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
摘要:我国医疗事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医疗设备种类逐渐繁多与先进,提高了临床诊断时的准确性与主治医师对于疾病观察的直观性,保障了我国民生健康与人民经济效益。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与整体建设规划,均离不开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与日常维护。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修;问题;措施
1 医疗器械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控制系统滞后
现有的医院管理制度虽然比较完善,但医院医疗设备和设备维修的组织机构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盲区,大多数医院管理制度不符合现代医疗设备和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卫生政策体系没有明确规定各机构的人员构成、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和录取要求。同样在中小型医院,维修部门也很容易被忽视,大部分医院没有详细的维修工作制度,维修人员分工不明确。
1.2 维修方法落后
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要求,维修和检测手段仍然过时。原因是医院本身不愿意在维修设备上投入额外的资金,因为这种投资的回报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小型医院,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大多为中专以下学历,未受过高等教育,技能单一,知识面窄,技术水平提升缓慢,以上原因也是制约中小医院医疗设备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缺乏定期维护,疏于管理
实践表明,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定期维修和保养,违规操作时有发生,其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同时,医生的辛勤工作也让护理人员忽视了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在医院,由于长期存在患者多、护理人员少的矛盾,护士上班后只专注于护理工作,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即使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设备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也不及时纠正,以免影响更重要的本职工作,在交接时经常忘记向值班护士通报情况,导致这些不足之处缺乏有效补救。
2 医疗器械维修要点
2.1 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提升器械管理重视程度
首先,需要树立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管理意识,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使全体人员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到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充足资金是采购更优设备及保障器械维修保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尤其针对于高、精、尖的前沿设备,提高维修管理的资金,以提升维护效果,保障故障被及时的解决,防止因器械故障导致医疗服务延误、停滞,或因某一故障未被及时处理导致器械其他方面也出现故障。为此,医疗机构需要对不同设备投入专项的维修资金,并给予严格的资金管理,以保证维修资金被合理的使用,以达到规定的维修要求。同时,器械部门还应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积极采用合理、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淘汰落后、故障多发的医疗器械,以保证现有医疗器械的质量。
2.2 加强人员培训及监督,构建更专业维修管理团队
首先,需要定期对专业维修及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其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作用的认知程度,提升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同时,应对器械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强有力的监察,对医护人员及维护人员对器械的日常操作进行监督,以促使相关人员更正确的使用医疗器械。
其次,应当聘请更专业且具备复合技术和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提升员工待遇,构建现代化维修管理团队,并通过详细、完善的管理流程及专人专责的工作方式,来保障工作人员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器械检查、保养、维护的质量。
2.3 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设施,很难进行高质量的维修工作,医疗设备的维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和精神记忆是不够的。逐步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库,作为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参考。同时,必须建立反馈信息系统,方法是收集整理现有数据进行分类归档,维修技术人员也需要收集数据并归档。
2.4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要求以及约束工作人员提高主观能动性,加强执法强度。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且明确自身目标,在工作范围内的规划与发展均得到显著提升。期间,对采用落后的维修方式的工作人员,专业人员应该积极地与之共享资源,减少单一的维修方式,全员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维修工作。与此同时,维修人员需要针对正在正常使用且未发生维修问题的医疗器械进行积极养护,增加其使用寿命,并给予不定期检查,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影响医疗器械检测准确性的威胁因素,避免因为检测数据错误影响主治医师对于病情的判断,造成医疗事故。在工作中,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宣导,确保全部工作人员共同发展,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医疗事业提供更大的帮助。在目前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中,以超声、电子技术为主要器械,所以内部结构复杂,需要相关工作人員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对智能医疗器械进行维护;此外,还要提高对相关管理制度的认识,将自身专业知识与管理制度相结合,以实现维修、养护、整改一体化。
2.5 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管理
对于医疗器械来说,维护和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适当水平,加强培训,改进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准入制度,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为大医疗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做设备日常维护。制定维修人员责任制度、维修设施管理、维修资金安全管理、维修设备档案管理、报废补偿等相关制度。加强对医院维修服务的领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严格的管理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接听保修电话时应及时做电话记录,如保修设备、保修时间、地点、服务质量工作范围等,可计入奖金发放的考核依据。既提高了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监督监管的积极性,也为临床科室提供了便利。
2.6 加强对医疗器械维修资金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医院在购买医疗器械,尤其是一些大型医疗器械时,在质量保证方面可以与卖方协商延长质量保证期限,即便为此少量支付一些费用,从长远来看,也是值当的,因为在质保期内,医疗器械出现的故障,会由卖方负责维修,这样可以节省许多维修费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有些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会提供很多的维修养护方面的培训,有的是免费,有的虽然收费但也是很少的培训费,医院在这方面应该提供一些资金支持,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等机构为了使医疗器械能够更加稳定、高效、安全的发挥医疗作用,且获得理想的使用寿命,需要针对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现有管理思想与技术手段、制定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等策略,来提升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的有效性及工作效率,以期助力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助力我国医疗事业更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莹,王伟,左伟成,刘忠芳.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管理路径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