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梅 代维祝
([1]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淮南 232038;[2]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上海 201815)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已成为我国未来护理工作的主力军。由于护理专业性质、就业形式等特殊原因,我国职业院校护士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还要面临实习和就业,要处理与实习单位带教老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及复杂的医患关系,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抑郁状态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抑郁情绪的现状,为进一步在该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应对策。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淮南市某高职院校2020届、2021届护理专业毕业生中抽取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1份(97%)。其中男生73人,女生558人;独生子女129人,非独生子女502人;城市生源153人,城镇生源129人,农村生源349人。
该量表由Zung教授编制,包括20个题目,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量表评分标准: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别为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量表计分方式:SDS量表主要统计总分,将所有题目的得分加起来即得总粗分,标准分等于总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631名学生中,有271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总体检出率为42.95%,其中轻度抑郁情绪占64.21%,中度抑郁情绪占29.89%,重度抑郁情绪占5.90%。以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抑郁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以生源地为自变量,以抑郁得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抑郁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不同人口学特征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2=4.303,P<0.05),见表2。
表2:卡方检验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95%,明显高于国内部分高校本科生的发生率,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症状。
在人口学变量上,本研究发现护理专业毕业生抑郁的检出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差异,可能是因为目前护理专业女生人数较多,男女比例相差悬殊,无法反映出性别差异。近年来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越来越完善,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各项资助等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减缓生活压力,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非独生子女的抑郁检出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可能是因为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的关注和支持较少,交流机会少,人际关系敏感,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导致抑郁的情绪。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其中以轻度抑郁为主。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院校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缓解抑郁心理。
一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心理健康教研室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大力开展公开课、优质课比赛、编写校本教材、开发在线精品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心理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创新开展宣传活动,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校报、微信、微博、心理网站、APP等传播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
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通过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四是强化危机预防干预,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重视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完善学生心理档案。每年对大一新生、大三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并对筛查的重点人群进行逐个约谈和追踪回访。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切实落实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五是积极构建心理平台保障体系。积极构建“五个到位”的支持系统,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场地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为心理育人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