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丽
(肥城市图书馆,山东 肥城 271600)
公共图书馆正在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向前发展,然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其发展的步伐依旧比较滞后。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时,对传统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改革不够彻底,为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应正视自身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对这项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成功迈过挡在面前的障碍。
公共图书馆主要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图书资源或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查询、借阅等一系列服务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目前数字信息化时代诞生的各种新型管理与服务理念、管理与服务方法已经对公共图书馆现有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产生了影响。公共图书馆要以健康运行的状态不断发展下去,就需要在新时期做好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工作[1]。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也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推进全民阅读运动的健康开展,提高全民的整体阅读素养与阅读水平,需要依托数字信息化技术建构全新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让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和文献信息得到全方位的宣传,扩大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应朝着管理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社会化等方面的方向发展,为提高图书馆业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推进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变革。
现代公共图书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但是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还未广泛融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每个细节中,导致数字信息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尚未得到完善的建构,对现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有些公共图书馆正在积极加强数字信息化建设,但是其精力大多数都是投放在数字信息化图书资源的收集与存储、数字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设施的购入和安装等方面,这意味着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依旧存在不足。归根到底是公共图书馆未能深刻意识到数字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从管理与服务工作入手,推进数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
数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化非常多,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等都开始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尤其是对于少儿、中青年这两大群体的读者而言,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常态。有些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对读者已经发生变化的阅读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2]。这体现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对许多读者丧失了吸引力,若是长期任其发展下去,则会让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呈现日益淡化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有些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发展空间也有限,不利于迎接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这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应加快服务创新的步伐,开拓更大的服务工作发展空间,为每一位读者提供质量相同的图书馆服务,突显公共服务的特有魅力,让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产生信赖感,有利于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1.1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数字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共图书馆如今正在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这项措施对于馆员来说,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为了让馆员能够在数字信息化环境下熟练地开展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应从人员培训这项基本的管理工作入手,着重培养馆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懂得操作数字信息化设备,在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善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避免出现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方法陈旧的问题,旨在实现公共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与有效利用[3]。公共图书馆可设立各种具有实用性的馆员培训活动,如计算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优秀馆员外出参观学习等等,全面提高馆员应有的数字信息化管理水平。
1.2注重全过程性,落实一条龙式数字信息化管理。公共图书馆应该将数字信息化管理模式贯穿在整个图书馆管理过程之中,突显这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性,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并且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对此,公共图书馆可建构一条龙式数字信息化管理,涵括图书资料与文献信息的收集、验收、记录、分类、著录、入藏以及借阅等等一系列的管理内容。公共图书馆需将数字信息化技术灵活地运用到这些管理环节之中,提高馆员的管理效率。在一条龙式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公共图书馆也可针对每个管理环节设立一个专员小组,将每个管理环节的职责落实到小组及组内成员的身上。这既可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提升自己的数字信息化管理水平,又可保障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管理实效。
2.1树立“公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在全民阅读风气越来越浓烈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将服务的目光投向公众,对公众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与解读,然后立足于公众的实际阅读需求,提供相适应的读者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馆员应树立起“公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做到主动敬业,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准则,坚持以读者为本,始终尊重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帮助读者解决实际的问题[4]。比如有的读者对信息检索不熟练,馆员要主动上前为其指导或者示范,并适时地了解其阅读需求,然后为其介绍相关图书资源;也有的读者对古籍产生了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向读者介绍古籍文献信息,并且为读者提供相关借阅服务。此外,对于足不出户的读者,公共图书馆同样要针对他们的阅读需求提供合适的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可选择建立起“藏”“借”“阅”“咨”等为一体的服务管理模式,为读者提供馆藏资源的电子目录或其他电子介绍内容;为读者提供在线的借阅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
2.2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可朝着智慧图书馆的方向不断加强自身的数字信息化建设,建构基于知识挖掘的个性化智慧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可借助知识挖掘技术,立足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理念,深层地挖掘海量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并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向公众呈现深层次的馆藏知识内容。而且公共图书馆需通过多重关联功能、聚类功能,建立一个能够储存这些海量知识的数据库,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可依托这个数据库,了解广大读者的需求,主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在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还可增强读者的个性化阅读服务体验。公共图书馆可通过个性化智慧服务系统,将馆内的图书资料和文献信息嵌入微信聊天群、QQ聊天群等社交网络中,旨在快速把握好公众的阅读需求,并促使馆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1加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科学管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公共图书馆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团队,志愿者的服务素质与服务水平是影响其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志愿者服务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志愿者服务的管理。首先,公共图书馆可设置一个志愿者服务管理组织,对这项志愿者服务工作进行合理的规范,全面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考核与培训工作、激励工作等等,保障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其次,制定合理的志愿者服务条例与制度,实现志愿者服务管理的制度化,让志愿者在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带着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最后,挖掘志愿者的闪光点,使其在志愿者服务中发挥个性魅力,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度。
3.2向不同群体提供社会包容性的服务。对于一些具有不同特征(如视障、老年人、幼儿等)社会成员,公共图书馆应予以宽容对待,主动扶持弱者,带着他们一起投入到全民阅读运动中。而且对于语言不同、思想相异、信仰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的社会成员,公共图书馆同样要对其给予包容[5]。为了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阅读需要,公共图书馆可建构起多元化、便捷化的图书资源借阅体系。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尊重了每一位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教育的权利,维护了他们基本文化权利;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满足了不同社会成员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有利于实现公共图书馆实现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多功能化。
总之,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为了让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全面加强数字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还要注重建立起基于公众需求的服务工作模式,同时,要在社会视角下推进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改革。实践证明,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要,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保障公共图书馆长期健康地运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