类职业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优秀的实践性教师,具有企业行业背景的教师数量较大,在项目教学包项目的准备、实施和评价过程中,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项目教学包的教学。
与其他推行项目教学的院校相比,艺术类院校在开展项目教学包模式时,需与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从需求方角度,在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规格培养方面提出要求。二是项目教学包的项目设置最好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任务;项目内容选择决定项目教学包实施的成效。项目教学包项目设置要求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任务,有利于学生对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各环节进行整体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真枪实弹工作时的综合应对能力。三是项目教学包评价标准依据行业标准。项目教学包评价,从项目设置、课程设置、项目实施、项目保障、实施效果等5项指标对项目教学进行评价,每一项评价内容都包含企业元素[4]。
项目教学包课程体系是课程的整合重组,包含课程个体和项目教学包整体两个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考核环节上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性。为充分评价学生的课程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程度,我们分别设置课程考核和期末答辩双重考核。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项目教学包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进行项目答辩。答辩环节相当于企业的产品推介过程,除了考核作品之外,还考察了学生的现场展示能力。
项目教学包是项目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在设计教学法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实现完成实际项目目标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具体的形式和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目标一直没有变化,都是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学生在目标模式下工作任务的达成。我们循着项目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搞清项目教学发展的内核,实现学生良好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