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3-27 10:25田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满意度

田洁

摘要: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62例患病小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护理干预手段,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可保证患儿治疗安全,临床推广性好。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临床价值;满意度

引言:基于国家二胎、三胎政策开放,新生儿出生率持续攀升,同时,小儿患病率也在增加。由于小儿身体机能发挥不健全,心智不成熟,因此,易引发多种类型疾病,影响到患儿身体发育,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近年来,儿科接收的患病小儿数量也在增加,小儿本身年龄较小,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建议增加护理干预,以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1]。有研究指出,实施肢体语言护理,可保证患儿的看护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更积极的配合治疗[2]。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收治的患病小儿患儿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1),男患儿:16例,女患儿:15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33±0.56)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3.88±1.46)个月。对照组(n=31),男患儿:17例,女患儿:14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59±0.71)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55±1.04)个月。纳入标准:①取得患儿家属同意;②配合度高的患儿;③无精神状态障碍;④具备肢体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患儿;⑤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儿;②有智力障碍患儿;③不配合本研究的患儿。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资料相比,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及时安抚哭闹患儿,争取家属理解等。

观察组患儿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方法:(1)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温馨微笑服务,以和蔼的、亲和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和交流,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增加患儿的安全感;(2)建立与患儿平等的关系,采取蹲位姿势与患儿交流,认真倾听患儿内心的需求,给予患儿充分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并满足患儿合理化需求,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兼顾和考虑患儿家属的感受,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协同患儿家属做好患儿护理工作,从而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积极配合肢体语言护理工作的开展。(3)患儿在医院诊治环境中,存在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结合患儿的心理特征进行安抚,并对患儿家属重点讲解肢体语言护理的重要性,提升患儿家属认知,增加其抗病信念,积极配合。(4)护理人员为患儿讲故事、一起学习绘本读物,观看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治疗氛围,促使患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友善地开展护理工作,强化患儿康复信心。(5)护理人员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体态,面部表情运用得当,保持积极的服务态度,在患儿及患儿家属面前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与患儿交流过程中,注意眼神上的交流,真心爱护患儿、关怀患儿,给予患儿抚慰和温暖;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理动向和行为动向,及时询问患儿的感受,保持患儿处于愉悦的心理状态,增加患儿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好适应陌生的环境,进而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适当增加与患儿的肢体接触,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切实发挥肢体语言护理的作用,在穿刺等实际操作环节,动作轻柔,注意观察患儿表情,保证一次穿刺成功。(6)加强病房温度湿度调节,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提升患儿的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完全遵循医嘱,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部分依从:基本遵医嘱,稍有不配合行为;不依从:不遵医嘱,不配合护理工作)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患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总分为100分,满意:≥85分,一般满意70~84分,不满意:<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視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看护结果的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新生儿是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的希望,身心健康水平直接关乎到新生儿自身的健康状况,牵动着家属的心,当前,临床上也提高对新生儿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重视程度,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差,治疗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临床治疗过程中,建议采取护理干预手段辅助患病小儿的治疗。患病的小儿属于特殊的人群,在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结合患儿身心特征和护理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切实拉近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采取常规护理手段难以满足患儿自身的护理需求,患儿家属认可度不高,整体的护理效果欠佳[3]。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83.87%,不依从率为16.13%,数据结果表明患儿仅有部分患儿是及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不配合、不依从的患儿数量多,提示常规护理有待改进和完善。进一步观察发现,干预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总评分为(166.71±3.59),数据结果说明常规护理需要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肢体语言护理看护是临床上当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护理手段,广受医患的青睐,能够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建立与患儿友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儿真实需求,切实基于患儿病情特点和护理需求出发,取得了患儿的信任,促使患儿依从性不断提升。本文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6.7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优势显著(P<0.05);说明肢体语言护理有效,安全程度高,易于患儿接受,能够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保证护理质量。肢体语言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的护理服务方式,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积极与患儿沟通和交流,时常微笑,给予患儿温暖,减少患儿抵触心理,真心陪伴患儿,给予患儿帮助和安慰,取得了患儿家属的满意,积极肯定本院护理工作。本文研究发现,干预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180.23±3.4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肢体语言护理增强了患儿的看护效果,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对患儿病情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肢体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明显,能够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患儿家属接受程度高,可减少患儿的应激反应,保证患儿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建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体会[J].人人健康,2020(11):146.

[2]王琳,康健,张敬婕.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67-68.

[3]姜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33+136.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