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021-03-27 10:26:12周任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口算审题习惯

周任远

摘要:虽然当前的小学数学考试,并不涉及对学生口算能力的专项测验和考查,但是在学生日常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口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这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

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口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组织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练习活动,强化学生口算速度与准确度,使其借助口算技巧,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逐渐具备良好的口算能力。针对数学学科而言,其教学知识内容非常的简单和基础,以生活中的实用为主,旨在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2]。既然以实用为主,那么计算教学,尤其是口算教学,便成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如学生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数学问题,都需要其能够快速的口算出答案,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们在纸上进行演算。对此,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口算训练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与记忆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任务之一。

一、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首先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之后,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对多样化的数字组合进行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这样就能带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口算训练。因此,教师要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之下,让学生对数字的组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也可以在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开展口算训练。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游戏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还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特点,组织各种口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口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这种游戏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对在口算训练游戏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相应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带动全体学生自觉地提升口算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对学具进行充分运用,让整个课堂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通过教具和学具的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对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对周围的一切较为陌生,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具有良好的习惯。所以要想让学生获得口算能力的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内容,這样才能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有助于学生解决计算的准确性问题。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字,所以在进行书写时常常会有不规范的问题,导致马虎和失误,这都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教师也要督促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生出现书写问题以后,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的训练,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的书写技巧。另外,很多学生虽然思维比较活跃,也具有较强的口算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口算过程中,往往错误百出,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读懂题意、看清数字以后,再开始口算,并且在得出计算结果之后,也要做好检查工作。最后,在口算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口算速度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口算算法掌握的熟练度。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加强对口算算法的记忆与背诵,并且开展多种多样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算法的应用。

三、应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要想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同时还要促进学生自主训练质量的提高。通过有效的口算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在组织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活动。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活跃学习氛围,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几道口算练习题,再配合生动的动画,以多样化的形式,如抢答、接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口算,促进学生思维的调动和大脑的活跃。另外,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虽然在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上极为不成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其活跃的思维,面对新鲜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在这一特点的基础之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地鼓励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探索更多的方法。

四、从运算习惯入手,强化学生口算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障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性条件。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得知,低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较低,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5]。对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把口算这一抽象问题简化为简单形象的问题。然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对此,教师可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其一,引导学生养成“一看”的习惯。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不利于其口算能力,其常常只是看到相关的数字便立即计算,并未对题干内容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导致计算错误。对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看题的习惯。例如,草地上共有6只鸽子,没过一会儿又飞来2只,这时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鸽子?有的学生只是看到了“6”“2”两个数字,便毫无疑问地直接计算出4。这主要因为这些学生把“飞来”看成为“飞走”,便采用减法。由此得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看”习惯的必要性。其二,引导学生养成“画”的习惯。由于低段学生在审题时往往耐心不足,只是读一遍题便开始计算,往往是答非所问,错误计算。例如,在刚刚提到的习题解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划出“6只鸽子”“飞来”“2只”“总共”等关键词,如此对于问题的解答便一目了然,学生可迅速准确计算出答案。其三,引导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这里所说的检查,不只是要求学生再次审题,还应重点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检查过程中,学生应积极验算,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就能做到认真审题与计算,逐步强化口算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灵活的应用,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口算习惯,提高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的渗透与提高[J].新课程,2021(22):94.

猜你喜欢
口算审题习惯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上课好习惯
“三招”学会审题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七分审题三分做
智趣
读者(2017年12期)2017-05-27 08: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