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啸天 王雷霆
“双减”背景下,从全面性、亲子性、游戏性3个方面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加减法”的设计并付诸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体育家庭作业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全面发展性的作业设计,“减”单调復杂性的作业设计
体育家庭作业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名学生都能“吃好”“吃饱”,达到全面发展。应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育人、育体、育心功能出发合理设计,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确保作业设计、布置与评价有机融合。体育家庭作业应从时间、内容、要求和评价4个方面进行全面设计,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水平三全面性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见表1。
二、“加”亲子性的作业设计,“减”随意性的作业设计
水平三的学生由于情感发育特点,具有一定的表现欲,但对父母仍具有依附性,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要符合这一情感特点,既要创设父母与孩子共同运动的场景,又要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和关注度。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进步,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在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家长应通过体育家庭作业这一形式,主动陪伴学生一同锻炼,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水平三亲子性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见表2。
三、“加”游戏性的作业设计,“减”枯燥性的作业设计
跑、跳、投、踢、抛、接、悬垂等单调的身体动作,通过组合,可构成具有独特性的身体游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练,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充分利用游戏的手段增加体育家庭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在运动中获得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超越自我的乐趣。
水平三游戏性体育家庭作业设计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