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未解之谜地宫有多深?何时能重见天日?

2021-03-25 13:51姜辰蓉杨一苗
新传奇 2021年8期
关键词:帝陵谜团水银

姜辰蓉 杨一苗

兵馬俑、铜车马、石甲胄、青铜水禽……秦始皇帝陵的每一次新发现都让世界发出惊叹。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也仅仅是其陵园外围的陪葬坑之一。深埋于封土之下的陵寝,更是不断撩动着海内外人士的心弦。

兵马俑、铜车马、石甲胄、青铜水禽……秦始皇帝陵的每一次新发现都让世界发出惊叹。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也仅仅是其陵园外围的陪葬坑之一。深埋于封土之下的陵寝,更是不断撩动着海内外人士的心弦。这其中不仅有民间“希望发掘”之声,也有地下王国“如下天状”的畅想。在中国,没有一座帝王陵寝如这般被世人关注。

骊山帝陵

秦始皇的陵寝,正位于骊山脚下。在嬴政13岁初即王位那年,他陵寝的营建工程就开始动工,前后历时三十八载,到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继位还未完成,最终被战乱中断。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帝陵是根据“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制和遵循国君的陵园“若都邑”理念来设计建造的。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帝王的陵寝能与秦始皇帝陵相媲美。秦始皇帝陵保护范围共20.32平方千米,建造时间之久、用工之众、规模之大、从葬之丰富,均为世界历史罕见。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在秦始皇帝陵陵区发现大小形状不同、内涵各具特色的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5万余件。这些珍贵的秦代文物一同构成了体量巨大、类型繁多、资源实体疏密度优良且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秦始皇帝陵不仅仅是一位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更多承载着秦始皇构建宏大帝国的理念,这其中有源自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有对秦帝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都邑格局、宫廷生活、军事制度等的映射,更对推动中华文明进程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主任张卫星说。

地宫之谜

目前,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还只在外围,核心地宫仍然笼罩在重重谜团之中。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封土堆下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应该是修筑墓室时开挖的一个巨大的竖穴土坑。这个土坑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根据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可推算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

谜团二:何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据司马迁《史记》(本刊有售。全6册,原价1580元,现价268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记载,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谜团三:地宫中有大量“水银”?

秦始皇帝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寻找着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的答案。历年来的多次科学勘探结果表明,在秦始皇帝陵的封土中心,有一个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水银含量异常区。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书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在我国的地理版图上,东方、南方有大海,而秦始皇帝陵水银分布密集区域正位于陵墓的东南部,这也许不是巧合。

谜团四:地宫藏宝知多少?

据《史记》所载:“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汉代学者刘向也曾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据史书记载,地宫中藏有“金雁”“珠玉”“翡翠”等不计其数。

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都藏有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其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令人充满遐想。

暂不发掘

对于秦始皇帝陵地宫来说,发掘还是不发掘的争议从未停止。许多人希望能打开这座千古一帝的帝王陵寝,一睹为快,也解开困扰考古界、史学界的诸多谜团。

“在考古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非常一致——不能发掘。在专业领域,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张天柱说。

他说,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我们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

如同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出土后仅能保持数秒。空气对颜色的破坏“快得甚至让人来不及拍张照”。若是文物上的信息因保护技术不成熟而“灰飞烟灭”,这样的损失着实令人痛心。

猜你喜欢
帝陵谜团水银
“逃学”的谜团
昆虫们哪,快帮忙解开谜团吧!
昆虫解谜团
宝宝误吞水银怎么办
当宝宝误吞了体温计中的水银……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误食水银怎么办?
珠峰谜团
浅论西汉帝陵制度
落伍的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