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龙
《生财有道》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的一档财经类专题栏目,多年来不断创新、研发符合大政方针、贴近主题主线、迎合受众需求、实现收视目标的多系列财经类专题节目。基于优质的节目形式和内容,《生财有道》栏目已经培养和积蓄了庞大的收视群体,形成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专题节目的制作是以编导为中心,而摄像师则要根据编导的要求和思路去进行拍摄,为其记录所需画面。这看似轻松、简单的工作除了需要摄像师具备必要的过硬技术,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善于组织、调动拍摄场景中的画面构成要素,进而使拍摄的画面更具张力和表现力,表达文字内涵,凸显节目主题,紧抓观众视线,助力提升节目的含金量。专题摄影师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效地施展拍摄技能树立画面风格,将电视语言与艺术创作融会贯通,提升二者结合的感染力。
拍摄前
善于沟通,获取有效的拍摄信息。这里讲的沟通包括摄像师与节目编导的沟通、与被采访对象的沟通。
提前构思。在摄制组奔赴拍摄现场的过程中,摄像师与编导彼此间就选题的已知情况展开交流,探讨拍摄内容,确定主题方向。此时,摄影师要根据编导的设想和思路去假设拍摄场景,提示拍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供编导参考的备选拍摄方案。虽然这些沟通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这样的沟通不仅可以很快地将编导和摄像师带入工作状态,而且还为接下来的节目拍摄迸发出创作灵感。
开碰头会。到达当地后在拍摄之前开个“碰头会”是必不可少的,“碰头会”上编导和摄影师在介绍完拍摄主题后,要就拍摄计划、拍摄内容同每一个采访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在这期间摄影师要根据沟通内容捕捉信息,调整和完善拍摄方案。同时要让采访对象了解拍摄中设定的环节,让编导清楚内容拍摄的可行性。在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过程中,编导探究的是节目内容,而摄像师斟酌的是这些内容运用怎样的手法才能通过镜头完美地展现出来。
前期踩点既是落实沟通内容,又是选择拍摄场景的必要环节。
踩点,顾名思义就是到实地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摄像师在踩点过程中不仅要根据主题内容确定拍摄场地,提出拍摄要求,还要关注当地的气候变化,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生财有道》的节目拍摄大多在室外取景完成,天气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拍摄时的光线、色彩、色温、线条以及画面是否通透,层次感是否明显,而且天气的变化还会牵动拍摄计划是否进行调整,以避免对整个节目录制进度的影响。因此摄像师要深知拍摄工作一样是“靠天吃饭”。
拍摄中
移动机位拍摄。移动机位拍摄在《生财有道》的专题节目录制中应用最多的是互动采访环节。摄像师在采用移动机位拍摄互动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拍摄场景,既要考虑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在场景中的走位、动作、表现,也要考虑画面中的前景、后景、环境、声音等元素,做到均衡构图、美化画面。在拍摄《生财有道》的沿海行、秋收系列、夏收系列、特产系列节目时,渔港上的交易场景、种植基地的采摘场景、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的场景,在这些原生态的场景中进行互动采访拍摄,画面中呈现的所有元素是不用刻意摆布的,都是自然的、真实的。只要采访的内容准确无误、交互双方表现到位,对于拍摄效果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拍摄美食节目时采用移动机位拍摄,摄像师首先要考虑拍摄环境是否合适,其次就需要对镜头中的元素进行有目的的布置安排。要做到画面干净无多余元素出现,拍摄主体的走位自然、动作随意,编导设置的各个环节衔接顺畅表现充分。
互动采访采用移动机位拍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让画面更具指向性,增强受众的带入感。摄像师在拍摄中要紧跟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内容,根据内容及时调整拍摄角度、画面构图、景别变化。同样以拍摄美食节目为例,摄像师在拍摄美食制作的过程中,会根据互动内容提供的信息,有节奏地从全景的交待环境到中景的菜品制作前的铺垫,再根据出镜记者的提示“食材准备下锅了”、“这些食材都要下锅吗”、“油热了,什么先下锅”等来确定从中景到炒锅特写的景别变换时机。在烹饪制作过程中,炒锅内的特写以及食材翻炒的特写镜头最为抓人眼球,摄像师要尽可能地变换角度和景别,多用大特写来展现诱人的烹制画面。在确保特写镜头拍摄充分的情况下,还要随时调整景别照顾互动双方交流的内容和画面,满足节目中设置的各个环节对镜头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移动机位拍摄也叫“上肩”拍摄或游机拍摄,它所具备的机动性和操控性在《生财有道》沿海行的拍摄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摄像师运用移动机位拍摄首先要做的就是景别最大化,要通过大景别寻找小细节,再根据细节调整构图和景别。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拍摄画面的不可重复性。在拍摄过程中很多精彩的画面都是瞬间呈现、一闪而过、无法重现的,这就需要摄像师对拍摄画面要有预见性和判断的能力。在拍摄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做到随机应变、眼疾手快,同时还要有耐心有耐力。拍摄一旦开始,拍摄内容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是一气呵成,每个环节间隔越小对摄像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
固定机位拍摄。相对于移动机位拍摄,固定机位拍摄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多用于拍摄空镜头。空镜头是专题节目中除同期、现场以外的画面部分,摄像师要在特定场景中根据编导意图和主题内容别有用心地拍摄衬托叙事和抒情的画面,这是摄像师创作思维活动的直接表现。摄像师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尽其所能地展现这一优势?首先“稳”不是简单地让画面保持在水平位置上,而是摄像师要根据拍摄场景通过寻像器捕捉拍摄主体运动的顿挫缓急,包括运动的速度、节奏,并有预见性地运用推、拉、摇、跟完整地记录拍摄主体活动全过程的有效画面。其次,在“稳”的基础上,要三百六十度寻找拍摄素材,调整拍摄场景,变化拍摄景别。在拍摄《生财有道》生态草原行系列节目时,最能透视出草原文化的便是那达慕大会了,展现民族特色的赛马、射箭、摔跤是摄像师必须拍摄的重要场景。由于场景大、元素多,摄像师在拍摄空镜头时要做到远取其势、近取其神。在拍摄套马活动时,摄像师要抓住被分离烈马的奔跑轨迹用不停机的方式去记录在这一过程中马背民族人马合一的精湛技能,还要表现套马过程中紧张、惊险、刺激的气氛。在拍摄空镜头时,摄像师除了要具备较高水准的技术技巧外,一定要具备编辑意识,要根据编导设定的内容以及实际采访的情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拍摄、创作成组的镜头画面,不仅要为后期编辑提供展现电视语言的有效素材,而且為提升主题内容的可看性添光增彩。
串场环节的拍摄。在拍摄串场时,摄像师要根据编导的要求和所要体现的意境去确定拍摄方式。选择固定机位拍摄时,摄像师更要对光线、线条、影调、色温、景别以及画面的背景选择、构图方式等进行整体设计。如果拍摄动态串场,摄像师还要根据串词内容设定出镜记者行走的起幅和落幅,要明确先说再动还是先动再说还是保持一致性。在落幅设定方面,落幅是串词的结束点还是某句串词的落脚点,这些都要跟编导、出镜记者一一确认。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光线、背景元素以及出镜记者的语速来调整出镜记者行进的速度、角度、方向。每一次拍摄串场环节,都是看似简单其实这其中涵盖了诸多的技术技巧,体现了摄像师的经验积淀和拍摄风格,展现了摄像师的思想意识和创作水平。
拍摄后
摄像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这不仅体现在每一次拍摄中对画面、对创作、对艺术的追求上,同样在节目制作和播出时也会得以体现。由于身处岗位的不同,摄像师结束了当前的拍摄任务进行短暂的休整之后就会投入到下一个选题的拍摄工作中。成熟的摄像师在每次拍摄任务结束后都应密切关注节目的制作进度和排播,应在第一时间观看节目首播。在观看过程中,摄像师要从观众的视角去感受画面是否抓人,是否有带入感、触动感、新鲜感。同时还要以专业的眼光去评定画面的信息量是否充分,场景选择是否丰富,拍摄画面的衔接是否顺畅,景别变化是否流畅,画面能否恰当地表达节目内涵。除此之外,还要关注画面中光线的运用、把控是否合理,角度的选择、方位的确定是否合适,互动采访时镜头移动是否准确、到位等等,这些都是摄像师责任心的体现,也是摄像师积累经验、提高素养、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画面是构成电视语言的重要元素,而这一元素是摄像师尽心竭力创作的成果。作为专题节目的摄像师也正是依靠自身的阅历、素养和多年的积淀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通过画面将电视艺术转化成更接地气儿的,富有感染力和认同感的,能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的电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