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嵚 姜冠杰 李保同 程晓迪 严玉鹏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5)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本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而言,在了解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才的培养途径,寻求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以实现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标。
自然界中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它是农业生产存在及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资源匮乏和灾难频发,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需求呈旺盛之势。目前全国开设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高校已达49所,每年毕业的学生近5000人。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学生普遍出现“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知识面窄,专业实践能力弱,社会适应性差”等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对“理论与能力并重,毕业即能上岗”的环境生态类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领会理论知识和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对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将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融为一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长期以来,受教育观念和资源投入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环境生态类专业实践教学在目标制定、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追求“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忽视学校本身的社会定位和学生“立地”能力锤炼,致使学生出现“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专业的动手实践能力弱,社会环境适应性差”等现象;在实践教学体系上仍以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缺乏设计性、开发性等综合实验环节,再加上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空间有限、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训练欠缺,导致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本科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将应用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科学构建现代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战化建设水平,成为了我国环境生态类本科专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构建新形势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专业培养计划是本科生教育的指南针,也是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模板。根据社会对环境生态类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了以农业资源类课程为主体,兼顾农学、环境与生态和土地规划与信息技术类课程为特征,“理工农管”相互融合的“四层次、模块化”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1)。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项目为载体,创建了“产学研”融合的“四层次、七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图2)。
图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两体系、四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图2: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四层次、七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将“四层次、七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夯实基础、强化专业、综合集成和创新培育等四个方面,从纵向将教学分解为基础实践教学层、专业实践教学层、综合性实践教学层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层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知识结构分别覆盖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综合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由此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进而贯穿于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及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2.2.1 基础实验实践模块
在保留“普通化学”、“定量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和“大学物理”等课程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养;同时适当尝试开设创新性实验,以期尽早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2.2.2 社会实践环节模块
积极建立具有专业特点的基层农业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合作平台,以促进学生初步获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能尽快将理论联系实际。依托该平台和自主组建的绿源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分组集中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了解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并提升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
2.2.3 专业实验实践模块
针对专业课程实验仍简单依附于理论课程的“一对一”封闭式模式问题,突破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统筹课程内部及课程之间的实验内容,使涉及基础理论的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现合理配置。本研究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与地质地貌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内实验予以优化整合,单独开设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在避免部分实验重复设置的同时,为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提供了更充裕的时间和更专业的平台。
2.2.4 课程设计模块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总要求,科学安排课程设计环节,并与相应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统筹协调,既要避免与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等相冲突,又要注重设计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如单独设置、独立考核);应理顺不同课程设计之间的衔接关系,注重设计环节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2.2.5 专业综合性实践模块
包括大二认识实习、大三生产实习、大四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外的实习资源,将认识实习以校内模型和毕业设计以校外实际工程相结合,实现培养学生总体工程认知意识的效果;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突出应用创新的综合性,应将学生集中或分组安排在校外实践基地。
2.2.6 自主研究性实践模块
主要目标是在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积累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支撑该模块内容的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都面向学生开放,并专门设置了实验室管理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学生(以研究生为主)直接负责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管理,切实将开放工作(负责场所保证、开放时间保证)落到实处。同时,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由导师针对学生在自主研究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指导,并及时掌握进展情况,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
2.2.7 科技创新实践模块
科技创新实践模块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更综合、更专业的实战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该模块由以下环节组成:
(1)科研训练:以学生为创新研究主体,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由导师指导并直接提供经费开展创新研究。
(2)认证培训: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能力要求,将教学、培训、认证相结合,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CAD资格和工程测量资格的认证培训项目,并通过最新前沿培训、赴企业学习先进设备操作和感受创新研发氛围等,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3)学科竞赛:构建了由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组成的分阶段的竞赛活动体系,力求实现“以赛促能、以赛创新”的目的。
(4)科研助手:设立科研助手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本科生助研岗位,由学校勤工助学办和科研项目主持老师共同协调招聘学生并定期发放助研补贴,在导师、研究生等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工作,达到勤工助学与专业对口、科研能力迅速提升的效果。
通过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以知识贯通为要领,创建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四层次、七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农业资源类课程为主体,“理工农管”相互融合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新理念,实现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综合设计型与创新探索型实验等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以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将实践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实践应用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