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精准施教路径探究

2021-03-25 03:58陈慧棋
关键词:抗击抗疫防控

陈慧棋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疫情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谱写了一曲全国人民共战疫情的壮丽凯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把握社会重大事件产生的感应场,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特殊情境,坚持化危为机、抓住契机、主动播撒教育火种;针对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的思想动态,精准施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铸魂育人的“战疫”金课,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新变化

总体而言,大学生在疫情防疫期间思想政治表现实积极向上的,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努力的结果;但是,在疫情防控,还有少数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了波动,还有待于对其积极的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认真分析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把疫情当作一个大课堂,经受住疫情的考验和洗礼,做一名合格的答卷人。

1.疫情期间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松动,使命意识脱节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高校都延期开学并督促学生自觉居家抗疫,不擅自提前返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从大局出发,服从政府和学校安排,配合应急管理的要求,安心居家生活和学习。但是,仍然有少数同学在疫情期间,利用居家抗疫的机会,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萎颓生活;有些则通宵达旦玩游戏,终日沉迷于电子产品,作息懒散,无法准时认真参与线上学习,导致学业荒废;个别大学生在寒假期间不顾严禁聚会的要求,造成了多人感染的后果。还有极少数同学我行我素,擅自提前返校。这些现象表明,因缺乏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无视规则、心存侥幸,缺乏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和力量,没有按照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2.积极抗疫与“佛系”应对并行

在疫情面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大部分能身体力行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出现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抗疫,承担信息排查、卫生清理、抗疫物资整理,抗疫宣讲等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对待疫情,“佛系”应对,只关心自己,活在真空中,唯我独尊;冷眼旁观大于实际行动,不关心疫情发展态势,对居家隔离抗疫失去耐心,认为全民抗疫没必要。甚至还质疑一些大学生的抗疫志愿活动是否有必要,这种“佛系”应对行为,不得不让我们审思。

3.大学生在多元舆论信息前无所适从

疫情期间,各种媒介粉墨登场,各种消息扑面而来,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有散布流言蜚语的, 搞地域歧视的, 颠倒是非,利用疫情抹黑、唱衰中国的,特别是一些海外媒介歪曲事实,造谣滋事,制造恐慌。大学生在居家抗疫期间,社交活动完全依赖网络,交往空间的缩小导致主观判断片面,自身生活阅历不够,辨识能力不强,使大学生面对多元舆论信息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疫情防控为高校思政课深化改革精准施教提供了深刻的育人素材和重要契机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深刻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在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奋不顾身,负重逆行的英雄人物,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为思政课深化改革和精准施策提供了生动、鲜活的育人素材和重要契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守好责任田,抓好疫情防控这个重要契机,用好疫情防控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生动素材,推进思政课深化改革,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力量和价值指向。

1.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迅速形成全体动员、全民参与的抗疫防线。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带队逆行武汉。无数共产党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白衣战士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基层劳动者坚守防控岗位,企业家慷慨捐赠,铸就了战“疫”前线的坚强堡垒。在他们身上无不展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家国情怀,他们用自己的英勇顽强、责任担当,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这些让人泪目的抗疫事迹为思政课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激励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疫情防控实践为大学生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根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科学、全面地提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在面对重大挑战中具有显著性的优势。这次的疫情防控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大考,抗击疫情的胜利在世界人民面前交出了一分满意的中国答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度保障。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事实再次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这次战“疫”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我们在短时间内建设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从全国各地派遣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不仅能够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最生动最深刻的教学资源。大学生能够从这些鲜活的案例、翔实的数据、感人的故事中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筑牢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

3.“90后”“00后”疫情防控中的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成为青年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教育最鲜活的教科书

在抗击疫情中,曾经被人保护的“90后”“00后”已经成为了保卫健康的战士,披上白衣,奔赴抗疫前线,他们在抗击疫情中当先锋,打头阵,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他们和前辈一起筑造起坚固的抗疫防线。他们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 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处处体现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所在。他们的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无疑是培育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教育最鲜活的教科书。返乡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到邻里社区疫情防控,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和热血,用自己的真诚和知识和社区民众一道筑牢抗疫防线。武汉大学生郭岳硬核式隔离,没有让一名亲友受感染,更是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这些发生在大学生群体身边的典型人物和朋辈榜样必将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的培育产生直接有效的示范启迪作用。

4.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网络言论思潮为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媒介素养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

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外各种有关疫情的信息传播,虚假的预防措施、谣言铺天盖地。甚至有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对中国的疫情幸灾乐祸,并对中国武汉封城措施进行负面抨击,甚至西方一些国家武断地煽动要求中国“追责”赔偿新冠肺炎给他们国家造成的损失;还把中国对欧洲一些国家的援助称为“掠夺式帮助”。从疫情之初到现在境内疫情成功控制住,西方舆论不断变换角度对中国进行攻击。面对外部舆论攻击,我国的外交部门、新闻媒体瞄准攻击者的逻辑,利用事实说话,给与坚决反击,逐个击破西方的谎言,无疑给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大课,这些生动的教学资源对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媒介素养和维护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三、疫情防控下高校思政课深化改革精准施教路径探究

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教育部关于运用疫情防控的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向学生讲授好属于思政课的有关内容;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充分挖掘疫情抗击一线带来的生动、鲜活的育人素材和教学资源,结合疫情期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致力探寻高校思政课深化改革精准施教的有效路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1.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把思政课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不顾身,逆向前进共同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主动作为,挖掘抗击疫情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把云端思政课堂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首先、以抗击疫情为契机,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课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又处在举国抗疫的特殊时期,通过新媒体平台结合社会各界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严格按照纲要总体要求,探寻大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新模式,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其次、认真梳理总结抗击疫情期间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嵌入思政课教学。向学生讲述钟南山、李兰娟等白衣战士视死如归、勇敢逆行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科学家奋勇担当、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基层一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普通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心中唤起爱国主义的深层次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为国学习分忧的决心,凝聚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最后,挖掘新时代青年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中朋辈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唤起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把新时代青年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引进课堂会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接地气,推动朋辈互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交互式、交流式教学,让大学生更容易产生默契,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更能增进爱国主义的情感和理性认同。

2.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思政课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定大学生的制度自信

第一,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的鲜活教材,向学生讲明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胜利的法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建国后我国面临最严重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短时间内使疫情得到控制,创造了“中国速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思政课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案例,例如“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一省包一市等壮举,来讲清楚我们的制度优势,让学生明白制度优势是我们迅速制胜的法宝,增强学生对制度的理性认同和自豪感。第二,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思政课教师应该讲述党中央在疫情防控中的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疫情防控中的一些事实以及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因果关系,注重线上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利用直播、弹幕、头脑风暴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实现将抽象性、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平实、生动地传授给学生。第三,让学生们深刻理解抗击疫情中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依靠人民,团结人民、造福人民、发展人民,号召全国人民打一场人民的防疫阻击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战斗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无不体现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思政课教师应该用学理分析来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第四、通过国际比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思政课教师应该在国际视野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同一场疫情防控中,不同的应对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制度优势决定了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不仅全力抗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而且作为有担当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抗击新冠疫情合作、援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而一些西方国家不顾国内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反而将主要精力放在“甩锅”上,不同社会制度带来的结果是天差地别。

3.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思政课应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培养

第一,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情境,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责任和使命意识。思政课教师抓住时机,主动讲解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白衣战士、志愿者、普通民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在肩和使命担当,激励青年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在历练和尽责中找到人生新坐标。第二,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前,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明白责任,把握大局,主动作为,使命担当。随着疫情的蔓延,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大局意识,明确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人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向而行。第三,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大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认知国情、贴近社会,了解国家需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思政课要结合课程和当前防控形势为学生打造社会实践平台,例如,民生保障、舆论宣传、疫情防控等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身边的人服务做起,在实践中融入他人,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履行社会责任,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思政课应该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媒介素养,守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第一,思政课应该利用线上教学正面舆论引导,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疫情期间,网络上各种信息、观点,谣言扑面而来,使得网络舆情变得异常复杂,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恐惧、焦虑情绪。思政课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利用思政课堂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利用疫情中出现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质疑、判断、剖析 ,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多面性和真相的复杂性,应在教学中突出问题意识,有力地回应网络上出现的恶意言论,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回应,对出现模糊的认识及时厘清,对错误的看法及时纠正。应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各种案例的分析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思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能够学会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容纳各种信息舆论。第二,思政课应该加强疫情专题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的信息处理能力。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结合疫情期间的新闻、谣言、国外舆论攻击案例,组织学生观看官方权威媒体对相关言论的宣传解读。线上教学时,在平台上设置开放式讨论,建立定期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环节,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评判、筛选能力,使大学生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从容、积极、有效地处理信息,从而认识大势、把握大局。第三,思政课应该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守护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面对疫情期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情况,思政课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主动作为,利用线上教学,积极应对西方舆情挑战,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对相关言论进行全面分析,用疫情期间的真实案例、详实数据,摆事实,讲道理;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利用课堂优势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果断举措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清醒头脑,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西方国家的言论攻击、指责进行分析研判、把握其本质和危害,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猜你喜欢
抗击抗疫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