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围绕着高中历史教学所开展的各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而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问题也已经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及重视。史料实证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的提高和今后的发展。基于此,教师需要转变过去所秉持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高中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这类问题开展了研究阐述,希望对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过去,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一直处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虽说是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被赋予了一系列新使命、新职能,所以历史教师不应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优化改革创新,从而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根据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这5个部分的内容构成。我们可以将史料实证素养理解为学生理解或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素材的能力及方法,如果学生具备这方面的素养,那么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必然会事半功倍。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分析
(一)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构成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因素,它也是以人们再认识和再现历史事实,理解分析历史现象,把控历史发展进程,评价历史客体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总之,其核心在于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日常教学中,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那么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建立起全新的认识,进而让其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后教师可以从这方面的要求出发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如此才能够营造出全新的教学格局。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简单来说,它指的是联系特定空间、特定时间来分析理解历史素材和历史事件的观点,需要学生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空间背景来完成相关素材或时间的分析及整合工作,以达到认识历史的效果。对高中生来说,虽说他们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已经非常扎实,但时空观念的形成却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主要是因为时空观念在学生脑海中都是以割裂、分散的状态而存在的,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利用史料实证将其串联起来,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历史背景学习历史的方法,最终弄清楚历史的本质。
(三)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基于历史解释能力的特殊性,教师同样需要重视学生这部分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它指的是让学生以史料实证为基础,通过学习来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素材形成自己的解释。与前文中提到的时空观念相比,历史解释能力又拓展到了一个新深度。
日常教学中,教师虽说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就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探究,但却很少会进行更进一步的拓展,所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始终没有得到锻炼、提高。久而久之,这种做法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系列偏颇、不全面的认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史料实证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阐述,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这方面的改革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虽说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且新高考方案出台后高中历史教学所面对的局面也并不乐观,但日常教学中教师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股脑地将知识点“倒给”学生,这样只会起到坏的效果。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所暴露出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学生学习兴趣难有提升
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认知能力,再加上个体的性格千差万别,所以很难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现阶段,虽说围绕着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改革创新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教师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将大部分時间放在了讲史料、划重点,再让学生背诵记忆之上,然而学生对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却并不感兴趣。因为教师没有对各项历史素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拓展,所以学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对于史料实证的分析,因此史料实证素养始终难有提升。后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历史思维,引导其运用史料发现并解决问题,之后才能够在提高其史料实证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不丰富
虽说历史学科中涉及的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遗留下来的历史素材,但学生还是可以通过手边的资料直观地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与内涵,并不需要付诸额外的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只需要在把控了解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知识点的创新性学习即可,但需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虽说大部分教师都已认识到了这方面改革的重要性,但却很少有教师可以做到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落实教学工作,所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他们传递的知识点,因此教学质量非常有限。再者,关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上,教师也只是在机械地讲解史料素材而已,很少会对这方面的素材进行动态展示,因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内涵。
四、 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落实策略分析
(一)创新教学模式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思想,进而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并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史料实证素材的内容。总之,要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基础上全方位的提高其历史综合素养,让其对历史知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其通过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学习理解学会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于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独立分析判断。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等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加强“君主专制”所带来的影响,要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历史事件,便能够帮助其加深印象。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对相关史料素材进行动态展示,以帮助学生融入那个特定的年代,让其感受特定的时代背景。
(二)丰富史料实证教学手段
在开展史料实证素材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整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史料实证教学手段。眼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已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像微课、多媒体教学等新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也都成了教师推进教学改革的好帮手。教师要用好这类教学手段,以带给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以《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集中播放一下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工作者面临的局面。其间,笔者选择的是《外交风云》这部电视剧。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先让他们配合课本知识点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则要注意通过这类素材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鼓励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给学生拓展补充近几年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进而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引导其更加努力的奋斗。
(三)合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于史料实证的兴趣
设置悬念是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密不可分的,合理的悬念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其学习效率。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素材对史料实证进行动态展示时可以尝试在其中设置悬念,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围绕着相关知识点的探究性学习。
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学中教师先要给学生讲解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之后才能够引导其回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期间教师要注意做好史料的搜集工作,通过史料来设置悬念,增加历史教学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其实设置悬念就是不断抛给学生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于相关内容的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
五、 总结
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落实培养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今后要注意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方面的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过去所秉持的教学理念、各项教学方法,之后才能够营造出全新的教学格局。以上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对此类问题开展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建军.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J].文理导航,2020(8):46-47.
[2]李梦洁.加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研究[J].高考,2020(30):47.
[3]郑亚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2020(24):61.
[4]卓美新.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路径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2):64-65.
[5]赵巍巍.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J].中學教学参考,2020(18):51-52.
[6]尹婷.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马渭夏,甘肃省临夏市,甘肃省临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