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敏
(东平县中医院中医脑病科,山东 东平 2715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占脑血管病患者总数的85%以上,其发病率仅次于心脏病和肿瘤性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进展性脑卒中、完全性脑卒中、边缘区(分水岭区)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成年人残疾及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均与脑动脉血栓形成有相关。脑动脉血栓形成可阻塞脑血管,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缺血瀑布样反应”,造成脑细胞凋亡[2]。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3]。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但不同的病因均涉及三个基本的病理过程,即脑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有报道称,脑动脉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绝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组织损伤不可逆转[4]。程英等[5]研究指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的90 min内,给予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可保护其脑组织,避免其大脑神经元进一步坏死;若患者发病的时间超过90 min,其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王静等[6]研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组织缺血后引起的不可逆性神经元坏死密切相关。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卒中”、“中风”、“偏枯”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中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中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亏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腹,导致痰热内蕴、邪伤营卫、瘀血阻滞[7]。《金匮要略》中说:“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这一论述强调了营卫损伤、正虚邪入是引起中风的主要病机。有研究指出,中风的病位在络脉,但与心、肺、肝、肾密切相关[8]。
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则为补气、活血、通络、调理气血阴阳平衡。有报道称,患者在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能量衰竭及酸中毒症状[9]。因此,在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需重视改善患者脑组织的能量代谢,纠正其脑组织酸中毒的情况。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常用的中药汤剂有补阳还五汤(主要成分为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六味地黄汤(主要成分为熟地、山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用上述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起到补气、活血、通络、滋阴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减少患者神经细胞的凋亡,降低其血液的黏稠度和血管内的阻力。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制成的一类中药制剂。与中药汤剂相比,中成药具有性质稳定、服用方便、口感易于接受及便于携带、贮藏、保管等优点。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成药主要为复方丹参片(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此药为理血剂,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导致的胸痹(证见胸闷、心前区刺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慢心率等作用[10]。除复方丹参片之外,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成药还有安宫牛黄丸、安脑丸等。用安宫牛黄丸和安脑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起到醒脑开窍、清热解毒的功效。
3.3.1 灯盏花注射液 灯盏花也叫灯盏细辛,其味辛,性微温,可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早在70年代,灯盏花注射液就已被临床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灯盏花注射液中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灯盏花素,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
3.3.2 葛根素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中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葛根素和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2]。葛根素能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羟色胺的释放过程产生较强的抑制及阻断作用,进而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有研究指出,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可使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40%以上,还可降低30%左右的血管阻力。
3.3.3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苷、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清除脑组织中的自由基、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及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等。程振[13]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3.4 刺五加注射液 刺五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刺五加,具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之功效。近年来,临床上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肾不足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晓杰等[14]将16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用藻酸双酯钠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大脑动脉的平均流速、峰值流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也是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针灸大成》中说:“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用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尤其有利于促进此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用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的取穴方法有:失语者取其哑门穴、廉泉穴等穴位;上肢偏瘫者取其臂孺穴、曲池穴、内关穴、天井穴、合谷穴等穴位;下肢偏瘫者取其足三里穴、太溪穴、承山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等穴位;吞咽困难者取其廉泉穴、金津穴、玉液穴等穴位;面瘫者取其颊车穴、鱼腰穴等穴位。
推拿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推拿手法对人体特定部位和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用推拿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散结、调整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等作用。有研究指出,用推拿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改善患者局部脑血管和神经的功能,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15]。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此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肢体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本研究可知,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