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1-03-26 14:15张露张鹏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3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张露 张鹏龙

摘要: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稻谷的作物,在我国的粮食问题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市场对于小麦的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问题却依旧存在,而且阻碍了小麦种植实现量产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种植单位运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我国是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长此以往积攒和培育出现了大量的小麦品种,同时小麦也是我国饮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到粮食安全以及民生问题。但就目前的小麦种植水平而言发展并不乐观,不仅在小麦的栽培上仍然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且病虫害的影响又导致了我国小麦种植产业面临巨大的困境。而现代化的发展正在逐步的完善,小麦种植也在逐步向正轨迈入。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

小麦种植目前现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让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的种植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极大程度上的提升了我国小麦的种植数量以及生产数量。但是由于种植单位对于小麦种植的技术认知不够完善,同时宣传部门对于小麦种植的新技术和新品种不够重视,致使小麦种植单位对于新技术和新品种缺少合理的认知,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小麦培育技术。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没有章法,导致了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得不到有效地改善,极大程度上影响小麦的质量,生产数量上也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加之小麦种植期间滥用农药,导致农药的应用适得其反,不单单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还对于人体的使用产生了健康上的危害。其次,小麦的病虫害极高地影响到了农业气候,因为种植单位对于小麦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无法结合当地的季候以及小麦的品种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种植技术,又进一步限制了病虫害防治手段,带来一系列影响,给生产和种植单位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损失。

选种、播种及耕种技术

1.选种

选对品种是小麦保证量产的先决条件,也是小麦量产的关键因素。所以种植单位不但要选择有许可的正规商店进行购买,还要因地制宜的结合所在地的情况精选优质的种子。在购买种子之后不要立马进行播种,最好可以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自身的抗病能力。有条件的种植单位还要进行药剂拌种环节,结合当地常见的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择药剂,依照种子质量0.2%的比例控制药剂变量。进行适当的晒种以保障种子的发芽率,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晒种的工作,有意识地清除掉种子中的残次品,例如:小粒、病粒、破碎粒,尽可能地留下饱满粒大的种子,以保障种子的质量优势。在此环节之后尽量使用包衣种子,相比其他的种子而言,包衣种子活力更好,更能有效地提高播种的品质,显著的改善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根据配置调试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辅以杀菌剂和植物生长素,采用机械化的手段对种子进行包衣,晾干以后播种可以更好地完成选种工作[1]。

2.播种

对于我省而言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间。但是在具体的播种时间应该坚持实际的条件和实际的地域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行调整。尽量去分析种植的长期气象水文条件,理清平均气温在0℃的时间点,在此日期进行估算,将相邻的平均温度做加法,在温度总和累计达到570℃ 的时间段即为最佳播种时间,在此日期提前5天到延后五天都可以播种。

在小麦播种之前应该考虑到小麦秸秆还田的因素,用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保有量。小麦种植单位也要安排专业的检测团队,定期对于土壤中的养分进行勘测,做出图表,补充肥料中的氮元素,保障小麦生长的土壤肥力。现代化的生产介入应该坚持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技术,保障碳磷钾元素的合理配比,供给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间点的养分需求。操作肥料时应该将50%的氮肥和所有的有机肥混合之后施入土壤,后续的氮肥操作应该是在小麦的拔节期以及孕穗期。有效的秸秆还田也可以增加土壤中钾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的节约了钾肥的消耗,达到经济上的收益[2]。

3.耕种技术

通常在耕种时要避免连续在同一片区域种植小麦的情况发生,前茬的作物收获完毕,就应该对土壤进行全面的翻耕,一般翻耕的深度在25CM,同时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旋耕方式,善于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深松整地技术、深耕整地技术,结束以后保证地面平整上层松下层紧,达到这样播种的效果,才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翻耕结束以后要保证田间的平整,使得幼苗可以很好地深入土壤当中,这些都是小麦达到量产的基础。

播种之后进入到施肥以及灌溉的环节,有能力的种植单位还可以大力推广微喷灌水肥技术,高效利用肥料和水资源。采用季节针对性的肥水,把握春季的肥水关键时刻,重点落实扬花期和拔节期的两次肥水关键点,春季的肥水一般在3月的中旬,其中群体比较大,墒情较好的田地,可以适当的推迟到拔节期,也就是4月上旬。对于灌溉来说可以推迟到春一水到拔节期也就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二春水的阶段应该在孕穗灌浆期,一旦出现倒状可以将春季追肥推迟到拔节后期,并且追加尿素,用以保障小麦的生长。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导致小麦发生虫害原因

一般导致小麦发生虫害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耕种土壤通透性不良,另一方面是小麦种植的管理方式出现失误。土壤的通透性差就更利于虫害的生存和繁殖,通过观察显示,在未深耕的麦田里红蜘蛛和麦蚜活動更加频繁,因为土壤层较深,更加不利于光合作用对于降低害虫生存繁育的能力。

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冬期若不及时对于冬春穗进行施压,就错失对于红蜘蛛以及麦飞虱等害虫的抑制作用,包括返青期和抽穗期做不到通过翻耕的方式对于麦田进行除草,就无法有效杀死害虫的中间寄主。同时在小麦播种时掺入农药环节也必不可少。但要注意科学施加保证药剂对于人和环境没有制毒性和副作用,也要注意避免对于种子的发育出现不必要干扰的情况出现。

小麦病虫的技术防治手段

总体的防治手段可以分为: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这三大类别。生物防治,通俗解释是不产生化学反应的天然生物的防治技术,一方面利用天然成分制作生物药剂,另一方面是通过自然原理进行防治。药剂使用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且无污染,不会对小麦的成长和环境起到破坏。例如近年来大量使用的频振灯就是通过灯光来进行对于粘虫和母虫的杀害达到效果。

物理防治则注重于种子、小麦本体、周边种植环境的物理方式,这种方式不直接作用在虫害,而是通过限制虫害环境达到抑制效果。例如在选种阶段中,种植单位通过给麦种包衣的方式来防御病虫的破坏,另外健康的麦种更有利于对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采用灵活的种植技术也是确保麦株健康的方式,客观上来说深耕、及时除草、多灌溉都是处于物理防治的层面。物理防治的另外一个层面就要采用到物种相克的方式,因为小麦害虫的主要科目是小峰科,在处理病虫方面,也可以采用“以毒攻毒”,保护好麦地里的瓢虫类昆虫,利用套种的方式进行害虫天敌的繁育和保护,从而更加经济无公害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的防治手段能够大规模地展开就在于可以对特定的虫害见效快、效果强且经济价值高,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化学制剂一般都会有所残留,对于作物本身和周边环境都有不良的影响,并且药物残留的时间更加长久,同时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控制,一旦超标超量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后果。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手段时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3]。

结论:综上所述,小麦的数量和品质都影响着农业种植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关系着人民大众的生活品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的经营以及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选择抗寒性高、抗旱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对于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严格把控,并且和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的手段相结合,严格控制虫害的发生率,并且保证在小麦生产时的各个环节,实现提升小麦产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殷建华,殷建梅.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1(13):47-48.

[2]王金蝶.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J].农家参谋,2021(11):38-39.

[3]张改红.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农家参谋,2021(03):45-46.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小麦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