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佳慧 陈雨 范亚文 李东洪
摘要:锂电池工作过程中,将会伴随着发热现象,对电能的转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比热容测试、电压效率、发热功率等方面对锂电池放电曲线的发热功率进行分析,对锂电池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降低供电过程中热量的产生,提高锂电池的节能效果,保障锂电池的放电效果。
关键词:锂电池;放电曲线;发热功率
引言:受到电池内阻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造成热量的积累,一旦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锂电池存在爆炸的风险,需要对发热问题引起重视。发热是锂电池的常见问题,需要对发热功率进行分析,对发热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将发热的控制在较低范围,提高锂电池的热管理水平。
1锂电池放电曲线的发热功率概述
锂电池在工作时存在热累积现象,一旦发热过程不受控制,将会导致热损失不断增加,甚至会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发热功率问题引起重视。电池放电过程中,需要对电压、比热容等数据进行采集,为锂电池发电过程提供数据支持,在降低锂电池发热的同时提高电能的转化率。温度对于锂电池而言较为重要,需要避免高温发热的情况,对锂电池的内部结构进行改善,提高对锂电池放热的控制效果。锂电池放电过程中,将会产生温度的变化,需要对热量变化进行分析,提高热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电池内部的热量进行分析,便于对电池的发热情况情况进行了解。锂电池在连续工作时,发热功率将会逐渐增加,表面电池的损耗程度正逐渐加剧,因而需要对发热功率进行严格控制。
2锂电池放电曲线的发热功率分析
2.1试验样品
为了对锂电池放电发热情况进行探究,需要做好试验样品的准备工作,确保试验数据能够易于测量,提高试验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过程中,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石墨作为负极,将其组装成软包电池进行试验,构建完善的电池样本体系。试验样品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容量为15.1Ah,尺寸为150mm×1100mm×8.5mm。试验前,需要对锂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便于发热功率测试过程的展开,提高测试方法的有效性[1]。
2.2比热容测试
比热容是对锂电池进行热控制的重要参数,可以确定电池的升温变化情况,对电池的热效应进行判断。锂电池比热容Cp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m为锂电池的质量(kg);P为加热功率(W);△T为温度变化(℃);△t为升温时间。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确定锂电池的比热容变化情况,得到放电过程中比热容水时间的变化曲线,便于锂电池的热效应进行分析。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以电池包的形式进行测量,将两块电池作为一个整体,提高加热功率测量的稳定性,同时构建出Cp与T的变化函数,对比热容的测试范围进行扩宽,电池需要放置在绝热空间进行测量,避免测温过程造成热量损失,使温度测量过程更加的精准。测量前需要对测温仪器进行标准化地校正,确保实测参数的合理性,得出较为准确的锂电池比热容。
2.3热力学效率
热力学由锂电池化学反应过程引起,需要做好化学反应的分析工作,提高热力学分析过程的有效性。热力学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为熵变(kJ/mol);△H为焓变(kJ/mol)。热力学效率关系到电池的放热情况,需要对热力学计算引起重视,确保电池反应能够顺利地进行,促进电池反应的电能转化,同时抑制反应中热量的生成,保障锂电池热力学的稳定性。锂电池体系由Li/Li1-xCoO2构成,通过文献资料可知,该体系对应的参数△G为-389.8kJ/mol,△H为-392.4kJ/mol。所以,热力学效率η=△G/△H=(-389.8)/(-392.4)=99.3%。由此可见,该锂电池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效率,电池反应能够顺利地进行。
2.4电压效率
随着锂电池的不断使用,有效电压将会出现逐渐降低的情况,将会影响到锂电池的放电效果。电压效率受到发热功率的影响,随着发热过程的不断进行,电池内阻将会逐渐增加,导致电池出现放热情况加剧,使电池无法正常进行使用。电压效率需要通过放电曲线进行分析,使电池能够进行完全放电,确保电压效率测量的准确性。对锂电池放电过程中的容量与电压关系曲线进行构建,其中横轴为容量(Ah)、纵轴为电压(V)。将开路电压与放电电压分别绘制在图像中,对容量-电压曲线进行观察与计算。由容量-电压曲线可知,锂电池开路平均电压为4.08V,放电平均电压为3.41V。放电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U开为开路电压(V);U放为放电电压(V)。因此,可以得到锂电池的放电效率η=U开/U放=3.41/4.08=83.6%。
2.5发热功率
发热功率是判断锂电池发热情况的重要参数,需要对放电过程中的发热情况展开计算,确保锂电池能够正常发热。锂电池发热过程由化学反应热、内阻热、极化热构成,共同决定着电池的效率,需要做好热量损失的计算,对发热功率进行精准判断。锂电池的发热组成较为复杂,需要采用测量的方法得到热量变化,提高热量测量的准确性。锂电池的温度测量需要在绝热箱中进行,在箱体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对箱体内部温度变化进行检测,便于对发热变化情况进行判断。锂电池采用4C恒流放电的方式,使锂电池能够稳定地进行放电。放热功率P热=kP放,其中,P热为放热功率(W);P放为放电功率。通过上述关系,便可以实现发热功率的计算,同时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2]。
2.6测试结果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发热功率的可靠性进行判断。测试结果通过恒流放电绝热温升曲线进行分析,曲线发热功率采用P热=Q/△t进行计算。曲线的横轴为时间(min),纵轴为热量(kJ),由上述公式便可以对测试结果进行检验,提高测试结构的有效性,确保放电测量结果与实际相符。通过上述公式,可以提高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促进恒流放电发热功率测试過程的进行,保证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能够形成对比,使测试结果得到精准校验。
结论:综上所述,发热是锂电池工作的常见现象,需要做好放电曲线的分析工作,降低锂电池的发热损耗,使发热功率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在锂电池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发热功率进行精准计算,使发热功率能够得到严格控制,对锂电池的性能进行完善,保障锂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育哲. 锂离子电池能量状态估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
[2]刘建. 钴酸锂电池加速寿命试验及模型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