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当前我国残疾人大学生这类群体就业难的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导致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以此提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以求帮助真正的帮助残疾人大学生。
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全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提高素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众多高校的毕业生,由于就业环境十分激励,加上全球的经济不景气,使得许多高校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更不用说残疾的大学生了,就业难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一、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和残疾人及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当前全世界需要面对的最大民生问题之一,便是残疾人就业的问题。自然人类有了自己的文明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便是全人类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我国来说,经过对于残疾人这类人群的调查发现,在全国城镇中大概有2,071万的人口身处残疾,其中297万的人口,并且这些数据仅仅代表着部分地区的人数。那么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如何就业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在这类人群中,残疾人大学生的难就业的问题最为严重。目前根据调查残疾人大学生占据我国残疾人总数的0.2%。也就是说这些残疾大学生在我国高校内的人数不到2万人,对这些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其他一部分人群对于找工作并不积极,抱有消极的态度。所以,当前残疾人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不愿找工作的趋势需要进行逆转。
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分析
1.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给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冲击很大
我国地大物博,又有着上下500年的辉煌历史,是一个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使得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由于每年有近2000多万的农村劳动能力不断的向城市转移,这使得我国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许多国家都无法遇到的问题,这种问题带来了双向性的影响。加快城市化进度丰富资源这是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资源极度丰富,使得部分人群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由于全球的经济不景气,加之疫情的影响使得我国的许多企业倒闭破产,使我国的就业岗位大大减少,这就造成了工作岗位的竞争激烈化。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全国有2000多万农民工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就使得许多人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虽然国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据大数据统计在21年的10月份登记失业人口将近1,000萬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这些方面的影响,也使得残疾人大学生注意更加严峻,更为艰难。
2.社会对残疾人关注不够,支持理解不够
虽然当前已经是和谐的社会,但是一些对于残疾人的歧视仍旧存在,而这在企业和公司中更为严重。部分新兴企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对于人才的急需是极为正常的,这就使得一些能力不突出的残疾人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老牌的企业对于残疾人有着严重的歧视,这使得残疾人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仅如此,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还是残疾人的现象出现。这就使得残疾人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工作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即便是一些残疾人大学生有着非常突出的能力存在,但是身体上的缺陷却无法弥补他们的自卑感。正是由于这类人群对于残疾人的冷漠,使得当前的残疾人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产生了消极的情感,以至于他们不想去找工作。
3.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执行监管不力
当前我国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法律法规也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这就使得一部分对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使得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有效的保护,不能真正享受到身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残疾人就业条例》是我国对于残疾人就业所颁布的法律政策,这个政策的颁布主要是为了残疾人在寻找工作时可以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这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残疾人,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使得一部分特殊的残疾人群体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对待。例如在一些社区服务业中,残疾人和正常人进行工作竞争时,残疾人经常受到差别对待。
4.家庭以及残疾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较高,不能正视自身的缺陷
一名大学生的出现,是每个家庭耗费十几年的心血培育出来的,而残疾人大学生则是需要更多的心血才能孕育出来。国家对于残疾人就业又有优惠的政策,这就使得一位残疾人大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获得一份回报可观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部分残疾人大学生心高气傲,眼高手低。无法正视自身的缺陷,对于某些无法完成的硬性工作固执的去追求,不去正视自己的缺陷。例如一些大学生追求办公室的工作,但是自己的条件又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这就使得用人单位对于这类的残疾人大学生存在的偏见。
三、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
1.发挥政府导向作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将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宣传、舆论、教育等渠道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就业观和扶残助残的风尚,展现残疾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美好形象,提高社会接纳残疾大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全民思想教育,树立新的残疾人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残疾人就是“残废人”的陈腐观念,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实现,制约着残疾人享有各种权利,无法享有公民平等的各项权利。因此,针对社会对残疾人了解不够的现状,加强全民思想教育,开展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转变对残疾人的陈旧观念,树立新的残疾人观,接受残疾人存在的社会现实,认同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平等享有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使社会公民从内心上接受残疾人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3.加强残疾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有效地利用全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信息服务网,建立“分类别、分层次、分行业、分职位、分岗位”的就业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便利的沟通平台。
4.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勇. 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对策探析[J]. 2021.
[2] 温小蕾. 如何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创业就业——辽宁省大连市打造"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的经验与思考[J]. 中国残疾人, 2020(4):2.
作者简介:杨洋(1994.08)女,汉,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