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多模融合汽车人才培养探讨

2021-03-27 10:24陈晨尹必峰董非俞升浩陆勇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学科

陈晨,尹必峰,董非,俞升浩,陆勇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一 引言

汽车产业是中国工业和经济的支柱产业,其GDP占比已接近10%[1]。目前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新技术、新科技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愈发明显显现,汽车产业的“新四化”趋势将愈演愈烈。“新四化”引入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对车辆提出了智能化和网络化新要求,同时汽车整个产业对人才知识体系、人才专业能力及人才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而汽车类人才的培养也面临新变革。中国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关键阶段[2],在汽车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新四化”人才数量上严重匮乏、人才能力匹配度差、汽车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的发展机遇面前,亟须改革汽车学科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学生培养方式,从而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好、创新能力强、兼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人才[6]。

黄登峰等[3]分别通过设置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概论、共享汽车相关课程,有效推进车辆工程课程体系的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陈克等[4]提出,通过加强电子类、信息类、控制类相关课程建设来建成有学科交叉特色的新体系。苏霄飞等[5]提出通过课程结构化设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推行1+X证书制度等多种举措,有效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以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 目前汽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汽车产业已经处在“新四化”的变革期,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对高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快更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避免人才培养方向与实际产业需求产生较大偏差[7]。现有的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学科知识体系面窄

受限于过去市场及工业的需求,大多院校学科知识体系面略窄,都是针对单一学科知识进行设计,学科间交叉融合有限,虽然可能也定期进行一定更新,但多是在过去基础上对培养方案进行微调,势必难以满足新形势及新要求,学生毕业后的知识储备也已无法满足“新四化”的要求,难以快速适应新岗位需求,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行业问题,无法跟上时代和行业发展的步伐。

(二) 学校本身条件限制

学校课程更多的仍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学术素养的提升,虽然院校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在努力解决学生实践问题,但学校本身教学经费有限,无法也难以及时更新实践课程设备,如新车型、新软件等;学生人数众多,这对设备数量和实践指导老师本身也是个巨大压力,难以保证足够设备和学生操作频率、操作时长;新技术发展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大挑战,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自身繁重工作的前提下,难以及时跟得上最新技术发展,学校本身也缺乏相应经费,外派教师及时充电和培训,加上部分年轻老师毕业后直接走上岗位,自身也没有经历充足且系统的教学训练。

(三) 实习效果不显著

受限于学校教学课时安排、实习费用、实习单位距离等多重限制,目前学校课程设置中,很多实习仅仅为半天至一天,企业考虑到核心技术泄密、专门的讲解员及安全员、学生人员安全、生产任务重等因素,往往不愿意接待学生的专业实习任务,更多的是依赖带队老师的个人社交能力和学校的校友企业,高校和企业无法建立稳定的实践对接关系。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愿意接待学生实习,一线讲解人员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大多时候应付性质居多,企业准备的实习内容无法真正与学校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并且实际企业运行车间的噪音和杂音较大,给学生的学习和听讲也增添了困难,综合起来学生的参观学习停留在走马观花层次,无法真正深入学习到生产工艺和最新技术。即使是长期实习,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与内心期待值存在着落差,进而产生消极思想,企业也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积极有效引导和指导学生快速适应角色的现实问题。

三 江苏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已不能满足日趋提升的行业要求,同时也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理念和新工科建设理念无法紧密结合,更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针对我国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挑战,在“高起点、国际化、开放性”办学目标的核心思想指引下,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积极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校企合作的有利优势,深入促进学生工程教育改革,针对学生培养中工程创新能力问题,创新性提出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多模融合汽车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如图1所示。学院围绕汽车行业前沿技术,提出车辆-动力-交通运输多学科融合的本硕博贯通的工程能力体系。

图1 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多模融合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进入校企联合实验室、大师工作室、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和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实践创新,充分利用行业最新、最高水准资源;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培养主要载体,以学校产业教授为抓手,全面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频繁、密切沟通,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流程地协同指导,同时推进学生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的创新模式,形成校企协同多模融合并举的汽车类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协同多模式创建能力培养

(一) 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本硕博知识能力体系

单一学科的创造性主要是在已有学术轨道上的延伸和拓展,以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取代旧概念、旧理论、旧技术等,并不具备工程创新能力。此外,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无论是课程、管理、实践条件,都不适应汽车产业革命所需要的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针对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江苏大学汽车学院以汽车领域创新技术为导向,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本硕博知识体系。本科高年级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训练,研究生注重前沿基础、多学科协同技术创新。新能源车辆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学科,由其衍生的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池系统、车辆大数据,如图3所示。这些系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链和技术链,是汽车技术创新发展最活跃的领域。江苏大学汽车学院统筹优化了学科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形成了以新能源车辆前沿为牵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重构了人才培养硕博能力体系,如图4所示。

图3 以新能源车辆为代表学科交叉特征

图4 新能源车辆学科交叉体系

(二) 校企协同多模融合育人模式

建立校企联合的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共同探讨产学研“点-线-面”的多模融合模式,打造多维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在学科体系和学生培养方案设置中,积极征求行业专家看法和意见[8],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在后续执行中,也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师走上讲台,带来行业最新资讯和技术信息。同时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开展实践类课程、专家讲座、创新创业论坛,从而全面拓展学生的工程视野。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可借助现有的腾讯会议、微课堂等形式,积极采用在线授课和VR授课方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从而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缩短在校生和企业人员的时空距离,并且让企业导师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学生班主任、创业导师等,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覆盖面同时,也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更加符合实际行业需求和导向,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水准。

(三) 校企创新研究共同体

从学校、企业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实际需求入手,联合组建校企创新研究共同体,并且以汽车行业前沿技术研发为实际牵引,从而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团队,把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需求以项目制形式落实在人才培养上。深化校企研究合作,让更多的在校教师参与到企业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中,共同成立研发和技术攻关小组,学院和企业在管理和经费上提供支持,如双边办公室。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实际工程思维和视野,在教学开展中也能更加贴合实际,消除“教”和“用”严重脱节的问题,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在校教师的智力资源,夯实企业研发队伍。

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汽集团、一汽锡柴、常柴股份、华域KS、Bosch中国等建立了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利用企业资源构建了协同育人模式和教研互动机制。与上汽集团、一汽锡柴、中船动力等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200余人。近5年来,高校聘用企业授课教师12人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35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5人、召开校企联合制定2020版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教研会议4次,企业聘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25人,开设工程实践课程5门,校企联合建设实践实习基地10个。

四 结语

汽车产业的“新四化”趋势将愈演愈烈,而汽车类人才的培养也面临新变革。针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创新性提出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多模融合汽车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多学科融合的本硕博知识能力体系、构建校企协同多模融合育人模式、打造校企创新研究共同体等多种方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学科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学科新书导览】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