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会斌,徐潇涵
(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为推进职业教育与非遗有效结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公布《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任务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1]。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我国非遗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传承人断层的问题,阻碍着我国非遗的薪火相传。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正契合非遗传承过程中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在非遗传承中发挥职业教育力量,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所在。如何推动非遗传承方式改革,促进非遗与职教达到双向融合,为“非遗—职教”搭建起连通的桥梁,成为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两个事物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即称为两者之间具有“耦合”作用。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作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见图1)。
图1 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耦合机制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晶,但由于其技艺精巧、复杂,手工程序要求精细,因此对传承人的要求也较高,这成为阻碍非遗传承的一项重要原因。只有持续不断地培养传承人,将非遗的精湛手艺代代相传,才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职业教育自身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其培养人才需要契合社会上行业企业对前沿人才的需求,同时职业教育承担着优秀技术技能迭代传承的任务,而非遗传承问题是社会目前的关注热点,急需培养一批精湛技艺传承人,可见无论是非遗的传承,还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本质都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均致力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在功能定位上存在耦合关系,都以培养技艺精湛的人才为己任,契合社会人才需求。
文化观念是育人的灵魂,无论是非遗传承还是职业教育进行育人工作,都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内容。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二者在文化观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都强调“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养。“工匠精神”是非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成为历代经典技艺的活的灵魂体现,促进着技艺的不断更新和适应时代发展,并且推动技艺的创新和流传。“工匠精神”对于当代职业教育而言是时代赋予的命题所在,新时代社会的进步要求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大国工匠”,即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同时非遗传承注重优秀匠人自身的高超技艺,对传统工艺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为一项技艺奉献一生的专注品质和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创新的风格。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样注重汲取中国传统和现代的工匠品质,作为学生德育的出发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可见,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之间具有文化观念的耦合,均以“工匠精神”为追求。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开设相关艺术课程,进行艺术实践,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非遗作为中国劳动人民审美与实践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华美育内涵,如沔阳雕花剪纸、蜀绣、泥塑(天津泥人张)、朱仙镇木版年画、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兼具了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彰显了生产生活和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2]。非遗作为艺术的现实实践表现,不少非遗项目的图式、韵律等具有典型的美育特征,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如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梅兰竹菊》彰显我国人格审美的君子气节,体现出精神品性的高尚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十二木卡姆》则展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绚丽生活,通过音乐浸润人的心灵,振奋精神,鼓舞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职业院校通过打造非遗艺术课程,进行非遗艺术实践,可以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美育化人的独特功效,让职业院校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美和艺术美,并激发学生通过非遗元素创造美的动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感,成为职业院校美育工作的绝佳媒介。在职业院校中引入非遗艺术,则可以促进非遗美育功能的现代化、内涵化发展,以现代美育理念审视非遗艺术资源,挖掘非遗的美育价值,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角度。
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在职业院校进行非遗传承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职业院校学生“德技双馨”的品格,使其成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载体,也为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设特色、品牌专业提供了契机。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可以为非遗延续培养传承人,充分发挥出教育的育人功能,助推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
1.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延续非遗发展
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下,高新科技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手工业,一些非遗逐渐消亡殆尽,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出现生存危机,打通非遗传承的大道迫在眉睫。职业教育通过引入非遗进校园,为非遗提供人力资本,通过开设非遗工作室,配套开设相关专业,将非遗传承切实落地,对非遗起到良好的宣传阵地,将“教育—文化—创新—非遗”有效连接,促进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还可以激活非遗的现有资源,通过培养电子商务、新媒体、大数据等相关人才为非遗的活力焕发提供渠道,实现“1 +1 >2”的效果。职业教育还可以带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吸引社会对非遗传承的投入,为非遗传承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非遗可以塑形和创新职业教育
目前,高新科技产业如雨后春笋,职业教育出现过分追求新科技、新产业的趋势,对我国传统技术技能有一定的忽视和漠视,背离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非遗传承引入职业院校则要求职业教育正确认识自身办学定位,可以重新塑形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冲破自身的枷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而非遗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可以将职业教育推向品牌化、效应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通过非遗可以打造属于职业院校自身的专业名片,让培养的学生拥有专技,以特色专业带动职业院校发展,主动对接当地需求,让职业教育焕发文化活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时代精神。
职业教育承担着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准确对接非遗传承中的需求,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并在不断实践中加强自身角色定位。非遗传承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协调进行,因此职业教育需要从其独特的角色优势角度,助推非遗传承工作的进行。
在信息社会,“人”的介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代科学精神的追求等,成为职业教育传承与创新职业文化的新起点与新境界,也凸显出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和时代价值[3]。职业教育对于非遗文化创新具有独特的宣传效果,在职业院校中通过将相关专业与非遗文化结合,可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如服装设计专业,将非遗文化引入其中,在服装元素中体现非遗元素,可以促使非遗文化的活化,以及新媒体专业对非遗文化可以进行多样化宣传,将非遗文化的独特性展现出来,这对于非遗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同时职业院校学生参与非遗展示与传承的过程之中,可以广泛地传播非遗文化。因此,职业教育在非遗的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非遗文化与社会的有效接轨,呈现出宣传效应,对于非遗的传承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服务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现,这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职业院校在对接当地非遗产业时,充当着非遗传人输送的主渠道的角色,例如职业院校在输送非遗传承人时,通过开办非遗相关的专业培养优秀传承人,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结合非遗开设木偶戏、皮影戏等专业,面向各地招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木偶戏、皮影戏传承人。同时职业院校还可以为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以职业培训功能帮助非遗传承人在职业道路上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还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积极对接,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就业一体化,解决“有技无处使”的窘迫处境。
“走进人群”是非遗技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成为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首先,职业院校通过开设非遗相关选修课,在课程中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接触非遗技艺的机会,推动非遗技艺走进大众。其次,在办学模式上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平台作用,有效整合政府、职业院校、非遗工作室等多方资源,实现非遗技艺的产学研一体化,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开辟出可行的道路[4]。再次,职业院校通过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高效合作,将培养的学生在非遗工坊中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并赋予非遗技艺新的生存平台。可见,在职业院校与非遗技术的结合下,可以有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促进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与社会大众相遇,成为非遗技艺持续的助推器。
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具有独特的角色定位,可以有效促进非遗传承工作的推进,因此必须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秉持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理念进行非遗传承工作。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手艺人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留下了璀璨的非遗文化,然而在几次工业革命后,非遗的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目前传承和保护非遗是职业教育需要主动承担的职责,职业院校需要进行多元赋能,构建“非遗—职教”结构链。首先,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成立非遗研究中心,对当地非遗进行有效保护,研究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伟大工匠的精神价值,对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大意义,研究如何创新非遗传承方式,对非遗传承可以起到学术层面的推动。其次,通过将非遗与职业院校开设的现代时尚产业、大众文化、数字产业等专业有效对接,采用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非遗进行展示,促进非遗走出封闭的圈子,进入广阔的社会天地,促进非遗营销生动化、社会化、生活化。再次,政府应当肩负起推动者与监督者的身份,从政策层面加快和完善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指导文件,明确双方地位,对于经费投入、资源整合、监督体系等进行有效说明,从政府的角度推动双方的结合,为双方搭建合作平台。最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非遗—职教”结构链的关键所在[5],职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将非遗引入相关行业、企业,助推非遗规模化、产业化,价格平民化,在文化美感中兼具品质优势。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内容,对打破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与转移[6],为非遗通过职业教育走入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技艺是人才的武器,人才是技艺的载体。如何培养一批深谙技艺之法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传承人,以及如何解决传承人的生存就业问题,是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保护与创新的需要,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倡导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来破解这一问题[7]。职业教育需要在校内建立非遗大师工坊,以做促学,进行技能传承和研究,打造“活”起来的非遗传承实践路径,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同时职业院校作为育人单位,具有丰富的培养人才经验,通过打造非遗大师工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质量。将非遗传承大师引入职业院校担任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工匠精神耳濡目染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非遗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学习大师们精湛的技艺,学习他们力求完美的匠人之心和精益求精的细节态度,学习他们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又可为非遗项目培养具有非遗管理能力、传承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8]。
非遗所蕴涵的独特文化是职业教育打造魅力专业的切入点,以非遗的品牌效应可以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精神活力。文化之魂是人才之基,具备优良文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逻辑起点,也是职业教育应承担的时代价值。因职业教育与非遗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因此非遗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可以构建起“文化—专业”的能量场,搭建起互融促进的发展环境。首先,职业教育打造特色非遗专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非遗传承人,投入到非遗事业振兴中去,带动我国非遗传承事业的发展。其次,在非遗文化的熏陶下,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成为“德技双馨”的优秀人才,对于职业院校起到无形的宣传效应。最后,职业院校通过将非遗专业化,创新非遗的多样形式,丰富非遗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积累,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通过将非遗文化和职业院校专业连通,可以以能量场辐射作用将双方魅力打造出来。
职业教育在助力非遗传承中,必须依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将非遗有机融入现有体系中,通过多方位挖掘职业教育助力非遗传承的路径,保障职业教育服务非遗传承的功能实现(见表1)。
表1 非遗传承中的职业教育实践构想
职业院校在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承中,需要坚持以课程为依托,通过探索和构建非遗相关课程的开发,向职业院校学生传播优秀的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丰富专业课程内容。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开设非遗文化基础和通识课程,例如中华优秀非遗文化概述等形式的课程,作为职业院校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关注非遗文化,同时学校需要开发教材、电子文本、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结合当地的优秀非遗文化开设实践课程,例如开封地区的职业院校可以开设朱仙镇木版年画雕刻基础,向学生展示非遗文化,同时划入学校艺术设计、美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将非遗文化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非遗文化是我国优秀民众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智慧结晶,在职业院校中进行非遗传承工作,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非遗文化理论,更应该将非遗技术走入职业院校,走入每个职业院校学生,这就必须依靠非遗精湛技艺传承人向职业院校学生言传身教。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当地非遗特色,聘请当地非遗艺人到学校成立相关工作室,工作室的职能除了开展讲座、技艺传承、课程讲授外,还包括与学校特色专业的共创。例如,刺绣、印染技艺应用到服装设计、数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产品研发中,有效探索出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思路,初步打造出刺绣、印染非遗校内实训基地,较好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意转化[9]。同时非遗工作室的艺人还可以通过向职业院校相关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宣传教师的实践水平,如果非遗艺人自身教学理论和经验不足,可以和职业院校教师共同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部分,职业院校讲授理论知识,非遗艺人则进行实践教学,打造非遗传承教学共同体。
学生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活动,通常包括共青团、少先队以及班级内的文体小组等。学生群体既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点对象,也是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组织,将非遗文化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构建,是职业院校开展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渠道。职业院校团委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相关非遗文化研学社,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娱乐中,同时鼓励学生将非遗文化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产出创造性成果,以组织为单位开展非遗文化社会调查和实践,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职业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正式群体前往非遗传承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研学旅行,并以学校名义外出其它地方进行本校非遗文化学习成果交流和展示,通过进行非遗特色活动,将非遗文化传承灵活贯穿职业院校。
职业教育助力非遗传承的产学研联动,即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非遗传承工作,将生产、教育、研究在资源上进行集成化,使非遗传承在不同社会分工层面得到衔接。职业院校进行非遗教育主要是课程构建和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为非遗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托;同时职业院校还可以与企业深化合作,进行非遗传承平台的合作构建,使非遗文化进入大众视野、非遗作品贴近大众审美,增强社会民众的关注程度。职业教育因其自身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独特性质,在创新非遗发展道路上具有天然优势。非遗项目的传承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产”的范畴,而职业院校作为“教育—产业—社会”的综合体,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优质资源,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打造交叉专业,将文化、技术、数字信息等应用于非遗,并主动对接非遗相关企业,在学校设立“校中厂”,吸引非遗相关企业入驻,与相关企业深度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通过盲盒、数字工艺品、文创等多种形式进行非遗的活态传承,打造非遗新形象。企业行业可以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将非遗的相关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因此要利用产学研中“产”的优势推动非遗产品创新的持续进行,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集成化的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在现实实践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产业为主体,共同提升非遗创新能力,达到非遗产学研协同的深度创新融合。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鼓励学校设计类等相关专业参与相关企业关于非遗的周边产品的设计,并通过比赛奖励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感,如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服装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成都市蜀绣产业商会、成都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等推动成立成都汉服产学研创新发展联盟(筹),并通过该联盟举办“汉服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将蜀绣技艺融入汉服制作中,将我国传统技术、美学融入当代流行的汉服,借力现代消费理念振兴传统技艺,且在评审时注重蜀绣、蜀锦等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度,达到蜀绣与现代时尚审美的结合,以便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大众审美,使“非遗”能够走入大众,从而得到社会民众的青睐,引起社会对非遗的真正重视,聚焦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非遗传承工作在职业教育的参与下显得蒸蒸日上,切实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在职业教育与非遗之间进行深度嵌接,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选择路径,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应有之义。建构职业教育系统的非遗教育传承实践体系,践行工匠精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才能实现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10]。职业教育与非遗进行深化耦合、共同发展,进行良好互动与构建,才能双向持续传承与发展。