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升研究

2021-03-25 09:12吴敏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吴敏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作为高校基层党建的常规性基础工程,是对学生党员展开教育、培养和管理的现实有效途径, 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高校党建整体质量水平的优劣。 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党性修养, 增强班级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然而大学生党建在现阶段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尤为突出的是高校学生对党支部组织生活缺少正确科学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1]。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懈怠,走过程式的形式主义, 导致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成效不高,值得引起各方注意。 文章重点分析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针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和成因, 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体系、任务体系、制度体系、内容体系及活动体系五大方面, 依据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予以实践性操作指导。 以期达到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让互联网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网络的便捷让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频繁, 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学生往往依据自身的想法收集资料数据,而这些包含网络信息的数据资料本身是未经任何过滤筛选的。 多元而丰富的信息本身是良莠不齐的, 里面充斥的一些不良信息容易使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政治素养发生变异[2]。 而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与冲突也深刻考验着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 此外,社会生活中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 脱离群众直接影响部分学生对党组组和党员身份的认同。 社会心态浮躁、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无不影响大学生及部分党员群体的思想行为方式。

(二)基层党建跟不上形势变化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与传统党建模式存在一定冲突, 单调的说教方式、 会议学习显然无法增强基层党建的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3]。 其次,高校党的建设还未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主要是高校在合并扩大办学规模后, 党组织在整合原有资源、协调各方、统揽全局以及有效实施学生党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 最后是大规模发展学生党员同“创新建党、质量建党”的方针存在的现实矛盾, 如何积极应对学生党员基数持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学生党建工作领导机制不畅、学生党员发展制度保障不全、学生党员发展培育机制欠科学、学生党员考核机制未成系统等,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分析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从目前来看,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安排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研究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向学生党员传达中央及上级党组的精神和要求,在支部内开展集中性讨论,鼓励学生党员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发展新成员和开展党支部成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展开讨论, 对正在发展的预备党员进行考察,对预备党员转正进行审批,对违纪党员开展批评教育甚至处分; 依据党支部党员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活动等[4]。

当下, 高等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还是利用“三会一课”来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 依照规矩, 党支部定期每半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 而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至少一次会议对内部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党小组会同支部委员会类似,主要学习时下热议的党政话题。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弊端

由于学生党支部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上长期缺乏创意, 停留于墨守成规、 上传下达的模式,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产生厌倦,参会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调查中发现,学生党支部用来评议党员发展对象、 预备党员考察及转正等流程事项占据组织生活大部分的时间, 多数学生党支部成为“写材料、做汇报、补材料”的材料加工和传递者。 对学生党员来说,大部分组织生活时间都在重复的事项议题中被消磨, 导致党小组成员极易出现惰性疲劳和反感情绪, 对学生党支部的学习活动成效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 学生党支部的民主作风未能有效地得到承继和落实。 在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长期流于形式[5]。很多学生党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是避重就轻, 不愿展开深入的自我反思; 在针对别人问题的表态上往往也是点到为止,愿做好好先生,这让党内民主风气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未能有效展开。 究其原因,这和社会风气中过于重视自我利益维护, 人际交往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原则有较大关系, 这对基层党组织监督党员、促进党组成员进步并无益处。

最后,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过于紧张严肃,活泼互动性不足。 多数学生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由支部书记单方面引导, 学习教育形式以灌输为主,缺少互动和民主的氛围。 而党的基层民主是增强党员积极主动性、激发党员创造活力、体现党的凝聚力和革命精神的根本, 过于严肃的组织生活气氛显然不利于互动活动的深入展开。

三、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工作模式

(一)创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目标体系

在思想建设上,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要确保好的质量和内涵,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建成学习、交流、进步的平台[6]。 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党员融入党组织生活的积极主动性, 使其在学习教育中获得成长,自觉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党组织生活中活泼、民主、公正的气息,让党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率先垂范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制度建设上, 高校各级学院对基层党支部要做好系统规范性的要求, 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在涉及党务工作者与学生党员的切身利益上既要严格标准,又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为他们创造广阔的成长空间。 此外,基层党支部在制度执行上应该坚持原则性同灵活性的结合,将组织权威同民主集中制融合起来, 鼓励学生党支部制定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

在队伍建设上,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制定公正公平的选拔标准, 严格落实民主投票或表决程序。 重视考察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感召力与影响力,确保基层党务工作者,尤其党支部书记在政治上可靠、业务上熟练[7]。

在组织建设上,高校党委要建立体系完备、分工合理的各级党组织, 对学生党建工作目标作出年度规划部署,对其中的总结、考核、奖惩事项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联系院系党总支、院系党总支领导联系基层党支部、基层党支部分工联系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 分级分层落实,定期开展调研以此强化学生党建工作。

在内容设置上, 要做到支部党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别具一格。 主要是学生党组织活动要通过打造自己的活动品牌突出党建主题, 增强学生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个体的觉悟和修养。此外,学生党组织活动要注意同专业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 社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紧密结合,贴近学生党员的生活实际,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提升学生党组织的活动质量。在时间安排上,要以日常计划为主,以特殊时间点为辅。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要制定相应的学年、学期计划, 在每月每周例行的会议活动中要有具体流程和时间安排,开会时要注意预先确定主题、严格控制会议流程,做到会议简短精炼。 此外,党组织生活要注意结合重要纪念日、节庆休假、学生寒暑假、工作实习等时间,适当展开调研参观、访谈学习等活动。

在技术手段上, 要积极推进高校党建信息化工作建设, 特别是加强党员网络学习平台和党员信息化管理, 更多地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发微信微博平台、手机报等。 在学校局域网中要结合本校实际主动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 增设相关主题教育培训活动,侧重图文并茂、画音结合,增强学生党员学习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任务体系

加强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建设,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加大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以学习促进工作,用工作深化学习,发挥党组织政策理论学习的核心作用。 坚持创新“三会一课”的会议形式,规范会议流程,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将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变为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型人才, 重视党员结对培养,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效应,做好党员间的传、帮、带,注重提升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及谈话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培养锻炼党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要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重视调查研究,创建研究型基层党组织。 重点研究怎样提升支部党建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怎样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情况提升学生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和社会责任感, 增强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鉴别力[8]。

基层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创建实践型党组织。 首先,要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鼓励他们参与校园各类文化、 社团建设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党员的实践能力,提升党员的综合能力。其次, 要重视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学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 最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各类创业活动和就业服务,培育党员的就业能力。

基层党支部要树立宗旨意识, 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要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 将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任务, 继承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 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学校集体活动,让党员主动关心集体事务,为同学排忧解难,赢得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开拓创新,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要将创新精神的培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党员的创新思维,为提升学习工作效率探索创新途径、制定创新方案。 在党务工作方面要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在遇到难题时善于创新,在反复实践中持续创新。

要重视学生党员的权利和需求, 积极创建民主性党组织。 学生党支部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营造民主共议的氛围,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将党内民主建设制度规范化。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落实。 第一, 基层党支部的一切决策提议要经过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 第二,尊重支部学生党员的个体差异, 依照学生能力和兴趣安排具体工作,给予个人较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第三,支部委员要严于律己,重视个人品行和威信的树立, 在组织各类党组织活动中既要率先垂范又要融入团队。 第四, 要建立党组织内的关怀机制,定期以结对方式与学生党员交心谈话,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第五,要搭建开放透明的党务信息平台,邀请党外群众参与党组织民主生活会,诚恳接受各方意见。

(三)规范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最基本的前提保障。基层党建离不开制度化的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各项党务工作有制可循是非常重要的。 而目前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是部分学生党员对党内的生活制度并不熟悉。 其次就是现有的制度在具体执行中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最后,现有的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并未细化完善。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制度规范教育,让学生增强关于党的组织制度的认识和学习,培养学生党员的规范意识和守则意识。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规章制度的督导落实。 在基层党建制度化的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学生党组织的具体实际情况健全各项制度, 制度建设并非将党员管死, 而是要通过规范程序流程激活党员的创造活力。 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主动探索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创新精神为目的, 引导学生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在制度健全完善的进程中, 高校党委要负责宏观方面的统筹、规划、引导和督查,通过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廉政上建规立制来具体落实校党委领导下的党务各项工作, 各党委职能部门要分工落实责任,积极配合;学院党总支要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的督导, 让学生党组织生活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考核。

(四)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体系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指学生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员小组会以及民主生活会。 依照《党章》的规范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入编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接受党的监督, 不允许有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存在。 学生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学生党支部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 促进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打破学生党员教育以临时读文件、学报纸为主的陈旧模式,实行组织生活会党员轮流主题发言制度, 让学生党员为党组织生活会做好充分准备,让其客观、深入、全面地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学生党组织生活会学习的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新闻、党章法规等, 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 对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要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讨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要坚持听取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 监督规范学生党员言行,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自律规范要求。 为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学生党支部可以引导学生党员在坚持原则、 团结同志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讨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要制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核计划,定期向学院党组织汇报学生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在党章党纪法规的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严格按照党纪处分有问题的学生党员,纯洁党的组织。 要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同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观看宣传教育影片、聆听先进人物事迹报告、组织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 开展生动形象的学生党员思政教育。

(五)落实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活动体系

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也是高校党委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重要桥梁。 按照中央的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 在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上下足功夫。 而改进和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 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引领带动作用意义重大。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动的开展要立足现实,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为导向。要强化学生党员对党组活动的认识, 将党的组织生活活动同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党支部的生活活动成为教育管理党员、 激发学生党员发挥先进模范性以及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注意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些活动方式既要做好调研活动, 也要做好计划安排,不能搞一刀切,严防将基层党组织活动变为单纯的文件会议学习活动, 避免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出现心不在焉的状况。当然,也要防止党组织活动的娱乐化,失去党组织活动的严肃教育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适合学生开展的活动种类中寻找创新突破点。 第一,主体宣讲教育类活动。 这是利用学生党员小组讨论、 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党员思政教育的组织活动。 第二,集体竞赛类活动。 这是以知识技能、 素质拓展为内容的活动, 如演讲主持、歌咏比赛等。此类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团队凝聚力。 第三,参观学习类活动。 如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 第四,社会实践类活动。 主要包括暑假社会实践、 校园勤工俭学等活动, 让学生党员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第五,公益服务类活动。主要包括义务支教、社区志愿者服务等。 第六,就业创业类活动。主要围绕就业创业提供创业指导教育、职业能力测评等活动, 党支部成员间也可就就业创业问题互相沟通互相帮扶。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