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策略

2021-03-27 03:57:21郑智强汤子鑫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元器件器件测试

郑智强,汤子鑫

(陆军装备部驻南京地区军事代表局驻福州地区军事代表室,福建 福州 350500)

0 引言

为了进一步维护各类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工作人员会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二次筛选,将质量不达标的元器件淘汰出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稳定、安全可靠,避免元器件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为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支持。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备质量,解决故障及运行异常问题,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营经济效益,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二次筛选质量控制,明确筛选范围,合理选择筛选方法,精准操作筛选过程,有效筛选出不合格的元器件产品[1]。

1 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分析

电子元器件筛选是一种非破坏性的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检测实验,主要目的是检验产品的各种性能,剔除早期失效的元器件产品,或者将一部分具有运行隐患的电子元器件筛选出来,避免电子元器件质量问题影响设备的运行与使用。电子元器件的筛选试验,就是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在具有一定环境应力的空间中,激发出产品的潜在制造缺陷,发现产品的设计问题,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失效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概率。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筛选规范,根据合同内容,明确电子元器件的规范标准,以此完成筛选工作[2]。

电子元器件筛选可以细化分为一次筛选与二次筛选,其中二次筛选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与合格率。二次筛选就是建立在一次筛选基础上,利用相应的二次筛选方法进行试验,而影响二次筛选的因素主要是电子元器件的产品质量与产品设计的科学性。

2 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目标

结合企业经营范围及产品实际情况,开展二次筛选主要是针对集成电路、微波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品进行试验。

第一,集成电路的二次筛选。考虑到设备整机质量要求与可靠性需求,工作人员需要对集成电路元器件进行二次筛选,通过试验操作控制元器件的上机质量,以此提升设备的整机品质,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在实际过程中,由于集成电路的大规模使用及表贴元件的普及,导致二次筛选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因素限制问题,比如:测试程序限制问题、器件夹具问题、筛选设备限制问题、表面贴装要求影响、可焊性因素影响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合理调整二次筛选工作,解决眼前困难[3]。

第二,微波器件的二次筛选。企业经营设备产品中的微波器件主要包括混合器件、源器件,这些微波器件的二次筛选试验发展水平较低。举例分析,在微波晶体管的二次筛选中,由于其结构较为特殊,对电路测试、试验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严谨操作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二次筛选时效的问题。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二次筛选质量,工作人员分别根据隔离器、集成微波组件、环行器、衰减器等不同的微波器件产品,在产品出厂时进行二次筛选,从根源上避免出现元器件质量问题引发的设备故障,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水平[4]。

第三,半导体分立器件的二次筛选。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电子元器件,其二次筛选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筛选模式与流程。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标准,在明确试验条件之后,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二次筛选工作。

3 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要点

3.1 明确二次筛选范围

要想有效开展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工作人员要明确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范围。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电子元器件生产完成之后立刻进行性能筛选测试。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整体质量,工作人员会进行二次筛选,此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情况,分析其特殊性,考虑各项干扰因素,明确二次筛选的性能指标范围,以此为精准开展二次筛选工作提供指导。之后,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筛选范围指标检验测试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分析其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凸显二次筛选的有效性,达成筛选目的[5]。

3.2 灵活选择二次筛选方法

要想有效开展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工作人员要灵活选择二次筛选试验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筛选价值。在元器件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开展二次筛选,需要在这一环节将失效的元器件、不达标的元器件筛选出来,提升元器件的合格率。在此环节,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不同筛选方法对筛选结果的影响,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具体情况与类型,合理选择筛选方法。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抗烟雾、抗辐射性能筛选,第二种是常规筛选,具体为:密封性筛选、环境应力筛选、使用周期筛选、检查筛选、电测试筛选。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筛选流程,以此保证元器件达到规范要求[6]。

3.3 合理选择筛选应力

应力筛选是较为常见的常规筛选方法,主要目的是筛选出质量良好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因此,在实际试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电子元器件的相关规范标准,明确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条件与项目,根据不同的元器件失效机理合理确定筛选应力,以此激发元器件的失效情况,及时发现元器件存在的隐患及质量问题。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筛选之后的残留应力问题,若处理不当,则残留应力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利于控制二次筛选质量。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要求,严格根据规范操作确定应力,同时使用一些整机测试、极板测试方法,加强试验现场的防静电建设,合理控制元器件的筛选失效问题。

3.4 谨慎操作筛选过程

要想有效开展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工作人员严格遵循规范的筛选流程,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失效率。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中的极性接反问题,若一旦出现接反情况,就会对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检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报废。因此,在实验操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把握电压与电流参数,避免电压与电流参数超过额定值。在电子元器件存放时,需要注意避免其放置在潮湿、高温位置,避免存放环境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从而维护二次筛选质量[7]。

3.5 精准操作筛选细节

要想有效开展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工作人员精准操作筛选过程,保证筛选细节符合操作要求。在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中,工作人员会对元器件进行老炼试验,就是在规定的温度环境内,将电子元器件放置在具有一定电应力条件下,控制放置时间,促使元器件显现出早期缺陷与早期失效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老炼试验的老化条件,依照工艺资料内容规范操作实验,保证老炼设备完好,检查是否存在接地现象,检查接片与接线夹是否安装牢固,以此保证电子元器件试验状态良好,实现二次筛选目标。

3.6 严格控制电参数测试过程

要想有效开展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二次筛选中的电参数测试,加强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电参数测试开始之前校正设备,保证设备精度精准,之后明确元器件的测试额定电压值,避免试验时的电流与电压超过数值,从而顺利推进电参数测试过程。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先取样片,若试验样片不合格,则不能够进入下一步的电参数测试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电参数测试环节的重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避免各种因素影响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电子元器件的二次筛选,大大提升了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电子元器件的作用,为设备的稳定、良好运行提供辅助。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二次筛选实现对元器件的质量控制,但是仍旧有可能会出现操作规范、设备质量等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加强二次筛选控制力度,分别从筛选范围、筛选方法、筛选应力、筛选过程、筛选细节等角度入手,同时加强对电参数测试过程的控制力度,以此解决筛选隐患问题,进一步提升二次筛选有效性。

猜你喜欢
元器件器件测试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幽默大测试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2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橡胶工业(2015年7期)2015-08-29 06:33:46
面向高速应用的GaN基HEMT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