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工智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2021-03-27 03:48陈建国陆慧娟周杭霞
智能物联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协同

陈建国,陆慧娟,周杭霞,金 宁,杨 力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能力,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高校双创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业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开始发起,开展的创业活动不仅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强有力地提升了美国国家竞争力。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推动力,而这一切与美国半个多世纪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密切相关。1947年,自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开设了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企业的管理”以来,发达国家的双创教育已有了70多年的发展历史。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校开展双创教育,为大学生双创活动提供优越政策环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双创教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近年来,为促进大学双创教育实施和鼓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我国政府提出了多项举措。例如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率先进行双创教育试点;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并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双创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1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机制

1.1.1 培养载体

高等院校目前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以“创业学院”为载体,通过设立创业学院这一枢纽型组织,整合校内外双创教育资源,制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开展双创教育和研究的具体工作。我校也不例外,于2016年成立了创业学院,并聘任了首批16位创业导师。但是,随着创业学院具体运行,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已经出现,开始制约创业学院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

1.1.2 组织架构

大多数高校采取了虚拟运作方式,即“无形学院,有形运作”。创业学院并非独立二级学院或实体学院,其工作团队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学院抽调辅导员等组成,不设正式编制;经费上有专项经费支持,但挂靠在教务处或相关部门的财务户头;办公场地一般设立在学校行政办公楼或经管类学院。在领导配备上,几乎全部高校采用相同模式,即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任创业学院院长,副院长则设置多人,一般包括学生处长、教务处长、研究生院长、团委书记和经管学院院长等。个别高校也会设立专职副院长,主管创业学院建设和日常运行。

1.1.3 制度规范高校

在创业学院成立之初,一般会制定总章程或发展大纲,作为创业学院设立的纲领性文件。通常还会制定若干管理细则或管理办法,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创业课程培养计划》、《创业导师管理暂行规定》等,也对创业学院日常管理和运作起到规范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创业学院普遍的“非实体化”特征,各高校创业学院在制度建设方面尚不成熟,缺少完整的长效化制度或规范。

1.1.4 师资队伍及其课程内容

(1)师资队伍

创业学院的师资队伍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依托各高校经管类学院而形成的专家型讲师团,他们主要负责校内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讲授,内容涉及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二是与校外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企业家创业导师,他们的传授形式更具多样化,包括创业沙龙、论坛、大讲堂、案例分析课、经验交流分享会等,时间和形式较为随意。

(2)课程内容

大学生对双创教育内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有学者调研后指出,双创教学内容的需求分别是:个性化的双创指导、创业者亲身示范、创业模拟分析、创业案例分析、双创理论等。大多数高校已认识到,大学生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在双创教育方面尤为如此。因此,双创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培训和实操孵化两个方面。

课程培训方面:主要依托经管类学院的精品课程、大学生就业培训拓展项目、学生处或团委的科技创新赛事资料等内容,通过开办“青年创业特色班”、“创业通识教育培养班”、创业者沙龙等培训活动,讲授创业知识,营造创业氛围。部分有能力的高校也在拓展海外培训项目和企业参观实习,如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每年派遣20多名大学生赴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培训2周,为课程培养体系搭建更为直观的国际合作通道。

实操孵化方面:高校一般会通过双创系列赛事、实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对接等方式开展工作。

双创系列赛事是高校中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创业训练载体。学生们从团队组建、项目构建、计划书撰写、项目答辩等一整套流程中,学习创办企业的知识,模拟创业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实训基地是针对学校现有的实训基地资源,有经营意愿的学生团队以招投标的方式竞标项目的运营权,获得运营许可的团队通过项目实操,感受项目运营的全过程,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对接是由政府、企业或学校联合出资,开设创业孵化基地,为有能力、有项目、有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办公场地、费用减免、风投引入对接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业的最终落地。例如我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德创新创业论坛等。

1.2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2.1目标受众定位偏差

许多高校创业学院在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认同上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促使更多学生创业、参加竞赛项目,或使创意尽快落地。事实上,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教育,其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注入“企业家的基因”。创业教育应该明确这一现实,兼顾各种目标,而非片面关注孵化项目。

1.2.2 治理结构设置失效

创业学院的“非实体化”给其职能行使和作用发挥形成了关键性制约。表面上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牵头人的创业学院,集合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经管类学院等相关单位职能,便于协商沟通,整合力量。事实上,现实情况往往是“多山头乃无山头”或“三个和尚没水喝”,仅靠行政指令来推动,缺少常态化工作模式和明确的负责主体,易导致虎头蛇尾,工作开展成效大打折扣。

1.2.3 培养体系设置僵化

课程体系上,多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套路固定、缺少时效性和创新性,无法反映创业市场的最新变化和特征。实践体系上,由于学校资源限制,难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只能依靠校内外双创类赛事和少量缺乏实效性的孵化基地。

1.2.4 师资队伍保障乏力

通常由经管类学院老师担任双创课程主讲,这些老师创业经验少或基本没有,常常是学术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而企业家创业导师在实践中往往因为公司或个人事务过于繁忙,仅限于挂名,未能真正发挥创业导师的指导作用,结果是创业导师团形同虚设。

1.2.5 协同机制不完善

协同育人应该先是协同,后是育人,以人为中心,强化协同,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个体制。高校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围绕大学生双创素质培养这一目标,面向社会整合多种育人资源,使各育人主体协同运动,发挥关联效应和整体效应,以和谐有序的协调合作机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已做出一些探索,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对协同育人认识不足、协同育人资源以及项目投入的持续性不足等。

(1)重视不够和认识不清

一些高校单纯把知识传授或培训熟练操作技能作为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双创”教育交由学工部门全程负责,以思想动员代替实际的双创教育,导致“双创”教育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设计,脱离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

(2)资源不足和能力有限

有些地方高校“双创”育人的软硬件不足,表现为有“双创”育人能力的教师短缺,双创培育经费紧张,缺乏双创培训的硬件条件,导致双创教育资源不足和能力受限。

(3)缺乏保障和稳定性差

地方高校的协同育人单位以本地的中小私营企业居多。其生产、经营、研发等决策调整较快,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内部特定岗位工作人员紧张等因素导致原定的协同育人方案有可能无法正常执行或在实施过程中被迫停止。高校内部也常因校内考核机制、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制度性因素,导致相关任务的执行部门和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协同育人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

1.3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问题

人工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应用潜力巨大,但该领域人才奇缺。有学者认为,国内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500万,供求比例是1:10,供需严重失衡。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7年12月颁布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要求企业、行业服务机构努力培养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教育部在2018年4月颁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高等学校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全方位综合性地完善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2]。浙江省也于2017年7月发布了“人工智能人才新政12条”,其中包括支持高校建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方面,我国高校教育系统现处于跟跑状态。

(1)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高校普遍缺乏实践环境,虽然校企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但现实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合作通常流于表面形式,难以落地和持续发展。

(2)未形成有效的人才输出机制

目前高校人工智能大部分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体现在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专业中,人工智能课程并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学时少,存在碎片化、低水平等问题[3],尚未形成有效的人工智能人才输出机制。

(3)未形成交叉学科培养机制

学科交叉融合缺乏明晰的路径,同时人工智能领域学生多为理科出身,此现象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

(4)未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包括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目前,人工智能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或者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等一级学科为基础,正在完善之中。

(5)教学方式仍然陈旧

人工智能是一门高度综合、案例/项目相关性强、注重实践的学科,传统学科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基本培养方式仍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学生的关注力低,实践环节薄弱,学习效果差。

2 基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建议

我国人工智能专业整体实力仍较为薄弱,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路径,并以此为借鉴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

2.1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2.1.1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1)确定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中国科技部在2017年11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提出,人工智能发展可沿着五个主力方向: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智能系统。高校可选择若干个主力方向或相似方向来建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如我校新申请成功的人工智能专业选择了两个主力方向: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感知与理解。

(2)建立交叉学科培养机制

《规划》要求,高校应促进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交叉融合。在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培养机制和体制上已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大多数高校而言,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是开展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兴趣爱好等,开展个性化教学,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二是开展研究型教学。人工智能专业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通过这类教学,引导学生研究人工智能新算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是开展案例教学。结合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新理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四是开展项目教学。以工程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知识来主动探索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开展拓展培训

拓展培训通过知识和技能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一是以赛促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双创比赛,如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

二是跨学科扩展系统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如计算机、电子信息、软件工程等领域建立知识系统。

2.1.2 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创建校企合作平台,有利于双创人才的培养[4]。高校应借助人工智能企业优势,突破浮于表面的短期合作行为,打破机制障碍,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每一个环节,校企合作扎实落地并持续推进,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社会急需的人工智能双创人才。

(1)校企协同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校企协同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教学环境及条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

(2)校企共建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在大多数高校中,人工智能仍属新专业。但是可以预计,在不久以后,人工智能将纳入专业认证的范畴。因此,高校可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专业、行业、产业、企业等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梳理专业所需知识能力体系和素养,校企共同制定满足双创人才能力需求的培养方案。

(3)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环节。校企双方从实验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等过程搭建递进、分层、分类的协同育人实践体系。该体系由高校与企业共建、共管、共育。校企合作还可从以下若干方面开展:校企人工智能人才共享;鼓励人工智能人才的创业创新,促进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企业专家到高校授课;高校师生参与企业协同育人实践活动等。

2.2 进一步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梳理双创教育现状、教学内容、载体、协同机制等,并讨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提出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建议。

2.2.1 理清双创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创业教育并不以实际孵化的创业团队及创业项目的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为目标,将这种目标定位和理念宣传推广,使之深入人心,改变高校创业教育的功利化导向。

2.2.2 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

大力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创业学院定岗定编,完善治理结构,配备专门领导团队和工作人员,推进创业学院工作和人员的常态化,明确主体责任,建立规章制度,有序推动学校双创教育的稳步开展。

2.2.3 完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由创业学院牵头,联合经管类学院编制大学生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组建课程资源库,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保双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开设若干精品课程,制作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内部渠道向全体师生公开,扩大双创教育受惠面;与教务处协商,将双创教育设置为学院公选课。二是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争取到更多的双创公司参观或实习。三是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和更多的校内外孵化基地项目,给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和项目落地的物质条件。

2.2.4 强化师资保障

(1)优化双创人才培养教师队伍

制定严格的校内外创业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导师定期考核与评估办法,避免他们照本宣科和形同虚设;积极拓展社会资源,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亲自出面,吸引社会优秀企业家、创业校友和风险投资人士来校开讲座、办沙龙,在保证师资队伍的前提下力争提高双创教育的质量。

(2)聚拢校内项目经费和校外资金

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把协同各方来的资金流都聚拢到同一平台下,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要达到的目标,规定好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鼓励高校设立双创教育专项经费,积极吸引企业奖励资金投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双创人才的协同培养投入机制。

(3)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

由于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便利性、丰富性、免费性等优势,如何联手互联网平台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技能,成为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新突破口。互联网+教育提供平等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育人方式,可有效弥补地方高校“双创”育人资源不足的缺陷。

2.2.5 完善协同机制

(1)明确协同培养的发展战略

树立双创育人理念,打造双创文化,以协同育人的模式提高学校“双创”人才的培育能力与水平。

(2)共建双创人才协同培养联盟

各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师资优势不同,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建双创人才协同培养联盟,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建设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3)夯实与企业人才协同培养基础

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企业、高校的互利多赢。地方高校为企业量身打造专业性人才,合作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双创指导及实习机会,学生可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参加各种双创大赛,高校与企业共同为大学生的双创活动提供实验场地、设备和指导,所得知识产权等成果可根据各方贡献共享。

(4)扩大国内外教育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可加强高校和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依据国际公认的课程标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尖端人才和高素质的创业者。

3 结语

高校的双创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双创领域的若干关键内容,包括双创教育现状、教学内容、载体、协同机制等,并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双创人才的培养途径。

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高度交叉和综合性的学科。高校对人工智能双创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校企合作力度不足,未形成有效的人才输出机制、交叉学科培养机制、独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仍然陈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开展个性化教学、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明确课程体系、提倡交叉学科培养,并开展拓展培训的建议。为加强人工智能双创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校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共建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等。

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措施,包括理清双创人才培养定位,推动创业学院实体化进程,改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聚拢校内项目经费和校外资金,明确协同培养的发展战略,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共建双创人才协同培养联盟,夯实与企业人才协同培养基础,扩大国内外教育交流等。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