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梦宇
海德堡大学,全名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德语: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该校是最古老的一所欧洲综合大学,同时也是德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综合大学。学校地处巴登—符腾堡州,从建校开始即设有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四大经典科系,到1890 年的时候,自然科学系成为该校第五个独立的科系。1969 年,海德堡大学的科系发展为16 个。跨入新世纪后,德国连续几轮“精英大学”的评选结果显示,海德堡大学成为德国人公认的精英大学之一。海德堡大学在世界上的排名一直靠前,在2020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4 位,2020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第66 位,2020年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第56 位,2019 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第47 位 。
现今海德堡大学下设12 个学院,分别为神学院、法学院、经济学与社会科学院、哲学院、语文学院、行为科学及实验文化科学院、数学及资讯学院、物理学及天文学学院、化学及地理科学院、生物科学院、医学院海德堡校总部与大学附设医院、医学院曼海姆分部及其附设医院等。
学校主要包含以下系别:神学系、法学系、医学总系、哲学历史系、东方学与古代学系、经济学系、社会行为学系、自然科学—数学总系等。
学校在以下专业教学和研究中比较出色:物理化学、应用物理化学、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应用物理、高能物理、分子遗传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技术、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史、社会医学与劳动医学、比较病理学、病毒学、普通病理学与病理解剖学、法医学、药理学与病理学、卫生学、医学生物统计学、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儿科学、矫形术、耳鼻喉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牙科学、儿童外科学、内科学、妇科学、神经外科学、实验外科学、泌尿学、应用数学、数学与数理逻辑、植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电子显微学、动物学、矿物学与岩石学、地质学与古生物学、理论经济学、农村开发、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地理、德国公法、外国公法、国际法、民法、商法、劳工法、犯罪学与刑法、宪法与行政法、政治学、音乐、哲学史、中世纪史、东亚艺术史等。
截至目前,有12 位教授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期间获得诺贝尔奖,有超过3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该大学学习、任教或工作。此外,学校还有18 位莱布尼茨奖(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学奖项)获得者。
该校历史上有5 位校友最终成为德国总理,多名英国、比利时、泰国、保加利亚等国国家级领导人曾是海德堡大学学生。
海德堡大学在各学科领域内均有大量杰出校友,例如:神经外科专家卡尔·冯·巴赫曼,物理化学学科奠基人吉布斯,化学家亥姆赫兹、本生、基希霍夫及门捷列夫,音乐家舒曼,哲学家费尔巴哈、黑格尔、伽达默尔,诗人艾兴多尔夫,作家施皮特勒,社会学家韦伯,等等。
海德堡大学与中国多所大学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设有两个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古代汉学专业和现代汉学专业。它的首位主任教授为鲍吾刚博士,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在若干年前被译成中文出版。建系多年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培养了二十多名博士和百余名硕士。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中国等多国的学者应邀进行过为期1-2个学期的客座讲学。
中国国内原“211”院校1 个学期以上,普通本科院校3 个学期以上可以直接申请本科课程,不过要从头读起,不可转换学分,学制3 年。
国内正规全日制本科毕业,可以直接申请硕士课程,学制2 年。
国内硕士毕业可以申请博士课程,或者硕博课程,不过需要德国教授推荐,学制3~5 年。
学费:1500 欧元/学期。
大学注册费:150 欧元/学期。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半数工作5 年内将由机器完成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全球约半数的工作任务到2025年之前将由机器完成,但技术变革也将在一些行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
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调查全球300家大型企业后得出上述结论。接受调查企业在世界各地雇工共计800万人。
调查显示,目前所有工作有三分之一由机器完成,但到2025年将超过半数。届时,机器人将取代2000万个工厂工作岗位。受调查雇主中,逾半数表示将加快自动化进程,43%预计会因技术进步裁员。
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报告说,正兴起的“机器人革命”对不同工种影响不一,低收入、职业技能水平低的就业者受影响最严重。受威胁最严重的工作包括简单重复劳动,比如简单的行政工作、体力工作以及数据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这场变革还将创造9700万个工作岗位,主要集中于护理、大数据和绿色经济等产业。涉及广告、传媒等依赖人工力量的工作将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说,新冠疫情加速了企业自动化进程,就业者目前面临疫情削减劳动岗位和机器人“抢工作”的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