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玉护理教育实践及其当代意义

2021-03-26 05:32琤梁光霞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玉九江护士

涂 琤梁光霞

(1解放军庐山疗养康复中心;2九江学院护理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鉴”。研究历史可以指导现实,也可以预测将来。回顾护理教育史,总结经验和教训,能帮助了解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感受护理前辈们曾经付出的艰辛和创造的辉煌,增强护生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使教育工作者得到启迪和教益[1]。

19世纪初,西方医学和护理理念逐渐传入中国。随着教会医院的兴办,护理人员严重匮乏,于是中国陆续创办了一批护士学校。1901年,留美医学博士石美玉在江西九江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护士学校之一——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20年,她又在上海创办了伯特利医院附设护士产科学校。这两所护士学校的创办,适应了当时条件下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中华护士会首任中方会长伍哲英等600余名护士,其办学实践成为中国早期护理教育的范例。2020年为伯特利医院附设护士产科学校创建100周年,2021年又适逢九江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创建120周年,笔者特对石美玉护理教育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探究其对当代护理教育的借鉴意义。

1九江开埠与西方医学与护理理念的传入

1840年,英国在美、法等国的支持下,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开辟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5个沿海口岸,《天津条约》又开辟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沿江口岸和内陆地区,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西方医学技术与护理理念借助数量可观的传教士、医生和护士传入中国。九江是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沿岸城市,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1858年被辟为通商口岸。

1.1中国早期护理教育的发展[2-3]

1900年以前,教会在华医疗事业的规模一般很小,通常是设在教堂的诊所。到1919年教会医院增至166所,诊所也相应增多。1937年,教会医院已增至300所,诊所600个,病床达21 000张。随着教会医院的兴办,一批西方护士来到中国从事临床护理和培养、训练中国护士,以满足教会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教会医院办护士学校成为一种模式,1900-1915年,英、美教会在华所办护士学校达36所。最初,中国各地设立的护士学校,不论条件是否具备,大多是凡有一所医院或诊所,相应成立一所护士学校。教学设施简陋,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教材,教师多由医生和护士长兼任,采用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式,用学徒制方法,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培养护士。1909年,在美籍护士信宝珠的倡议下,7位外籍护士和2位外籍医生恰逢在庐山牯岭度假,他们几经磋商,决定成立“中国中部看护联合会”,随即更名为“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中华护理学会前身),并于1912年成立护士教育委员会。其任务是制定和统一护士学校的课程,编译教材,办理学校注册,组织护士执照考试等。1914年,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护士学校、上海仁济医院护士学校、上海西门妇孺医院护士学校、福州龙山医院护士学校成为首批通过注册的学校。19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正式开办,成为当时唯一培养护理本科生的高等学府。

1.2九江开埠后的教会医院与护理教育肇始 [4]

1877年,法籍天主教神父董若望在九江英租界湓浦路建施诊所,后改名为“圣味增爵医院”,1911年改称“天主堂医院”(即现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西院所在地),为江西省第一所西医院,西医由此传入九江。1892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海外妇女布道会资助九江儒励女中首届毕业生石美玉和康成(康爱德)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留学。1896年她们学成归国后先在诊所行医,随着求治患者的日益增多,原先狭小的诊所已难以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石美玉即向基督教美以美会和美国友人求助,募集资金拟建医院,扩大诊疗。1898年石美玉好友、美国芝加哥医生但福德先生为纪念其因患妇科疾病去世的妻子而慷慨捐助,委托石美玉负责在九江筹建但福德医院,医院于1901年12月7日正式开业。1893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九江埠閬小学增设诊所,取名为“生命活水”。1915年,美国医生裴敬思(Dr. Perkins)受教会指派举家来到九江,并自费将原来的“生命活水”诊所扩大为“生命活水医院”(现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教会医院的开办和西方医学的引入,西方护理的模式也逐渐引入九江。1901年但福德医院开业时即创办了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22年,之前在南昌妇幼医院(同为美以美会开办的医院,由来自九江的康成女士建立)工作的美国人伊丽莎白·范德蒂尔(Elizabeth Vandertill)来到生命活水医院担任护士长并开始护士培训工作。1925年,美国人溥乐(Deanetta Ploeg)来到生命活水医院,接替因健康状况而不能继续工作的范德蒂尔。1926年,溥乐的妹妹溥伊利沙伯(Elizabeth Ploeg)也来到生命活水医院,两人一同负责护理工作和护士的培养。

2石美玉护理教育实践

石美玉(1873-1954,英文名Mary Stone),女,祖籍湖北黄梅,1873年5月1日出生于江西九江。著名医学护理教育家,妇产科专家,社会活动家。她是中国最早留学美国并专职西医的女性之一,中国早期护理教育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妇女节制联谊会主席[3]。

2.1但福德护士学校[5-6]

石美玉和康成(康爱德)1896年留学归国后先是在昊格矩开办的诊所行医。1898年筹建但福德纪念医院,1901年但福德纪念医院正式开业,同期开办护士学校并兼任校长,在九江长达20年,直到1920年离开九江前往上海。1920年至1937年但福德护士学校历任校长为伍哲英、陶玛利、孙克立、项克礼等。

石美玉开始培养护士的原因之一是医疗工作需要帮手。她婉言谢绝了但福德医生派遣美国护士来院协助她医疗工作的提议,坚持自己培养本土化的护理人才。她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妇女自己有管理医疗事业的能力。她们能够做那些过去连做梦也不敢想做的事情。

护校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半,实行半工半读。她亲自把外文资料译成中文,编写教材,利用诊余时间为学生授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她带领学生上门接生和到农村巡回医疗,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医护基本操作技能。

据记载,1909年,首届5名护士毕业。1914年有学生20名,至1919年有学生35名。除大部分学生留院工作外,还有部分护生去其他公立医院和教会医院工作。1924年,学校在中华护士会正式注册。护校自创办到1937年共招生12届,毕业生100余名,成为庐山脚下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篮。伍哲英是但福德护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她1912年毕业于但福德护士学校,毕业后留院工作,同时在九江诺立女校补习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她后石美玉的举荐下,获得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于1915年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留学;1919年学成回国,即任在北平协和医院任护理部主任,旋即回到九江但福德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和护士学校校长。伍哲英多次代表中华护士会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28年出任中华护士会首任中方会长,被誉为“中国护士之母”。

1937年,抗战爆发,但福德医院被日军占领,护校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9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以“私立但福德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正式恢复办学。1945-1951年共招收7届学生计126名;毕业3届,共22名。

2.2伯特利护士产科学校[7]

1920年石美玉来到上海创办伯特利医院及其护士学校,随后来沪的伍哲英任伯特利医院总护士长兼护校校长。1923年,上海伯特利护校第一届学生毕业。同年兼办产科学校,培养助产士。1937年,抗战爆发,护校被迫停办。1948年,医院聘请正在美国的伍哲英回国主持护校的复校工作。1948年3月,护校改名为“上海私立伯特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恢复招生。

伯特利护士学校学生在医院内学习和实习,承担了医院大部分护理工作。为弥补教材短缺,石美玉亲自动手编写教材,把英文医学书刊翻译成中文,伍哲英则承担多门课程讲授及实习指导。

伯特利护校分为预备科与高级科,预备科课程有《护士历史略记》《护士历史演变》《护理伦理学》等。高级科课程有《小儿科护病学》《小儿耳鼻咽喉病学》《眼科护病法》《传染病护病法》《外科护病法》《护理产科学》《心理学》等。

伯特利护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产科专业,因为学生毕业后取得资格可以独立执业,吸引了各地的学生,甚至有来自缅甸、印尼、檀香山的华侨。1932年学校在中华护士会注册。至1936年7月抗战爆发前夕,已毕业435名学生,尚有在校生230人。毕业生均获得中华护士会证书。

中国早期的护士学校多由外籍护士管理和执教。石美玉通过她创办但福德护士学校和伯特利护士学校的实践,展示了她作为中国引进西方医学的先驱、中国早期护理教育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为中国护理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新冠疫情下护理教育的反思

2020年冬春之交,新冠疫情肆虐,蔓延全球。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英勇无畏冲向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据统计,护理人员占援鄂医疗队员的70%,她们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译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新冠疫情背景下回顾但福德护校的办学传统,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3.1更加重视护理人才培养 加强护理教育和学科建设

《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底,中国注册护士为444.5万人,每千人口护士达到3.18人,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8]。尤其是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重症护理人才更为缺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的护理教育体系。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但是,目前尚未建立支撑护理学作为一级学科的科学研究体系,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建设基金较少,科研资金不足。近年来护理教育专业布点大量增加,据统计,到2019年底,全国举办护理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有200余所,高职高专的有456所。关键是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稳定护士队伍,拓展护士的发展空间,增强护理职业的吸引力。令人忧虑的是许多非医学院校举办护理专业,缺乏准入标准和基本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和信誉。建议教育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严格护理专业教育准入标准,合理确定招生规模与结构,以保证护理教育健康发展。

3.2加强护士人文素质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国办发【2020】34号文件《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学生“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的培养,对于护士来说,培养学生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仁心仁术尤为重要。博爱、奉献是护士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但福德护士学校,石美玉特别强调培养护士的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告诉学生学习护理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通过从事护理职业来为增强人民的身心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学校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于在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搞好课程思政。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要加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并非只是被动的执行医嘱。护士是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也是基本医疗保健的提供者,要在健康中国的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

3.3加强护生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教育

现代医学发展理念要求将医疗健康服务扩展到预防、诊疗和康养,做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新冠疫情之后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但福德护士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护士做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学生对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深入城乡举办公共卫生讲座,传播消灭苍蝇蚊子的卫生知识,向民众宣传搞好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开展预防接种。目前,护理教育比较偏重于医院内临床护理教学。通过这次疫情反思护理教育,今后要重点加强护生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等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3.4 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护理专业教育,从历史上的医院办学,到今天的大学办学,应该是一大进步。一分为二地说,大学举办护理教育的好处是加强了教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弊端则是脱离临床实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护理教师脱离临床工作,缺乏临床体验。《意见》提出要“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9]。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教育必须与医院紧密结合。双方共同制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教育评估。护理教师必须下临床,护生要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4 结语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国办发[2020]34号文件明确提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求“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文件还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加快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借鉴石美玉早期开办护士学校的宝贵经验,学习她坚持独立自主、注重实践、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美玉九江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长干曲四首(其二)
郑美玉二三事
伊源美玉—中国翠
鹭鸟如诗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其它文章
油茶低温响应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