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25 12:44吴少伟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互动式主体教学内容

吴少伟

(平顶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67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大程度地满足,其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高校和教师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互动式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并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知识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政课可采用多种以大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主题、环节设计,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兴趣,进而帮助高校思政课更顺利地完成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学生主体视阈下,高校思政课要成功实现互动式教学,还需学校和教师解决好育人理念、教师素养、教学场域及互动机制等层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如此方能带领思政课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模式选择

在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可选择多种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及大学生学习特征为依据的混合式教学、结合社会热点的案例教学、以大学生真实体验为基础的情景体验式教学、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辩论式教学等,都可为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提供模式选择,并带动思政课通过此类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可帮助思政课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并尊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主体的地位,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当代大学生习惯于从网络中发现各种信息和知识,高校思政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适应大学生现代化的学习习惯,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进行结合,吸引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同时还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形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中,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有序开展,并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对线上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使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思政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1]。如高校可为思政课设置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专业的公众号运营团队,将公众号运营与思政课知识教学有机融合,使思政课教师可在专家学者的指引下,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及时推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理论,或发布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且与思政课理论知识相关的文章,且借用多种表现形式向大学生展示,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从而帮助大学生在线上既可获得教学知识,又可接受思政教育的影响,学会使用思政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达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可帮助思政课切实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选择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联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带领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并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切实学会对案例的正确解读,进而帮助思政课实现以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并在带领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知识内容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进而培养大学生借助思政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高校思政课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既能满足当代学生现代化的学习要求,又能适应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实践性及时效性的课程需求。在高校思政课中,以大学生学习主体为依据开展案例教学模式,要求高校和思政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及课后评价等多环节的工作,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选取教学案例时,教师既要保证教学案例的真实、经典,又要明确其与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联系,并深入研究该案例可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案例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环节,确保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此外,教师还需对案例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思,并及时作出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如此,高校思政课才能在学生主体视域下顺利开展案例教学法,并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是指思政课教师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以对思政课相关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情景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设计者和情景体验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才是情景的体验主体,并主动获得相应学习体验[2]。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各种思想理论,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的教学内容和理论思想都与情景体验式教学有一定的契合性,思政课独特的教学内容能为情景体验式教学提供丰富的情景参考,奠定情景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基础;同样,情景体验式教学能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为大学生带来生动多样的学习体验,且大学生通过参与情景体验式教学,能对课程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高校思政课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情感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教学情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相关情景的复原,以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情景,带动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借助相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虚拟复原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场景,并对其相关历史背景进行简要阐述,使学生能将党的成立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对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局势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借助VR技术在网络空间内虚拟参与党的“一大”,带领大学生置身于浙江嘉兴的游船上,体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当时与会者内心的坚定及其在危险包围中坚持奋斗的决心。如此,通过相关的情景体验,使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党的领导人的艰苦奋斗,并使大学生从其中坚定自身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奋斗的决心,达到相关专题的教学效果,发挥情景体验式教学的效用。

(四)辩论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事件,选定辩论主题,确定正反方论点,并使学生根据辩论主题和持方查找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辩论问题,使其学会用思政课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论式教学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使学生在辩论中灵活使用知识内容,还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如此便使思政课更贴合其教学目标和内容。高校思政课通过开展辩论式教学,可促使大学生端正自身学习主体的思想,推动大学生自觉找寻辩论主题相关资料以印证自己的观点,且可通过辩论过程锻炼大学生的思想灵活性及创新性,进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拓宽课程教学途径,使大学生在灵活、生动的辩论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学习,并锻炼其使用知识的技能,体现思政课的实用性。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鸦片战争”专题时,可采用辩论式教学,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作为辩论主题,设置正方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弊大于利”,然后使学生自行选择持方,并主动查找支持自身持方的资料证据,随后教师可在课程讲授适合的时机开展辩论,通过正反双方有秩序的辩论得出一定的结论,即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要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并全面、客观的认识问题,最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该辩论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如此,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进行辩论,可使学生对相关问题得出较为深刻的认知,并可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二、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教学理念、教师素养、教学场域及教学保障等多方面,深入分析现存的问题,可为其寻求解决路径奠定基础。

(一)思政课教师教育理念与学生主体地位不相符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育中,教师被认为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方式及效果的评价等都以教师为主,大学生仅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存在,这便与当今时代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不相符,并阻碍互动式教学的开展。在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占据整个课堂进行知识讲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实际及学习需求等未被纳入教师的考察范畴,使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的开展缺乏有效依据,且由于传统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未进行转化,思政课教学多以“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方式为主,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使得以学生主体为依据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虽意识到了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但并未对思政课课程特点及大学生学习实际进行结合,只是片面地将思政课堂完全教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不加以指导,任由学生完全掌握课程内容的学习,如此便造成思政课教学的混乱现象的出现,学生也无法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互动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便会受到阻碍。

(二)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高校思政课在学生主体视域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综合素养,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互动式教学真正发挥其吸引学生、感化学生的作用。但当前高校内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仍有待提升,无法满足思政课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的要求;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只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缺乏深入分析,导致其理论知识素养不高,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讲解,也无法支撑其在相关内容中选择合适的互动式教学话题,以顺利开展互动式教学;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时政新闻的敏感度和信息技术素养,导致其无法有效融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和互动式教学话题,使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无法贴合学生,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无法有效设计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互动式教学环节,使互动式教学无法真正实现创新,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综上,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无法满足思政课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的需求。

(三)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

在当前环境中,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和形式,并未对互动式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及更宽广的活动场域,由此便限制了互动式教学更深层教育效果的发挥。一方面,当前思政课教师设计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及具体形式已耗费了大多精力,且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及综合素养不足以支撑学生主体视域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开展,使其再去课堂之外寻求可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场域及形式更加重了教学负担,影响其在思政课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及社会未对思政课拓展互动式教学的活动场域提供应有的帮助,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各种社会活动未被纳入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场域,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也缺乏密切联系;社会中的部分团体及各种活动中心等也未与思政课建立起应有的联系,无法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由此,便导致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也无法继续深化。

(四)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

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可能造成师生双方在运行过程中的不适应,所以需要相关的机制保障。但当前高校尚未对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应有的机制保障,师生双方的交流及互动也缺乏有效保障。一方面,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互动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使教师无法把握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和地位,双方互动对教学的有效作用也难以发挥,从而会对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互动式教学便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缺乏应有的机制保障还使教师无法把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容易对学生过度放手,导致学生主体作用的过度发挥,从而带来互动式教学的混乱。此外,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评价等方面也缺失应有的机制保障,造成其顺利开展的阻碍。

三、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为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转变思政教师的育人理念,提升其综合素养,使其成长为可带领互动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高素质教师。同时,高校应拓展互动式教学的场域、完善互动式教学的保障机制,为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

(一)转变教师育人理念,在思政课教师主导下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主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开展互动式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首要条件即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育人理念,重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置于教师的主导下。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重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在科学的互动式教学中树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同时使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相统一”的要求[3]。为此,思政课教师便要认真学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树立学生主体育人理念,并精心设计互动式教学内容和环节,带领大学生在自身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思政课教师应意识到提升教学效果重在吸引大学生对课程的关注,提升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大学生真正参与到互动式教学中,思政课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有据可循;另一方面,高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为教师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育人理念相关培训,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适应学生主体视域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教师通过参与高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可系统地学习到教育理念相关知识,并能学到最新、最全的教育理念转化方法和经验,教师也可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存在的合理性及深刻内涵,从而为其转化自身教育理念提供便利。

(二)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其互动式教学的内容选择和环节设计能力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要在学生主体视域下推动开放式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在转化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应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其选择互动式教学内容和设计互动式教学环节的能力,以高素质的教师带动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为正确分析问题、有效选择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内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素养,才能为学生主体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论知识,并为其在选择互动式教学内容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其次,教师应提升自身对时政新闻的敏感度。思政课重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教师在选择互动式教学话题时,应注重对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对时政新闻有一定的敏感度,将时政热点与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通过互动式教学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热点事件、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思政课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锻炼使用新兴技术设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环节的技能。现阶段,高校思政课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还对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借助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使互动式教学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吸引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兴趣,并提升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体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三)将课外互动与课堂互动进行结合,拓展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场域

高校思政课开展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依据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应以教学内容和目标为指导,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利用相关技术和互动场域,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关注,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为此,高校思政课应以课堂互动教学为基础,以校园及社会环境为依据拓展互动教学的场域,将课外互动与之有机结合,共同致力于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高校可利用本校资源为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提供课外平台。高校可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实践活动等纳入思政课互动式教学范围内,拓展互动式教学的活动场域。如教师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可在课堂教学中先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及经典表现,随后指导学生开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节活动,并要求与课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通过制作宣传幅、设计板报、举办展台、在官微官博推送文章等多种方式参与文化节活动,并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及其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校外社会资源拓展互动式教学的活动场域。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可积极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单位或群体的合作,通过在校外开展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且校外互动式教学还能为学生带来更深刻的现实体验。如教师在讲授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时,可在课堂中对抗战背景、历程等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寻求与当地抗战纪念馆的合作,带领学生在当地专家的讲解中参观抗战纪念馆,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实地参观,深化学生的认识,并使其真正感受到当时民众及领导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及不怕吃苦的奋斗精神。如此,通过寻求校内外的课外互动教学场域,可深化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并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形象的知识教育。

(四)构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保障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有效运行

高校思政课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需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作为保障,为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便利。这就要求高校和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分析本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从互动式教学的内容、目标、形式及评价等多方面入手,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机制保障。首先,高校应依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出规范化的要求,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应有的保障,如此,保障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可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运行,也为思政课教师开展互动式教学提供制度支撑;其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处于平等地位,同时将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置于合理地位,为此,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应为大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发挥作出相应的制度管理,保障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发挥;最后,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评价也应具有相应的机制保障。高校应将大学生主体、教师、专家学者及思政工作人员等都纳入评价主体,在互动式教学评价时,应为大学生主体提供应有的评价权利,保障其能表达自身对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感受,且从学生主体的评价中,教师更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设计,从而保障互动式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猜你喜欢
互动式主体教学内容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